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志广给我的印象是文质彬彬、真诚谦和,默默做事、从不张扬,然而又非常富于激情,酷爱幻想,十足的诗人气质,但又并不波谲浪涌,而属于静水深流那种类型。
画如其人。看他的画,最好独自关起门来,细细的读,慢慢的品,还要静静地闭上眼睛回味。他的画有晚钟效应,余音袅袅,经久不绝。
焦志广科班出身,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后又负笈东渡,曾在日本国立京都教育大学日本画研究室研究日本画,回国后又在中央美院重彩画高研班深造。写实功底、色彩能力扎实,但他不与照相机争功。他把写实功夫转化成能以随心所欲地化胸中意象为可视形象的能力。基本功支持他把那些心中飘渺的梦幻,通过形与色的魔幻似的空间组合,化作媒材上呈现的绘画意象。他爱做梦,既神秘又敞开心扉的做,而他手中的云母、矿物色、金属色、植物色,中国色、日本色、西洋色,通过层层罩染、贴金洒银、喷绘兼施等传统的、现代的技法,变魔术似的,把白纸营造成梦幻空间,诗意境界,精神家园。
他把美丽的梦幻转化成视觉形象的技巧,是借助活动于他所营造的特定境界(或者说是规定情景空间),以及活动其中的人物的形神刻画而实现的,是通过诸多视觉元素的构成,巧妙地生成的。因而他笔下的感性形象系统又具有某种真实性,但他所关注、所追求的却是形象背后所内蕴着的他的主观情思、他的梦幻,亦即心灵性、精神性的东西。这与客观写实派的艺术旨趣是不同的,表面看两者似乎有些“貌和”但终究是“神离”的。焦志广追求艺术真实,但往往走的是“由幻及真”的途径。
诗尚醉,文尚醒。焦志广作画不像写论文那样理性,倒像作诗一样感情潮涌。他的画不刻求形似而追求灵韵,其画境往往是虚灵飘逸,迷离恍惚的,犹如水中之月、雾中之花,有流光迷影之美妙,镜花水月之空灵。
“笔砚精良迥出尘,写花如戏影。”石涛说他画花如取影,花形属实,花魂属虚,戏影者扑捉花魂之谓也,迷离恍惚,若即若离,似有非无,即幻即真,是其特征。焦志广的画多是蒙蒙胧胧的,他在超越的梦幻中体味生命的跃动,人生的咏叹,自然与生命的和谐与圆融。
画面构成简约、单纯,是焦志广的风格特点。他的《月与少女之一》堪称代表。画家巧用色彩之间的和谐与对比的微妙过度与变化,使空灵绰约的圆月及其洒下的清辉,把纯情少女与幽眇恍惚的自然空间融为一体,构成一种“天人合一”的伟大单纯,和高贵的无边静穆。让匆匆易逝的美成为永恒。
焦志广在画面构成中,常常采用虚实对立、互化、相生手法。爱用大面积空白,准确点儿说是大面积空虚,但这空虚决不是空无。如老子所言:“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虚之用”。(见《老子 十一章》)老子注意到“虚无以为用”的道理。虚在绘画创作中不可或缺,但有些画家眼睛紧盯着着实处,不知虚的妙用。焦志广深谙虚之为用的道理,他善用虚。他笔下大面积的留白,或是清虚的月光、摇曳的花影,或是五彩斑斓的幻境,总之是梦幻任意飞翔、让人浮想联翩的地方。因而,虚非但不是空无所有,反而是精神荡漾。象外求象,无画处终成妙境,焦志广以形、色“布阵”,而善用“虚”兵。
焦志广的《羽裳霓彩图》获得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银牌奖,作为大展评委,我也郑重投了他一票。我支持他的理由是,该画是工笔重彩画中有创意、有特色的成功之作。画家把柔情、唯美、生命的韵律,表现得近乎臻于极致。这幅画采用重彩中的簿画法,多层赋彩,而能薄中见厚、光色辉映,自然机理效果处理得颇见功力。白云母、金云母、灰云母以及蛤粉、珍珠粉等重彩的妙用,造成弱闪光的美,不火不燥,温润含蓄,让人想到《拾玉镯》中的美玉、联想到杜甫“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有一种东方文化中特有的温文、典雅韵味。似透明又不太透明的纱裙上,隐隐约约透出的贴绣图案,若云中月,似镜中花,把绰约之美演绎得惟妙惟肖。
焦志广对色彩天生的着迷,并因“禁不住日本色彩的魅力”而东渡扶桑,从这幅画的创作可看出,其中有对日本画色彩理念与方法的吸收,表现出文化的兼容态度,韵味是东方的,又是古典与时尚的自然交融,但就其气质而言还是民族的。
焦志广生性敏感,他唯恐春色匆匆,不能常驻,在表达美时,总不免伴随着韶光易世逝的忧伤。而这恰恰又形成一种审美回味。焦志广认为,与人格融为一体的艺术,才是创作中高精神层次的追求,他的画每每打有他人格的印记。
焦志广早年画写意画,造型写实,大笔浓墨,属徐悲鸿、蒋兆和开创的新写实水墨写意人物画体系,他画的《回族厨师》就是这种笔法。近几年,也就是他在工笔画屡屡获奖、取得功成之后,又开始写意人物画,可是与之前的画法却大异其趣了。与曾很流行的新文人画也绝无瓜葛,而是特立独行,自创的一种新体式。我称之为“焦家样”。
他独创的新体式写意人物画,为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未曾得见的新审美样式,饶有味道。与工笔不同,意笔画法追求“写”,直抒胸臆,“泻”落清梦,不施制作。面部、肌肤常用没骨法,衣饰以花鸟笔法一笔而成,用线惜墨如金,言简意丰。设色以清新脱俗、闲逸雅致为特征,情韵在浓郁中时见奇趣,时尚、现代又不失清淑与端丽,颇见才情。
焦志广说,远离功利,也就远离了束缚与庸俗,只有平静了躁动的心,才能听到天籁的美妙和声。我很认同他的观点。古人云:“世间萧散更何人,除非明月清风我”。焦志广最烦俗务缠身、酒桌应酬,最醉心“栽花、种树、观海、赏月,做一回清风明月主人”(见《自述》)。他的《古风》、《蓝韵》等一系列作品,可以说是因情成梦,因梦成画,是“清风明月主人”追梦的产物。他把蕴藏在心中的那些生命的诗意,真善美的永恒,以及宇宙感的境界,成为创作主题。他以工笔与写意两种方式,从多个角度抒写着他的心性、情志与美丽梦幻。他的画就是他的心象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