• 南北相融是吾愿

    文/范建华

    长期生活在南京这个地方,自然会耳染目濡新老金陵画派的滋养,得益于南方崇尚的传统文人画的淡雅精致,讲究用笔的细腻和墨色的微妙变化。导师范扬先生调往北京后,有一方印章“两京行走,南北相通”,喻示着他个人的亲身经历...

    [10-10]

  • 艺术风采丨仇东:写风骚之意 表天地之心

    泰山是一尊大石头,当眼睛与之相遇时就产生了冲动,接地气,有仙气,富灵气的大石头和情感的热血相融了,丹青之笔从齐鲁文化的苍天厚土上慢慢地走来,簇拥着大石头站成一幅淡远的笔阵。千百年来开玄的大墨润成汩汩的创作之源...

    [10-09]

  • 透过“写意”看“写意篆刻”之精神

    文/梅跃辉

    “写意”一词在中国艺术中使用得比较普遍,甚至是混乱。谈到写意艺术,人们总习惯于把随意、率性、粗放、简约等艺术形象联系在一起,或者把写意当作和工细一路相对的艺术来看待。单从表现技巧上看,这本无可厚非,写意艺术确...

    [09-11]

  • 存在——说说梅跃辉

    文/刘彭

    梅跃辉,艺术研究院博士,男的,青年书法家。其实我一直以来很讨厌把当代的看似写字写的好的人描述成书法家的样子。但是又没有一些很好的词来概括这一部分人,当然了我也是其中的一份子。作为一个写文字的人来讲,我始终是站...

    [09-11]

  • 书法线条的时空感知与创造

    文/胡抗美

    梅跃辉的博士论文专题研究篆隶笔意、篆隶笔法,即研究书法点画的生成、性质、质感、表现及作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论文选题是一种发现,他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主题,是因为他发现宋代人十分关注唐代之后书法作品中...

    [09-11]

  • 浅谈我对梅跃辉书法创作的认识

    刘光(《中国书画》杂志编辑部主任、北师大书法系硕士研究生)

    手指在键盘上游走,竟然很难为跃辉兄敲出一篇短文——不是我吝惜自己的文字,只是觉得用文字来传达我对跃辉和跃辉书法的认识,总会有言不尽意处,怕朋友们读后有管中窥豹的遗憾。但跃辉讷于言语我是知道的,作为自信相当了解...

    [09-11]

  • 碑帖兼容的视觉盛宴 ——梅跃辉书法艺术管窥

    文/徐晓洪

    说来很有缘分,记得我写第一篇书法评论的时候,是为黄跃辉贤弟所为。二位跃辉同是80后,当之无愧的“80”榜样,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梅跃辉博士不仅仅是80,甚至是70、60的榜样和大多数书法人的榜样。跃辉博士可以说...

    [09-11]

  • 太行山势雄千里 岩花岭雪故乡风

    文/梁辰

    青年画家杜君瑞雪,受业于著名画家白云乡先生,主攻中国山水画。自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克任教职同时,注重创作实践。作品屡次参加国内权威性大型美展且获奖,可谓成果累累。今撷英结集,索序于余。谨满...

    [09-10]

  • 八荒通神、诚怀观道——杜瑞雪大山水的写意人生

    文/​李超德

    作为他的师长,我身处江南,为江南精致文化所浸染,身体内既流淌着许多温情主义的血液,又有意无意留存着传统文人清高自负的基因。然而,我在学术研究之余,也是一位画家,是瑞雪的同道,并多以画人物的面貌出现。但我也常常...

    [09-10]

  • 汉风依旧浩荡

    文/张方明

    书法最初是一种实用性的技术,为了更迅捷的更明了的运用,遂有隶书。但历代书家之求变,让隶书推陈出新异彩纷呈。当然,也因为出新而产生了许多异议。无论艺术及其他,俱须与时俱进,不进则退是世间真理。邹涛兄是无数探索者...

    [09-09]

< 20 21 22 23 24 25 >


来源: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