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色”表现的探索之路——关于邹孟染艺术创作中的问题意识描述


文/吴爽
来源:艺盘      时间:2018-11-23

邹孟染与我是博士同窗,他的博士研究方向是工笔花鸟画创作。博士之名,重在对某一特定领域有较为深入之研究,并呈现一定的成果;所谓研究,重点是问题意识,并以解答问题为导向进行持续性的思考。任何领域都存在研究的可能性,艺术创作同样如此,但是否所有的艺术创作都可以称得上研究?我认为并非如此,只有当创作者带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并保持一段时间的探索动力,取得一定成果,此过程方可称得上研究。当我顺着创作时间一张张翻阅孟染送来的作品时,忽然意识到在他的艺术实践中存在着一种问题意识,并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显露。在我看来,此种意识是艺术家取得进步的关键。

孟染的问题意识围绕着“线”与“色”的表现展开。“线”、“色”固然是中国绘画实践与理论中的传统关键词,而以线造型赋之以色彩则构成传统工笔画的基本面貌,“线”“色”亦是历代工笔画家孜孜不倦进行探索的重点领域,成绩斐然。孟染从一开始接触工笔花鸟画,同样从对“线”“色”的把握开始,从如何用线色造型到线色造型之外追求整体画面的氛围营造,十几年的实践积累使他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语言风格:一种以浅绛设色为主,或以白描淡赋色,呈温润淡雅之风,有宁静悠远的味道;另一种以纯色渲染为主,讲求色块之间的构成感与物象造型的现代感,装饰趣味浓烈。此两种风格构成了孟染这十几年来工笔花鸟画创作的基本面貌。传统工笔画的表现观念是他把握“线”“色”表现的基础,即“线”与“色”的明确功能指向,分担着形塑画面的不同角色。在此他所面临的课题是如何熟练的使“线”与“色”发挥各自作用,以完成画面效果的营造。

但是孟染的创作并不局限于此,在他对工笔画中“线”与“色”的特性有了基本理解之后,他开始了另一种“线”“色”表现的探索,其切入点是没骨花鸟画。顾名思义,没骨画没去了墨线而以色造型,其传统可追溯至北宋徐崇嗣,清恽寿平则以没骨花卉著称。没骨风格走的是介乎于精细工笔与泼墨写意之间的路数,并以色造型。因此没骨画创作所面临的课题,则为如何在“色”逐渐成为造型主体的时候,去把握好对色的控制力。从孟染的作品来看,他几年前便已经自觉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转向,其探索持续至今,只是在问题意识及解决能力上,几年来的实践使他得以不断进步。

孟染的没骨花鸟作品同样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以纯没骨风画成,一种以没骨兼工笔制成。并在没骨的基础上加入了“撞水撞粉”的技法,一方面使画面产生更多元的效果,但另一方面也因其技法上存在一定的随机性,使需要解决的问题更为复杂。“撞水撞粉”源于岭南的居廉、居巢。所谓“撞”,即或以清水、或以粉水去与原来画面上尚湿润的色彩相融,借助液体的流动达到一种分布不均的水渍效果,当然水或粉“撞”的方向、用量等皆有相应的考究,绝非随意而为。尽管如此,“撞”仍然存在着不可控性,也使“撞水撞粉”之后的画面效果多少带有随机性,这对创作者在色与水的控制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成为孟染从以线造型转向以色造型的探索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但作品表明他于此已有一定的把控能力,将水与色所形成的效果控制在自己想要的范围之内。即是说,在“色”通过与“水”的交融所形成的色块中,孟染使它们既可以承担起塑造物象质感、空间与体积的任务,也可以在物象之外的背景中渲染画面效果,更可使“色”成为廓清物象轮廓的“线”的角色。他非常注重这种以“色”代“线”在作品细节上的处理,“色”如何取代原有的“线”的功能,用“色”交代物象的造型、虚实与前后的关系等要素,是他在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问题意识。而孟染给出的答案是在“撞水撞粉”的技法内,用水与粉的不同比例融合去呈现物象的质感与体积;利用水将“粉”推到物象的边缘,用其所沉淀下的厚薄来表达“线”的前后虚实,因“粉”所沉淀的面积很小,以至于细化成“线”,以此完成“色”表现“线”的问题。用水将粉“撞”成“线”,这不仅要求创作者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同时也要求创作者对水和粉交融之后的效果有足够的把握,方能用一个个细小的色块取代原来的墨线表达。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又将问题推进了一步,将以“色”造型的实践拓展到了非具象形态的范畴内,即由原来在具象造型上所使用的“撞水撞粉”技法运用到了画面上非具象造型的部分上,但此种非具象造型在画面上的位置又并非只是背景,而是介乎于主体与背景之间,有时又构成主体的一部分,起着衬托作用,但这些内容却使画面的层次感变得更加丰富。孟染于是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即如何使此种非具象性、随机性的造型,能够去服务于所要获得的画面效果,并如何控制这种非具象性与随机性。孟染的探索在没骨的具象造型及“撞水撞粉”的传统步骤基础上,将自己的实践推进到对非具象性造型及其效果的范畴上。近期的扇面作品便是此种探索的反映,他以墨与水冲撞而成的色块为主体,同时留心于色块之间构成的边界留白与整体造型关系。孟染的探索从墨与水的材质进入,有可能被提出的问题在于它与写意之间的区别,我也由此询问过他,对此他认为其探索建立在原来的没骨与“撞水撞粉”的基础之上,虽然也追求一次性的可塑性,但依然属于“冲”与“撞”的范畴。在我看来,孟染着意于探索的是在水、墨、色冲撞之间如何把握可控的造型与效果,它与传统的写意画在问题意识与创作过程上都存在差异性。只是他目前暂借墨与水为媒介,我想随着他探索的持续进行,更多的媒介会介入,其形式和效果也会变得多样。

如何在工笔画的“线”“色”造型基础上产生出更多的表达可能性,是孟染在艺术上思考的基本问题。他的探索由此为起点,并在不同的阶段提出了不同的问题,从传统的工笔画创作领域逐渐走向以“色”代“线”的范畴,近两年又开始转入到“色块”的非具象造型把控上,他的博士论文《从“撞”到“泼”:没骨绘画语言研究》便是对自己在实践过程中所思考问题的综合性研究,既将自己的实践进行了理论上的梳理,同时又从中获得了理论滋养。毕业之后孟染顺利进入景德镇陶瓷大学任国画专业教师,这使他有了更好的条件继续自己在专业上的探索,而其所具有的问题意识,既是他作品所反映出的价值,也是他在创作上持续进步的原动力与不断获得创新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