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福星個展9月25日開展
策展人Curator
張朱宇Cheung Chu Yu
執行策展Executive Curator
宋瑞澤Song Rui Ze
展覽時間Duration
2018年9月25日—10月25日,10:30am-18:30pm
25 Sep 2018-25 Oct 2018, 10:30am-18:30pm
展覽地點Venue
福州市鼓樓區銅盤軟件園B區22座MSC天趣大廈
MSC Building, B-22, Software Park, No.89 Software Road, Fuzhou
个人简历
余福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工笔画学会理事,福州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硕士。
《荷塘物语之12》 54x37cm
由天趣藝術主辦的閑詠賦——余福星個展將於2018年9月25日在福州天趣當代藝術館舉辦。屆時,將呈現余福星國畫作品45件。
《瑞香》 69x69cm
余福星自幼酷愛書畫,受學院派繪畫的嚴格訓練與系統學習,技藝精熟,對色彩和筆墨的有獨特的把握。他善習古思變,在常見的芙蓉、紅藥、蛺蝶和少女等題材上,繼承傳統脈絡,又將自然物象轉化為主體精神映射於作品之中,通過色與墨的自然滲化而產生氤氳朦朧的畫面樣式形成個人面貌,使嚴謹精細的工筆畫滋生出輕松而慵懶的意趣,作品格調清新、雅致雋秀。對宗教與玄學的虔誠與熱愛,使余福星得以用另外一種神秘主義視角觀察世界,最終表現為畫面的如夢如幻。
《花间妙语之七》 54x37cm
本次展覽以“閑詠賦”為主題,通過畫中花鳥、人物呈現作者以“靜美”為旨趣的審美追求。展覽將持續至10月25日
《荷间白头一》 46x180cm 2017年
《荷间白头二》 46x180cm 2017年
艺术评论
詩化的精神空間
文/卢志强
▼
初次見到福星的畫作是在兩年前研究生的課堂上。他帶來幾十張畫在卡紙上的畫讓我看看。一張張人物、一幅幅花鳥透著靈性、十分精彩,新穎的視覺效果和獨特的個性語言令人刮目相看。
《花鸟小品》 37x54cm 国画 2017年
與他熟識後,他的畫也看得越來越多了,也知曉他是壹位有才情的年輕畫家,每日筆耕不輟,十分勤奮,練就了一手好本領。中國畫傳統講求師造化、得心源,明代畫家董其昌就有“畫家以古人為師、次以造化為師、最終當以心為師”的洞見,概括與詮釋了中國畫學習與創作的壹般規律:即在技巧層面上臨習傳統,依據前人的視覺經驗,觀照自然、格物窮理,並以“得心源”為旨歸,尋求主體精神的自我表達。福星意識到藝術的創新不能離開前人經驗的有效支持,因此,他花費大量時間研習傳統又習古思變,感悟造化之理。試圖將自然物象轉化為主體精神、並將之映射於作品之中。他在創作過程中十分重視物象與心像的交融,其筆下所繪,無論人物還是花鳥都顯得意趣盎然,往往能將極富情趣的某個瞬間與筆墨語言相契合,流轉成藝術形象。碧潯、水光、芙蓉、紅藥、蛺蝶這些古典文化符號內化為主體精神的有機組成,生發出新的意象,流溢在作品之中;婷婷玉立的淑女、款款而飛的蜻蜓、快樂鳴唱的知了、勃勃出水的荷花等都呈現其在幽獨的情態下以靜美的精神指向為旨趣的審美追求。這種靜美精神指向與心境上的閑逸、精神上的內守、稟賦上的柔和、技法上的細致是密不可分的。福星畫風的“巧密”與“婉約”似乎呈現其“陰柔”的“女性化”審美特征的一面,此頗與女性主義美學主張暗合:正如雄強與壯闊的陽剛美被視為男性的審美霸權,女性主義美學認為精致和秀麗的陰柔美也不應為女性藝術家的審美所專有。當代文化正以開放和包容的姿態探尋潛在的路向、舒展多元的精神以拓寬審美空間。福星善畫女性,所繪形象雖多為飄然的摩登“美眉”,但總被其不經意地披染上嫻雅的古典氣質和脫俗的恬淡詩情,似有寄情寓誌的蘊含:或凝神靜思、超然物外;或淺吟低唱、別有所寄;或徜徉暢遊、寄托深遠。清代畫家惲格於《南田畫跋》中有:“筆墨本無情,不可使運墨者無情”的獨特見解;當代著名學者周汝昌在《象與物》中也有“中國畫是‘物’與‘象’的有機聯脈,而絕對不產生機械”的重要觀點,他們都從不同的時代和角度殊途同歸地指出中國畫創作的內在規約。在此,藝術創作的過程就是”以心觀物”或“以物照心”達到物我兩忘境地的審美心理過程,以這樣物我交融的狀態融入創作應能使“筆墨”變得“有情” 、抑或會讓‘物’與‘象’得到“有機聯脈“。 對這一問題,福星有自己的體會和識見,知易而行難。他深知這是一個很難到達的目標,但他始終以自我的精神渴求為內因結緣於繪畫,以觀想的狀態和生命意識營造詩化的精神空間。我們不難看出,盡管畫作中的年輕女性靜中有動,顯現出暢適怡情的固化樣貌,似乎讓時間不再流逝了、盡管他努力將畫作作為心靈調適的場域,給予失去樂園的自己以烏托邦式的精神慰藉,但生命的有限性還是提示著我們畫中所展示的情形無疑是虛妄和短暫的圖景,怎不令人聯想到李白感喟生命的名句”浮生若夢”來。福星也善畫花鳥,他對於昆蟲、鳥類的刻畫,頗有些“格物”的意味。北宋院體畫家們對所繪之物細致體察、默識於心,細筆勾勒、靜而求之,參自然之理趣、體造化之元功的格物方式也是他所追隨的路徑,力圖能將物象最具意趣的瞬間轉化成靈巧生動、遊趣天真的畫面形象,給人以“蛻於濁穢”而“浮遊塵埃之外”的遐想。另外,畫面中獨有的墨與色互滲效果也值得一提。福星長於用色,利用色與墨的自然滲化,使畫面產生氤氳朦朧的意外之趣。依據題材的需要,使畫面呈現或淡雅和諧、澄澈空靈;或光影浮動、斑駁陸離;或豐富鮮麗、燦然天成的藝術效果。
《缘——趣系列12》 25x25cm
米芾的“畫乃心印”、郭若虛的“本自心源,想成形跡”都道出繪畫作品所呈現的樣貌是畫家心境的外化,是主體精神的映射與抒發的重要發見,就這一方面的研究,福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對此,他有清醒的認識和敏銳的判斷,他立足於常見題材、承緒傳統脈絡、執著於自我個性的表達和中國畫風格的探討。在這裏我預祝他通過探索和努力來不斷地創造出物象與心象相契合的中國畫詩化精神空間。
(作者系中国美术学院博士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缘在系列12》 25x25cm
部分作品欣赏
《时间与行走系列2》 75x180cm
《时间与行走系列3》 69x180cm
《梦缘仙境小品系列7》 54x37cm 国画 2018
《粉妝秀韻系列五 》 178x48cmx2 2016
《花间妙语之5》 54x37cm
《荷花四条屏》 138x35cmx4 国画 2017
《生灵 鹿系列1》 90x9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