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岩是位安静的青年艺术家。朴素的着装、敦实的身材就像他的作品一样,让人觉得平实厚重。也如同他的作品一样,他的思想灵动意味深远并不是浮于表面的躁动迸发,而是在暗流涌动中寻求的安宁。绘画不是他的生命,是他生命存在的方式。
a+a 与芦岩先生的对话:
a+a:您的艺术创作喜欢用那种表现形式来表达?
芦岩:我希望自己的艺术作品如果分类的话,是“暗流涌动”的具象表现。选择具象是因为自己感兴趣,同时看画的人能够接受。选择“表现”的方式去表达,是不想把自己局限在要表现的对象里,能够将主观的情感和理解表达出来。“表现”也并非是某一主义在国内的沿袭,只是在画面表达的过程中,受到了表现主义、新表现的影响,选择主观直接的表达。具象和抽象是对画面形象的归类方式,在具象和抽象下的诸多风格,没必要去矫情地区分,选择适合自己的,能为自己所用的,就可以了。比如当代艺术,只是个时间概念,活在当代就是当代的艺术家,而不是一种模式。有的人认为表现的绘画,不管是表现性还是表现主义,涉及表现二字,就要激情澎湃、要爆发出来,我不是很赞同,并不是为了表现而“表现”。表现是内在的,也可以是很平静的,但这种平静必然会预示出多种的可能,这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画家通过画面引导看画的人去完成,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差异。好的作品,不论具象、抽象都会有这样的共同点。
a+a:如何理解在您的艺术作品里的“暗流涌动”?
芦岩:主要是在选择作品的画面效果和作品的内容上。我早期的一些创作和一些艺术作品,都很想把最后的东西传达出来,就好像一个人说话一定要强制别人听懂;虽然画面给人的感觉很是很激烈的,但画着觉得很累,画面表达很声嘶力竭。包括画面的题材也流于“当代绘画”“观念绘画”,很矛盾,画的东西其实不如做个装置更直白,失去了“绘画性”。一次闲聊,我的导师段正渠先生的话对我影响很大。“……暗流涌动才有意思。”这话我思考了很久。暗流涌动,预示着不同的可能性,可能是爆发的后果,可能是平静的后果。如果直接表现一个爆发,貌似很壮观、很宏伟、酷烈的画面,实际却很空洞。爆发之后紧跟的是衰落。一根抛物线,开始是上升状态的,人们对这个过程很期待,最高点在哪里,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
我努力的想让自己的画面安静下来,在安静里留出一些线索,做到“暗流涌动”。在画面里首先看到是平静的,在一些部分加入一些偶然的因素,比如一束光打在物体上面、一些星星点点出现在画面中的非现实的东西,让观看的人能够想到些什么。或者选择一些让观看者不反感的对象,比如小动物,放在另外一个环境里,加入人熟悉的因素,在小动物中找到自己的某一种情绪。
a+a:你画了几十幅“小品”,尺寸很小,对同一个型做不同的处理,为什么这样做呢?
芦岩:我在考研之前常画写实的作品,一味模仿现实的痕迹很重,完成作品是很被动的,看到对象后画对象,并不是我画出来,而是我复制出来,现在看那会儿的作品只能说是作业。后来我选择一个很简单的型:三条曲线,不管是用怎么样的技巧强迫自己对它反复的去表现,所有的画面上都是这三根线,用不同的色彩、处理手法去表现它。算是一种画室里的实验,但不是“实验艺术”。有的色彩来源于瓷器,有的来源于某位大师的作品、有的来自于儿童的涂鸦,有的来自于摄影图片,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持续去画这“三条曲线”。这种强制性的训练对我最大的帮助就是我可以自由的去创作出属于我的东西,也在意识上有所改变,不再仅仅考虑自己的看法,而是将看画面的人的想法也考虑进去。毕竟绘画除了专业的人看,也需要普通人来看,来欣赏。有的人说这张画了个面包,那张画了三个脚趾头,这张里面有个菩萨、有的说就是山、有的说不是山…直到现在我作品中画面处理手法的确定,那种毛茸茸、毛刺的笔触效果,都是经过这些小幅作品实验而得的。这些“小品”打算先完成100张,目前完成的有60几张,60几种变化,有些可能和我的性格不符的东西又想尝试的,用“三条曲线”记录下来。
a+a:您的作品主要想传达些什么?
芦岩:想要传达“安宁”,希望自己和观看的人能够心里舒服一点,能够产生比较好的期待和回忆。有点看腻了现在的很多作品中反映出的东西,看到心里不舒服,影响情绪,并且影响我看待事物的态度。《有裂缝的城墙》系列,我想传达的也并不是“衰败”,而是希望观者能够珍惜“安宁”。在我看来人是不断的寻找“安宁”的,即使自己经过困惑、苦恼、压抑、宣泄,被一些负面的东西的干扰,也会出现不同的选择方式,但“安宁”始终是唯一的目的。比如正在画的《吃食》系列,内容很简单也很纯粹,就是熟悉的盘子里盛着油条、包子、下酒的花生,生活里每天都能看到、吃到的东西,亲切也没有距离感。还有儿时,期待父母下班,从包里掏出装着食物的铝制饭盒,手绢里包着的糖果、柿饼。这些回忆和感受是很舒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