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来了》的创作,是一组攫取当下生活场景加以集中表现的艺术剪影。《“星来了”之二》则是组画中的一幅,问世后,无疑给观众提供了一碟有滋有味的精神菜肴。这是一幅依循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着眼于社会人生,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万花筒里,点击到的充满谐趣的页面。作者谭逸很坦诚且无丝毫作秀成分地谈道,创作《星来了》系列,“没有太多的观念参与其中”。触目“追星”成为一种普泛性的社会时尚,成为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身处盛世的民众无忧无虑的精神调味需求时,种种情状不期而然地不断映现在作者的脑屏,对草根生活的认同、感悟,激发了作者的创作欲望。我曾与作者交谈过,他认为描写这些直观所见,太有趣、太有意思了。“有趣”、“有意思”的意念脱鞘而出,终于化为富有魅力的艺术画面。作为中国工笔人物画并荣获金奖的创作,《“星来了”之二》的审美亮点体现在哪儿呢?
《“星来了”之二》180x180cm-纸本-2011年
一是,团块化、平面化的画面结构处理,简洁凝练。
这幅作品位置的经营,摈除了区分明显的前中后层次以及上下左右呼应顾盼的常规套路,而是将人和相机在服从主题表达前提下作有意有机的组合,一眼望去,颇似当下的“平面构成”和图案意匠。另一方面,作者创作时又汲取了传统版画,绣像画,汉画像砖、画像石等艺术营养,在现代作品中增添了些许历史感的厚度,赋予熙熙攘攘的世道以一点凝重、静谧的因子;作者还希冀在作品中“去还原他们本来的生命质感”,作者对于创作的预期,确然已如愿以偿。
二是,造型基本功扎实,人物形象的刻画虽工而写,生动而富有个性。
作者具有比较扎实的素描功力,重视对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神态的捕捉和把握,而且具有一种将素描的技术转变为中国画人物造型的艺术力量,进而顺利地将笔墨情感化、生命化。请看最前面那位屈身向前的中年男子,生怕错过好镜头的那种紧张专注神态,被表现得惟妙惟肖;再看那叉腰、直立、太阳帽倒戴、神态从容的青年形象,目视镜头,满副能拍好照片的自信感跃然于画面;还有中间那侧头、戴镜、眯眼的男子抓拍的神态,等等,真是妙趣横生!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如果没有体积、比例、色彩的学问,没有灵敏的手,最强烈的感情也是瘫痪的。”从画面效果推断,作者既富于素描造型等基本功,又有对生活的热情和敏感度,因此使这幅画的创作取得了成功。
三是,削弱色彩的表现,加强黑、白、灰在画面上具有节律感的分布,形成了统一中有变化、单纯中见丰富的审美效应。
如果说,纷立于画面的照相机算是“黑”色系统的话,则爷儿们的上装(除不着色者,还有条形装饰和其它纹饰的)总体处于亮“白”的系统,而所着牛仔裤、西装裤等则明显归属于“灰”色系统。黑、白、灰三者艺术地配置,颇能令人愉神畅心。加上在工笔人物画创作中作者较好的线描勾勒功夫,使整个画面顿即从技术层面跃升到艺术层面,生机盎然,洋溢着审美的新意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