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谈常畅其人、其艺


文/刘凯
来源:艺盘      时间:2018-08-09

吾兄常畅,江苏徐州人,号红雪居士。幼承庭训,八岁以稚笔临《兰亭》,自此与毛笔结下不解之缘。后习绘事,取法白石老人。自幼培养的书画热情,深深根植于体内,与体骨相伴。

兄第一次读大学,并未选择与书画相关专业。入学之后,每深夜未眠,与笔墨未了之情总耽于心,使兄不能安睡。扪心自问,发现内心深处所爱者惟书画也!遂毅然退学,转而报考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南师美院有百余年办学历史,其前身是清末教育家李瑞清主持的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1928年,该科演化而成国立中央大学艺术教育科(后改为艺术学系),由吕凤子、李毅士两位先生先后主持。同年,徐悲鸿受聘为该科教授,1935年徐悲鸿任主任。徐悲鸿先生倡导新美术运动,邀请美术界精英,如高剑父、张大千、陈之佛、颜文樑、庞薰琹、吕斯百、吴作人、黄君璧、黄显之、张书旂、傅抱石、秦宣夫等著名画家先后在此执教,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美术家和优秀的美术教师。进入南师美院之后,兄在尉天池、马士达、徐培晨、王继安、周玉峰、常汉平诸先生的教诲下潜心书画,开始追逐自己的艺术梦想。

与兄相识,正是在南师美院。兄当时出任班长,尊师重道,为人持成稳重,待人以诚,颇得大家敬重。在其带领下,班内学风端正,同学关系融洽。最令人敬佩处,还是他在书画学习上的勤勉。也许是对得之不易学习机会的珍惜,也许出于对书法的挚爱,对于专业的学习,兄几乎是废寝忘食般投入。十尺手卷,伏案不辍;丈八立轴,挥笔立就。索纸三千,只为写尽心中无限事。兄学书知思悟,“量体裁衣”,依据自己性格特点,在篆、隶、楷上下足功夫。加之不懈的努力,渐有小成,不管临帖还是创作,多能得马士达先生之赏识。令我等好生羡慕!南师诸先生教导后学,学书需有字外之功,要多读书!兄谨遵诸先生之教诲。喜逛书店,多买书,爱读书。其居住之所,书架、书桌之上皆满堆书籍,甚至座椅之上也放满各种书籍。细看书本之内,皆贴有小纸条,其上作有文字标记,寥寥几语以概此处之内容,间有心得,此为兄读书之习惯!与其谈,方知此法为胡适先生所用,兄从师长处学得。足见兄长读书态度之认真。此法吾亦沿用,甚为有效。对兄之敬重更添一分!

大学毕业之后,得徐培晨先生支持,兄北上继续追寻自己艺术梦想。游京四载,其中有坎坷,亦有成长。其中甘苦,惟有个人体味!一番游历之后,兄自觉于书道仍有困惑,于是选择重回南师美院,攻读书法专业硕士学位。在他看来,在这物欲横流、浮躁不堪的当下,惟有大学校园与书画还能为其守得一片宁静与自然!对书法艺术的诚挚追求,对纯洁世界的永远向往,是他在艺术道路上前行的不竭动力。兄今已三十有三,但尚未成家,在他看来,惟有书法,是自己一直追逐的那个纯情伴侣,也正因此,他从未孤独!兄对书法的这片赤诚,深深打动我心!亦让我对艺术有了更多向往!

兄祖籍山东枣庄,长于古彭徐州,两地多有楚汉文化之遗存。兄自幼耳濡目染,画像石人物之稚拙朴茂,墓葬兵马俑之雄奇瑰丽,皆一应在胸,熔铸了他的艺术气质。徐州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张伯英、李可染、刘开渠等前辈们筑起的书画传统也深深影响着他,使他义无反顾的奔向艺术之途。

于艺事,兄长于书法,兼擅绘画,还能刻字,可谓全才。于书法,五体皆能,篆隶及小楷尤佳。其篆书,线条或苍劲老辣,或宁静娴雅,通过多变的笔法,赋予古文字更多的现代艺术语汇,更进一步融入丰富笔墨表现,干湿浓淡的加入,增强了金文、石鼓文这类铸刻文字的书写性,极大丰富此类篆书创作的内涵,赋予这些古老文字以新的艺术生命。透过其篆书作品中沉着浑穆而又轻松自然、拙朴凝练而又率意天真的线条,能够隐约感受到他面对远古文字时的那种艺术冲动和创作欲望,感受到楚汉雄风般的强烈音符。其小楷书,则更见融通之境。兄以篆隶为根基,上溯商周、秦汉,得高古之笔法;又因其善画,于明清文人画题款书法中寻找到艺术创变之灵感,于是,糅合篆、隶、行草书笔意于小楷书体,再以个人之审美进行结构重组,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篆隶”体小楷。观其小楷书,篆书字形、隶书波磔甚至行草书连带皆穿插其中,看似不甚协调,但经过其匠心独运,重新排列组合,却都统一在优美的字法之下。从细处看,精致细腻,篆隶融合,妙趣横生;整体观来,却是字势迭宕,万千气象。这“篆隶”体小楷,清雅绝俗,又备具高古之气,尤为难得!于书法之学习,兄能静心深入传统,又能立意出新,跃出传统,正是李可染先生所谓“用最大功力打进去,用最大勇气打出来”这一宏愿的最佳实践。

艺术之学习,需有天资,但更需勤奋。《论语》曰:“天道酬勤”;荀子《劝学》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于书法之学习,兄辛勤至此,坚持至此,至诚至此,相信必得上天之眷顾,成就一番事业!

 

 

刘凯

甲午七月于金陵龙王山下 

刘凯,东南大学文学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