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以科学面目出现的写实因素进入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体系,美术界的先驱们借鉴西画的造型观念和方法,形成中西合体的新人物画。先是有徐悲鸿、蒋兆和等前辈努力将西画的造型语言用来丰富以线造型的中国人物画,后继者们不断探索,既加强笔墨功力,又注重人物的造型。当代中国写实水墨人物画,“写实”、“神韵”等并重,既要有西方古典绘画的“写实”之貌,又要兼具中国的传统笔墨精神。然而“写实”并不完全等于“描摹”,而应是在严谨造型的基础上挖掘时代人物的精神内涵。总之,西方“写实”造型语言与中国水墨的结合是全球文化交流融合的必然。
大家都在不断探索,对写实人物画的争议也颇多,有人认为把西方的造型观念引入人物画后,失去了中国画的精神;也有人认为写实性的绘画在西方落伍了,因此,再搞写实性的绘画就显得不够“洋气时髦”等等。让人欣慰的是学院派画家们以一种执着的、理性化的学术风范来探索中国写实水墨人物画的发展,邓灿便是其中一位。
邓灿2006年本科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 2011年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系统的美院学习与训练,使他具有了严谨的造型能力,出色的学术修养。2014年,他又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不断攀登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学术之巅。从美院到艺术研究院,从实践到学术研究,完整、系统的训练学习,为他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路学院体系走来,履历可谓辉煌,同时也成就了他的性格特点,即清爽的学院气质,业精于专的高度自觉。
在创作实践上,邓灿更是以惊人的毅力不断探索水墨写实人物的绘画语言,他不唯潮流是瞻,更不为时下对水墨写实人物画的异议所左右。邓灿不断磨炼自己的造型能力,有人觉得他“笨”,也有人劝他别那么较真儿,但是邓灿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终于在水墨语言和造型能力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相比较当下一味追求新奇,但是流于空泛和肤浅的现象,这是难能可贵的精神。邓灿看似循规蹈矩,却是涉远探奇的明智之举。他不去追潮逐流,而是深入琢磨人物画的精神性表现和水墨艺术语言。
人物画是以表现“人”为题材,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因此,人物画就要着重表现人的社会性,尤其是人在具体社会环境中的精神状态。邓灿关注人,多从人物职业特点、个性特征等切入,并以要表现的人物精神特征为目标来取舍造型。和邓灿交流的过程中,他反复强调:“以形写神,以神统形。”这是具有相当造型能力的画家在刻画形象时,不再努力被动地使一个个细节尽量贴近对象,而是为了表现对象的神韵而主动地塑造细节。
从邓灿整个作品体系来看,其中亦不乏探索性之作,有时会画一些表现技法变化很大的作品,他常说“自己画画左右摇摆”,我倒是认为他是在不断探索,一方面他在积极地寻找更为适合他的绘画方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不仅仅是对经验世界的描绘或复写,而是根据自己情感的不同,自然而然地使用了不同的艺术语言来表达。中国人物画是一个具有悠久人文传统的画种,而写实水墨人物画是中西两大画种的焊接点。西方写实语言与中国笔墨精神的嫁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邓灿敢于尝试,敢于失败,体现出了年轻画家应有的朝气和活力。
邓灿也常常谈到对传统的把握、对继承的理解等问题。他对自己的认识是清晰的,正如他总是觉得画写实水墨的画家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理解往往不是很够,应该加强对传统的学习。我想,他有这样的真知灼见,再加上他的造型基础以及稳健的性格,坚持不懈,终会成功。总之,审美经验的持续沉积,绘画语言的不断历练、才能搭建起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让精神与成熟的水墨语言在作品中得以展现。
姜坤鹏
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