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马图》纸本设色 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飞腾自是真龙种,健笔何年貌得来?
照室神光欲飞去,秘图不敢向人开。
——赵孟頫《双马图卷》自题七绝
故宫正在特展赵孟頫书画。关于赵孟頫书画,一般不了解绘画的都知道他善于画马和精于书法。实际上,赵孟頫是个历史上不可多见的艺术全才,诗词、音律、书法、人物、鞍马、花鸟、竹石、山水以及鉴赏无一不精。
既然一般人都知道赵孟頫画马,在这里还是要从其画马说起。赵孟頫画马,基本分为两类,墨笔和设色,墨笔多为纸本,设色多为绢本。
赵孟頫于鞍马一画科,学的最早。他自己曾说:”幼好画马,每得片纸,必画马而后弃去。“赵孟頫画马,近学李龙眠,远学曹霸、韩幹,直追魏晋风范。赵孟頫于画马一科用功颇深。其画马竭力求古,写马轮廓,用唐人的铁线描,用笔谨细,力量均匀,风格凝重而古朴。
画者,心画。赵孟頫一生敦厚偏弱,又处于元代初期的民族矛盾非常激烈的时期,其仕元,是元政府缓和蒙汉矛盾实施统治的重要策略,赵孟頫在是否出仕这一问题上,是没有多少选择自由的。为此,他做事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追求平安自适,努力于艺术中讨生活,也努力于佛门以求心安。其画马,虽刻意学古,宗法唐人,得马之真趣,但也从中透露出了他的个性情怀和柔弱秉性。虽然笔墨精湛考究入微,但马肥缺骨、过于柔媚细谨,凝重有余,生动不足,精神不够飞扬奋发!
小编选了其八幅画马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八幅作品分别是《人马图卷》、《调良图》、《古木散马图》、《饮马图》、《秋郊饮马图》、《浴马图》、《人骑图》、《滚尘马图》。其中《秋郊饮马图》、《浴马图》、《人骑图》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现正在故宫“赵孟頫书画特展”中展出。
《人马图卷》
人马图局部
人马图款识
赵孟頫善画鞍马,并颇有成就。《人马图》作于元贞二年(1296年),赵孟頫时年42岁。此图画一匹肥硕的白马,一个手执缰绳的奚官。马的轮廓线条画的简洁、流畅,表现了马儿的膘肥体壮。这种用线的方法源于唐人的游丝描。画上自识:“元贞二年正月十日作人观图,以奉飞卿廉访清玩。吴兴赵孟頫题。”赵孟頫的《人马图》是《三世人马图》其中的一幅。《三世人马图》为赵氏三代人(赵孟頫、赵雍、赵麟)各画一副人马图拼接而成。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调良图》
调良图 纸本墨笔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赵孟頫是一个早熟而多能的画家,其绘画渊源,具体表现在力追晋唐风貌。其人物鞍马,取唐人风范,法度严谨,风格古朴。《调良图》,纸本,墨笔,署款“子昂”。《淮南子》说林训中言:“马先训而后求良”。《调良图》描绘的是“求”得了一头“良”马的情况。
《调良图》局部之马
《调良图》局部之人物
此图仅画一矫健的、长鬃毛的马和一奚官,不着背景。但从奚官飘拂的衣袖、胡须及被风吹得往前倾的马的鬃毛、马尾来看,此时正值狂风大作,大风刮的圉人都吃不消了,高举右袖以掩面,站立也不稳。但马却若无其事,四蹄着地,低头吃草,这一对照,形象地、成功地表达了“调良”的主题。此图为赵孟頫画马精品,读者仔细玩赏,体味其构图到用笔,以及动态和主题的表现,必有所得。
《古木散马图》
赵孟頫 《古木散马图》 纵29.8厘米,横71.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作于大德四年(1300年),赵孟頫时年46岁。画中平坡细草,枯树两株,树左右各一马,无鞍无勒,一作前视,一作吃草状。
《饮马图》
赵孟頫 《饮马图》卷,水墨纸本,纵25厘米,横59.8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饮马图》描绘的是奚官饮马的情景:一奚官弯腰曲臂,双手提着满装饮水的木桶,吃力地向前移步。对面的木柱上系着一马,昂首抬腿,急不可待。场景极其生动。整幅作品构图简练,无一赘物。勾线细劲圆润,略加晕染,无论人物的着装、神态,还是马匹的结构、动态,都十分地严谨,简洁,透露出唐代鞍马画优雅质朴的艺术气息,给人以古雅、庄重而生机充盈的视觉享受,从中也可以感受到赵孟頫“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的艺术追求。
《秋郊饮马图》
赵孟頫 《秋郊饮马图》 绢本设色 高23.6厘米长5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秋郊饮马图》局部 之红衣奚官
《秋郊饮马图》是赵孟頫的鞍马人物画的代表作。此作“笔简意闲,古秀溢目”。“笔意飞舞,设色无一点俗气;高风雅韵,沾被后人多矣”。其右上方自书“秋郊饮马图”,左上方署“皇庆元年十一月子昂”,皇庆元年是1312年。以此年推算,赵孟頫年五十八岁。
赵孟頫画马宗法李公麟,亦能自出新意。此图绘清秋郊外牧马的情景,一红衣奚官骑马持鞭,驱十几匹马来到溪边,马的姿态各异,虽画的不大,但生动异常。坡岸填以石绿色,秋树红叶,分外幽静清致。
《浴马图》
赵孟頫《浴马图》 绢本,重设色,局部。
《浴马图》局部
《浴马图》局部
此卷描绘奚官在岸边、树下和溪水中洗马之情状。图中画溪水一湾,清澈透明,梧桐垂柳,绿荫成趣,骏马十四匹,马官九人。画中马的姿态各异,神态生动,有的立于水中,有的饮水吃草,有的昂首嘶鸣,有的卧立顾盼。马官们牵马临溪,或冲浴马身,或在岸边小憩。人物、鞍马分别施以不同色彩,丰富浓郁而又清丽,做到了色不掩笔。用笔精细,色调浓润,风格清新秀丽。是代表了赵孟顺人物鞍马画中的典型风貌,是幅形神兼备、妙逸并具、风格高雅的艺术精品。
《人骑图》
赵孟頫 《人骑图》纸本设色 纵30厘米,横52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
赵孟頫 《人骑图》之局部
《人骑图》局部款识
《人骑图》中多用铁线描及游丝描绘,细劲秀润,造型生动自然,体现出浓郁的唐代遗风。赵孟頫在此图中表现出对唐人画法的刻意追求和对古人精华的继承发扬。画中自题:“吾自少年便爱画马,六岁得见韩干真迹三卷,乃始得其意云。”这既能说明画家长期坚持专研,又体现其从古人身上得到精髓之“意”。赵孟頫以刻意的追求和长期的实践,取得了高超、精湛的技艺,以至他自信地题道:“此图自不愧唐人”!
《滚尘马图》(传)
《滚尘马图卷》 现藏上海博物馆
观赏《滚尘马图卷》,令人想起《浴马图卷》后王穉登的题跋:“赵孟頫尝据床学马状,管夫人自牅中窥之,正见一匹马。”而据床学马,应为掌握马翻滚的动态和感受,《滚尘马图》正是赵孟頫勤学画马的见证。
1760年秋,乾隆阅览此画时,《浴马图卷》亦在宫内,当然令帝王想起赵孟頫“据床学马”的佚事,并题诗:“前世应为支遁师,兴来每爱写权奇。何妨窗内窥如马,正是全身里许时。”乾隆喜赵字赵画,当然对此画关注尤多,而据床学马亦可为画史一段佳话。“据床学马”确实也反映了赵孟頫全面绘画才能之成因,作为文人画家的赵孟頫,特别注重写生之全面性,这一段佳话有此图印证,让美术史活泼中令人感动!
赵孟頫画人马图多渊源于唐代鞍马画,并得益于韩干之作良多,而且赵孟頫对自己的鞍马画是颇为自负的。其在《人马图卷》题“画固难,识画尤难,吾好画马,盖得之于天,故颇尽其能事。若此图自谓不愧唐人,也有识者许渠具眼。”又题:“吾自小年便爱画马,尔来得见韩干真迹三卷,乃始得其意云”。赵孟頫的鞍马画特别注重线描的遒劲、形象与质感的统一,笔墨清淡,著色不多,以墨代色,敷染清淡,这类画风较多带有赵孟頫个人的特性。
《滚尘马图卷》画面的用线丝丝不苟而气韵生动,马的结构除线条之外,渲染是其中的重要方法,这完全是唐代的鞍马画风。这种唐风之鞍马画从某种意义上使赵孟頫避开了直接表现蒙古人鞍马的窘境,因为蒙古为游牧民族,好马之心天然有之,鞍马画之好亦为天然,赵孟頫以唐风鞍马画取代流行于元廷之金代鞍马画传统,既是绘画“古意”观的体现,亦是作为赵宋皇族后裔和汉族知识分子文化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