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化性靈 墨意詩境——評畫家張閱(大苦先生)花鳥畫藝術


文/子墨
来源:澳大利亚昆士蘭日報      时间:2018-07-31

“我們看到大苦先生的花鳥畫作品……他畫面上那些鳥兒,少則三五只,多則壹大群,寥寥數筆,頗為傳神,畫中有詩,詩中有畫”這是中國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著名版画畫家李焕民先生對他张阅花鳥畫作品的高度評價。

那麽大苦先生的花鳥畫為什麽能得到如此高的評價呢?首先我們來看大苦先生的大寫意花鳥畫是如何從傳統中走來的。

大苦先生秉承中國畫的學習傳統,在花鳥繪畫上的學習經歷了三個裏程碑。第壹是他學習畫譜,拜師學習。得其基本功夫以後,先生進行了他的第二步,學習中國花鳥畫美術史的精華。早在我國新石器時代的巖畫,彩陶中就有不少鳥、獸、魚的圖象,可為中國寫意花鳥的先導,先生曾多次研學過的。其中《鸛魚石斧圖》尤為傑出,這是約在五六千年前仰韶文化時期的壹件藝術珍品,畫面由壹只口中刀魚的白鸛和旁邊豎著的壹柄石斧組成。就我的直觀判斷,當時表現漁獵社會活動中豐收的喜悅。畫中沒有出現勞動的人,而以得魚的鸛鳥和並置的石斧象征人的勞動和收獲,同時也顯示自然界的活潑生機和人與自然的和諧。我想大苦先生今天畫中的和諧構圖具有著最先對花鳥畫理解的結果。 

商周銅器,戰國漆器,漢代壁畫及畫像石、畫像磚中,時見富於具有寫意花鳥走獸之形,渾樸大氣,充滿原始的生命活力。自唐代專攻花鳥的大畫家薛稷之當鶴,蕭悅之畫竹,張澡之畫松石,曹霸、韓澣之畫馬,戴嵩、韓滉之畫牛以及邊鸞之花卉禽鳥等,多有畫跡流傳或有詩文記敘。如社甫寫曹霸畫馬:“意匠慘淡經營中,”“壹談萬古凡馬空,”白居易寫蕭悅之畫竹:“不根而生從意生,不筍而成由筆成”。這些對如今的大苦先生而言卻倒背如流和參透。我曾有幸觀大苦先生的摩稿和大量的學習心得筆記,自五代、兩宋,元、明、清至近、历代的繪畫大家如徐熙、黃筌、趙昌、崔白、蘇軾、文同、趙佶、李迪、錢選、王冕、林良、呂記、陳道復、徐謂、吳昌碩、齊白石。大苦先生都有認真去學其精髓,可以看出大苦先生在他漫長的繪畫腳跡中,對傳統繪畫研究和學習是如此認真。先生曾經對我說過,古人早就對學習花鳥“得於心,應於手,孤姿絕狀,觸毫而出,氣交沖漠,與神為徒”,“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學我者生,象我者死”。大苦先生的花鳥從傳統走來,但又不囿於古法。

其次大苦先生對他作品中寫意理解更出我們意外。“寫”這個字是從書法借用過來的。書法是表現藝術,是將全身心氣與力生於筆端,用以表現自我的情意。繪畫用筆強調這個“寫”字,也就是強調書法用筆的這種特性。把筆墨不僅作為造型的手段,而是作為抒情達意的物質基礎,或者叫作感情的載體。寫的過程乃是全身心協調壹致的最佳創作狀態,決不只是手的勞動。“意”從“心”從“音”,意是心上音。所以“寫意”二字,也就是用飽蘸感情的筆墨,來抒寫自己心靈的聲音。鄭板橋題畫的壹段話,可以更為詳明地表達寫意的全過程。“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於疏技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並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所謂“眼中之竹”,是在主、客體的直接碰撞中,主體所見之客體的實象;經過與作者感情的化合,產生詩情畫意,便成了“胸中之竹”,此乃是意象;有了意象方可付諸筆墨,使胸中意象外化為紙帛之上的藝術形象,也就是“手中之竹”或叫“變相”。這樣,壹個藝術的新生命就誕生了。

再次,我們欣賞大苦先生的花鳥畫還可看到。先有胸中意象然後付諸筆墨,正是張彥遠說的“意存筆先”。那麽他接著還說了“畫盡意在”。這裏“意在筆先”,才能“畫盡意在”。畫盡意在也就是“言有盡而意無窮”。或者說:意蘊大於形象,胸中的意象壹旦訴諸筆墨,也就成了固定在紙帛之上的具體形象;由於具體而可視可感,自是其優勢(佛學“變相”壹詞,就是把語言文字所講述的經義或故事變成可視的圖像),但“具體”所帶來的局限自也不可避免。因此大苦先生在畫畫時,總是在打破這種局限。他通過寓意,象征或詩詞題跋,通過啟發觀者的聯想和想象,把自己豐富的情感和意蘊,包括人生的感悟和深刻的哲理傳達給觀者。先生這種對於象外之旨,畫外之意的追求,並未妨礙繪畫性的表現,恰是互相生發,相得益彰。當然這與大苦先生具有深厚的文化素養,深刻的人生體驗和精湛的表現技巧是分不開的。如先生的《覓秋、論秋》、《春到北江畔》、《夢深醉清荷》飛霞山系例等都表現借物言誌,寄意畫外,令人味之不盡的,正如中國四川美協主席錢來忠先生評大苦先生的花鳥畫“他的花鳥,就是大苦本人,行事低調,言語不警,喜歡在群體中與詳和之人為伍,追求壹種親近與和諧,不時表現出壹種內在的靈秀氣質,讓人感到他內秀於中的特性。體現出他那種樂群向上的心境。看似逸筆飛動,卻顯現了壹種卒真的異彩”。我想這是大苦先生真誠地對待藝術的春華秋實,我們用這樣的詩句來結尾“滿山詩境飄紅葉,霜黃鳥啼伴林泉。遠處晚晴秋未老,縱墨落筆在紙間。”大苦先生正是繪畫年輪的金秋時節,願先生用他的神來之筆畫出更多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