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年有志
多年以前,维健对我的一次敞开心扉的流露,让我悟出了在不具备艺术条件的土壤里,是怎样孕育出艺术人才的道理。他从小生长在德州郊区的一个小村庄,对书法全无概念更谈不上喜欢。没有文化且整日在庄稼地里辛勤劳作的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让他多学点文化,特别要好好练练字,村里兄弟爷们家有个红白事,可以体体面面的坐在外柜上记记账,不用去干那些刷盘子洗碗擦板凳的粗活,这样便可给家庭带来无限的“风光”。自打其父母有了这一“理想”之后,便把他领到本村一位同姓同宗的老先生家,老先生便成了他学习写字的启蒙老师。老先生对他特别爱护,不仅传授写字的技法,还有意识的锻炼他写字的胆量。不久后,在老先生的“保举”下,维健14岁就坐到外柜上用毛笔记账了,一时间在乡里传为美谈。想想他现在敢于在笔会上纵笔驰骋,大概就是那时候练就的胆量吧!
在其父母的捆绑式教育下,维健也终于没有让大家失望,199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省城一所金融院校,也是在这一年他凭着对书法的执着,“冒昧”的走进了我的书房,后来并成为了我的弟子。他学习书法特别认真刻苦,由柳而颜,一写就是四、五年,每隔数日他会把习作拿来让我指导,我都会用蝇头小楷一字一字的做批改和示范;为了帮助他进步,我也经常送一些书法字帖和资料供他学习,时隔不久,他的一件颜体楷书作品获得了山东省城建系统一等奖,这是他在书法方面获得的第一项荣誉……
二、德艺双修
到现在我与维健相识相知已逾二十年了,我真实的看到由于对书法艺术的无比挚爱,这位执着少年凭借着聪颖质朴和勤奋坚持,一步一步拓展着自己的艺术道路。在漫长的岁月中,他曾不远千里去观摩书展;他曾克服种种困难外出进修;他曾不畏艰辛四处拜师访友。用如醉如痴形容他对书法的迷恋绝不为过。虽然常常是起早贪黑、废寝忘食,甚至通宵达旦,似乎也无法满足其求知和进取的欲望。他的那种专注,那种投入,那种无畏,令周围的人敬佩不已。一分耕耘便有一分收获,他自学三年,不仅取得了山东大学书法专业的毕业证书,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综合艺术修养,从楷行隶篆到训诂演变,从诗词曲赋到古典文献,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近几年来,屡屡在全省、全国书法展赛中入展和获奖,就是丰硕成果的最好证明。
传统艺术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把完善自我当做人生的头等大事,所谓“作艺先做人”。我们知道,真诚、宽厚、善良、谦虚,是健全人格应有的品质。多少年来历练,维健做到了,他与人为善、诚恳待人、忠厚处事。常听他讲到,最使他不能忘怀的是单位的领导、同事对他的帮助和社会上的朋友对他的关爱,他要用真诚的爱心回报社会,回报关爱过他的人。他常讲:调整自我,完善自我,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只有用高格调的人生提升艺术,才能创作出高格调的艺术作品来。
三、情系魏碑
维健把学书的主攻方向定在对魏碑的修炼上,这不失为一个独具慧眼的明智选择。魏碑是区别唐楷而言的,在我国的书法史上,把北朝的石刻称作“北碑”,“北碑”最盛行的时代当属北魏,所以才有“魏碑”之称,后人亦称“魏体”。他是中国书法帖学、碑学两大派系之一,历来被书法界所推崇。清乾嘉之后,经阮元、包世臣、刘熙载等人提倡,特别是康有为所著《广艺舟双楫》,空前的树立起碑学大旗,他提倡的尊碑思想,在美学上是一次重大变革,以魏碑的阳刚之美,冲击赵董的阴柔之美,并成为当时书坛的主流。维健还睿智的看到,魏碑群体数量庞大,而且是千碑千面,有的平和中庸、有的结字怪诞、有的自然天成、有的乱头粗服,而碑中的文字,又是形态各异,可谓千字千面,这都是学习书法的无尽宝藏。他在众多的魏碑名帖中,他涉猎较广,并选定《张猛龙碑》和《石门铭碑》为主攻方向,又参以六朝墓志结体多变的特征,观其书作,既有张猛龙的沉雄古拙、险峻奇绝,又有石门铭的逸态飞动、仙风道骨,间或流露出墓志书法的朴茂稚拙,可谓妙趣横生。
四、碑坛奇葩
值得大书特书的,应该是维健创作的魏碑体擘窠书(即大字榜书)。记得在数年前,应朋友之邀我与维健、洪波三人到烟台,在那里写了不少作品。此间维健写的一幅《宗龙门造像,追汉魏遗风》榜书八尺对联,使我深深的为之震惊。太苍劲了!太高古雄奇了!简直是神来之笔。在我多年所见的数以百计的古今魏体作品中,使我最为震撼的当属那件作品了。他书写时,手握长锋大笔,蘸墨饱满,下笔沉稳如有神助,运笔灵动龙蛇翻滚、汪洋恣肆、酣畅淋漓、大气磅礴;墨色带燥方润、浓淡相间、干湿互动、虚实相生,笔墨情趣跃然纸上,美不胜收。把孙维健称之为魏碑高手、碑坛奇葩绝不为过!
不仅大字写得好,维健的魏体小字也很精到,每写方寸魏书,但见他气定神闲、不激不厉,娓娓道来,给人以闲庭信步之感。细细看来,他的小楷书并非平淡无奇,线条舒展中见大气,疾涩中显张力,短的点画多成斩截之势,而长的线条往往一波三折,极富运笔中微妙提按与节律控制,可谓行婉曲寓刚健之内,寄性情于点画之中。字的结体率真高古、意态雄健。作品的整体章法和谐而美观。
维健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的隶书写的也非常好,以汉隶为基融入秦汉简牍之笔意,意态高古,全国第二届、三届隶书大展均有其作品;他间或篆刻,常出己意;他才思敏捷,诗文也很见功夫。他的不足之处是碑帖融合的还不够好,碑强帖弱,今后应在帖学一路多下功夫。书画名家张道兴先生说得好:“碑帖结合的书法创作不是时尚,而是规律;何绍基先碑后颜,赵之谦先颜后碑,都有大成”。希望维健细细体会,并祝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