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人文社科学部艺术创作院——黄国民中国山水画工作室2019春季写生记


来源: 艺盘      时间:2019-05-29

1.jpg

【 前      言 】

     己亥三月,上巳之时,春暖花开,处处生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作院黄国民中国山水画工作室一行,跟随导师黄国民先生,再入太行山,于神龙湾写生十五日,问道于自然。

     此次参加的学生,学习时间先后不同,导师因材施教,安排不同研究内容,各自解决相关问题。新生以研究树、石规律为主,兼及了解体验山脉结构与构图等完整写生训练过程,以期明白未来写生研究和学习的方向。老生则为进阶训练,相对全面:丛树、水口、烟云、近景、远景、山脉结构等,以线的构成为主,注重“立骨”,带有研究性的处理,先不要考虑完整画面。

      写生之目的,在于研究规律和解决问题,研究笔墨结构与山川关系,以“格物”的态度对待天地万物,悟自然之理以合于笔墨之道,深入理解中国文化要义。

      写生期间多有阴雨,云起山中,变幻莫测,殊为胜景,师生沐雨观云,追写其意,叹造化之神奇;壁立千仞,博大雄强,若堂堂君子,图之心生敬意,知山川之可畏。

      天地大美,生生不息,藉绘事以求真,亦为传承中国文化之一途,我辈画人尚须多多努力,是为记!


黄国民中国山水画工作室导师

2.png

黄国民  1961年生于山东省汶上县,

祖籍山东省兖州市。

早年得杨昌峰、杨耀先生亲授,程大利先生入室弟子。

先后就读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第四届中国画名家班,北京凤凰岭书院中国书画学精英班,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艺术大家讲习班·山水画大家讲习班”。 

曾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程大利工作室助理导师。 

现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作院副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工作室导师。

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艺委会委员。

中国残疾人美术家联谊会副会长。

北京西山兰亭书画院副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溪山五子成员。


【论学习的态度】

             —— 太行山写生结束后与同学们的谈话

                         (黄国民 文 / 杨明远 录音整理)

      这个十五天,从写生的角度讲,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的要求和目的。

      两个新同学,虽然说时间上急了些,十五天把一年的事都干了,有点跟不上,这很正常,算是对我主导的写生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一些重点,将来自己再写生就有数了,该学什么?怎么学?缺什么?补什么?就比较清楚了。

      学习,是一个漫长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生的事。人这一辈子,无论到什么年龄,只要你还活着,就要学习。

      现在社会上有这么一种现象,像我这个年龄段的朋友,好多人对手机用不好,手机的好多功能不清楚。不是说这些应用功能年龄大的人就用不上了,而是说他失去了对新鲜事物的兴趣,以及不停学习、研究的心态。比我小好多岁的一些人也不懂这些,实际上这不是一个好现象。其实这并不是很难,这只能说明你不想再学习了,抱残守缺。守住自己的那些东西,就像我能画点画,或者我能干点什么,就满足了。 

3.jpg

其实,这种不断学习的心态,我从程大利先生身上看的很清楚,先生德高望重,是国内影响很大的学者,但我们每次跟程先生一块写生,他画的比我们任何人都深入,并且到了晚上,还为我们点评作业,然后自己再开始画画,一早起来又整理完善。如果不画画,他就看书、读文章、回微信什么的……所以程先生的画,从我认识他到现在,每年都在改变,可以说时时都有新的感受,每一个时期都有所不同,一直在变化中。

所以你们以后学习要记住一点:对待学习要有研究的劲头,有那种“格物”的精神,不断地去研究,包括对古人的经典作品,也要抱着研究的心态。

台湾故宫博物院对中国古代经典绘画作品,称作“国宝中的国宝”的,有三件作品: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李唐的《万壑松风图》,郭熙的《早春图》。其他的作品也可以说是国宝,但是为什么没有被称为“国宝中的国宝”呢?这说明古代的经典作品依然可以分出一、二、三。也就是说,从古到今,没有一件作品可以称得上是完美的。范宽的作品里边也有微瑕,不可能没有。他的《溪山行旅图》和《雪景寒林图》,还有他其它的传世作品,还有不少,那么,为什么只推他的《溪山行旅图》呢?为什么不把《雪景寒林图》也放到“国宝中的国宝”呢?把它俩放到一块的时候,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仔细分析是可以找到差距的。

4.jpg

因为在我们看来,每一个经典,包括儒、释、道,及诸子百家等中外贤者都在说世上天地万物的事情,天、地、人、自然、万物……但谁也不敢说:我说透了。所以说,还得要互相的交融贯通,才能够把事情说的差不多。这也就是说,对每一个经典的研究,也需要这种客观的、带有自己思考的状态。对待学术一定要有这种状态,对经典也得要“格物”,“格物”是一种态度。不是说我只“格竹子”,只“格树”,包括对古代传下来的作品,也要抱着格物的心态去看待,看有没有问题?问题在哪?短在哪?长在哪?怎么解决?也许你目前看不出来,这不要紧,只要你去研究就行。什么时候看出来了,这个地方有问题,那个地方有问题……那么你可以标出来,研究的时候是重点。但是,也许再等上一段时间,或一年、两年、十年,随着眼界、心境及创作能力的提高,你原来认为有问题的那个地方,它可能不是问题!反而是优点……像这些,它会随着你研究的深入,不断地往前推进,不断地产生疑问,不断地解决,然后否定,推翻,然后再肯定,再推翻……不断地一直往前走,可以说一直走到你生命的终点,你都很难说:我全弄清楚了。所以,人就总会有这样一种期盼,来世,如果还有来世,我还会继续做这个事情,尽力做好它。

5.jpg

所以,对待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或者技术,你都要抱着学习、研究的心态。对古人尊重,我的态度是:尊重、理解,认真分析,你认为的长、短,一定要有分辨的能力。

假如一说古人的作品,就说都是好的,这可能吗?弘仁、八大、髡残、石涛,这四僧之间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变化?在艺术的成就上,有没有高低?有没有雅俗之分?肯定是有的,不可能没有。他们里边又会分出一、二、三、四,一个人的作品也有早、中、后期,也会分出一、二、三。所以,学习一定要尽量研究通透。

对待古人尚且如此,何况今天?如今这个时代,是有史以来比较多元的一个时代,也可以说是一个多法时代、末法时代,万象争辉。这反而会让真理蒙尘,从体制内到所谓的“江湖”。当然,你不能说体制内没有人在做学术,你也不能说“江湖”中也没有人在做学术,但是,总有一些人分不清是非。招摇撞骗的不光是“江湖”人士,还包括一些所谓正派的“砖家、学着”,这是当今很现实的一种现象,那么,你怎么在这种环境当中保持你自己相对清醒的头脑,这就不容易了,也许你会跟随这股潮流。实在不想跟随的,那就需要自己独善其身,但这很难。我带过的学生里面,现在也有好多是随波逐流,因为他要生存、养家,同时也为了名、为了利他还要……所以……

6.jpg

实际上从古至今,真正的艺术是让人愉悦的,是提升心灵境界的,是修行的一种方式。而当艺术形成一种吃饭的工具时,就已经开始变色了。本来中国的艺术是“文之余”的事情,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上,虽然也有工匠,但工匠也有匠人遵循的“道”,就是技术、材料、工艺、包括“艺术性”,把最佳的有价值的产品提供给人们,他们不会强调说我这是“艺术”,所以他们也没有过多的所谓“艺术性”的压力。就是我干活、我挣钱、我养家,生活第一位,“艺术性”可以放其后。当然也有把“艺术性”放到首要位置的“工匠”,他们就是这么做,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精神的坦荡?

我们说过,绘画就是修行的一种方式,它带有宗教意味。所以,为什么就会有这么严格的要求,它就跟宗教信仰的一些禁忌、约束是一样的,不能那样就是不能那样,因为那样会让你的心性乱了。

7.jpg 

为什么强调绘画的顺序性?顺序,源于天地自然,是让你的心情愉悦。就像中药一样,这个药吃下去是顺气的。让你心情舒畅,每一个要求和禁忌都是这样包含自然规律,大家将来慢慢地去体会这些事吧。

不管怎么说,人们能够在一起是缘分,有的缘是一生,有的是一年,十年,多年;有的是一个月,两个月,半个月……一天两天也是缘分,人这一辈子聚到一块能吃一顿饭,不容易。说实话,全国这么多的人,而我们能聚到一块,这就是缘分。咱们这一生能见多少人?见不了多少!算上你坐汽车、火车、轮船、飞机、逛超市等所有的社会活动,你见的人也不会超过几个亿吧?所以说,缘分是前一世修来的,咱们应该珍惜这个缘分。

8.jpg

我自己的教学本着这样一个原则:我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画,把自己掌握的绘画技能、感悟等作为个人的私有财产,因为它源自于天地万物的恩赐,源自于先贤的智慧,源自于先生、老师的教授,源自于同学、亲人和朋友,我能够有一点的继承、创作,然后我把它传给你们,让你们进一步的去研究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所以不能有私心。艺术作品在一个时期内可能是属于个人所有,但终究会成为社会财富,属于全人类。

你们也看到了,我对待临摹、创作、写生都是一样的态度。我自己画画,无论画什么,只要我拿起毛笔的时候,就会是一个认真的态度。所以,你们将来无论做什么,都不能儿戏,不能应付自己和别人。

为什么说这些话呢?因为咱们这一次在一起十五六天写生,亲近山川大地。将来是不是还有这样的机会?那就看缘分的深浅。也许这一次见面,将来就很少再见,因为人都有自己的家庭、事业等等,将来有机会能再聚一起不容易。

9.jpg

另外一点很重要,希望你们别着急,把心态放平,程先生讲的要“静、淡、慢”,拿出几年时间来,慢慢的用心去临摹经典作品,然后再写生、创作,感悟天地万物。只有真正的进入传统,你才知道它的博大精深,它的伟大。

当你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再看我们现代的绘画,那就知道什么叫差距了。

10.jpg

你们将来都会走向自己的艺术道路,可谓任重道远,祝愿你们能够好好学习,勇于担当,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下来,并且宏扬光大。通过大家不断的努力,我相信这个理想能够实现。

谢谢大家!

11.jpg


黄国民中国山水画工作室教学助理

12.png

杨明远  1982年生于山东省汶上县,

自幼受家父教诲,酷爱书画艺术。

结业于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作院山水画工作室。

师从著名画家黄国民、侯贺明先生。

曾受当代书画大家程大利先生及其弟子廖勤俭、

李雨阳、田占峰、蔡亮诸位先生指教。

现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作院黄国民中国山水画工作室教学助理。

北京西山兰亭书画院特约画家。

【对自己的反思】

                          ——太行神龙湾写生后的思考 

这次写生之后,其实思绪挺多,想写的话也不少,后来想想,还是简单些吧。因为不想写太华丽的东西,只想认真的反思自己,让头脑更清醒。

以前写生需要突破的是技法方面,虽然有难度,但只要方法正确、观察用心、下笔认真,完成课题要求并不是太大的问题,甚而还能有不错的作品出现,这从一些新同学的作业上就能看出来,而这一次,我的最大问题是内心的。

13.jpg

此次老师给我的写生任务,是带有创作性的构图训练,从以前“尽力取”的层面上跳出来,进入写生的第二个阶段:由繁入简,尽可能用最简洁的线把对象的主要结构画出来,不需要过多皴擦,但要符合构图原理,要带有创作意识,把对山川物象的感受合理表达出来,注重笔墨结构和构图的完整性。

一开始进入写生,还能勉强达到训练要求,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和量的累积,在写生后半段,问题就明显了:好多构图比较接近,没有突破,且相对保守。尽管恩师一直启发引导,却始终没有多大进展,随后的两天也没再动笔。这成了我的一个心结,要好好反思……

14.jpg

老师说:画到这样不是单纯的画的问题,因为画面中的小错误都可以改,一个点一条线都可以调,但同样的问题老犯,并且不能突破,那就是心里的问题,跟眼界、格局、境界有关系。阅历不够,修为不够,对待问题的思考也就不深,看事物的角度就会受限。分析原因,第一和先天有关,因为人的某些东西不是学来的,就像董其昌说的“气韵不可学,乃生而知之”的道理。再就是人生历练不够,内心不够丰富。还有学习上的不足,相关的专业课程研究不到位。以后还是要多读书,多思考。这是我的一个“坎儿”,如果能过去,将来有可能会提高一大步;但如果卡在这里,那以后的进步就不好说了。为了改变我,恩师说将来说不定有一天会放我出去游历,到不同的地方写生、感悟,经历更多的未知和世间的真实,再回来的时候,可能就不一样。

15.jpg

其实,随老师走过这么几年,从懵懂无知慢慢成长,对于未来的方向,也逐渐明确,对于自己能干什么,也大概有个认识。但是从做人处事,到生活、学习、事业、情感、理想、现实和人生……等方面的认识还是差得很远,需要调整、补充。因为恩师说过:画画是修行,应该知道自己的不足,更要去修正和完善。尤其内心的格局,关乎未来的发展,必须要改变!

我觉得,首先是学习状态,虽然一直在往前走,但就绘画本体而言,不光写生,临摹、创作、构成、造形、色彩、笔墨、文化……还有其他相关学科,每一个环节应该做的功课都不够,对文化的理解更不够深,欠缺太多所以就不扎实,自信也就不足。所以,这一次老师开玩笑说“我这个助教也不给力”的时候,真的很惭愧,觉得有些辜负老师的期望。下一步要加强用心程度和意志力,尽量去做好。

再就是人生问题,虽已近不惑之年,但内心依然有困惑与纠结,心智不够成熟,缺乏理性判断,某些问题看不透彻,偶尔还会冲动,还有火气,其实是修养不够。有些事不能坚定和洒脱,不能看的更长远,格局和境界也就不够大。凡事有主有次,有轻有重,必须明辨,现在不该有的不去过多考虑,先做好当下再说吧,不然无法往前走。人生总会有遗憾,也是自然规律,无法两全。正如阴阳之道——有黑有白、有收有放、有盈有缺、有得有失……才是完整。其实,纠结并没有意义,知道此刻什么最重要才是根本。

16.jpg

每每看到老师的状态,自己总觉得汗颜。他不只是认真教学,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更像是一面镜子。既能照见学生的不足,亦能照见一个为学者的状态和为师者的责任。

对于学生:认真分析每一个个体,解答每一个问题,指明学习与人生的方向;

对于为学:不断修为,不断提升,求真求善,不藏不掩,严谨对待中国画的学术研究与其他各门类相关学问的通识,以身践行为学之道;

对于为师:因材施教,关爱每一个学生,教知识、教做人、教做事,引导你去发现和完善自己,传承正确的东西,不误人子弟。

17.jpg

作为学生,并非刻意赞美先生,而是发自内心的真切感受。更何况恩师所做远远超过我们能看到的这一小部分!他的为学与做人,从他的作品和态度,足以说明一切。所以为何说老师是一面镜子,照见我们的不足,亦照见我们前行的道路。

记得有一天,师说“我们这条路注定是孤独的”,或许目前我们体会还不够深,但是和其他人相较,和历史作对比的时候,便可知道:从古到今,拿作品说话是不变的道理。就像一部精致的电影,那是所有环节追求尽善尽美的结果,幕后你做了多少,最后所呈现的作品分数就有多少。优秀的东西不是靠基于何种论点来反证的,不着一言,不着一字,你也能知道它的好,因为作品本身就是最好的语言。

18.jpg

随老师学习时间越长,越能感受他的良苦用心,愈能体会老师的不易。我们不光要理解老师所教的内容,更要明白老师所做事情的意义,他的责任感和对后学的期望。

恩师教导我们要敬畏天地自然,要尊重一切生命,要有“正大气象”,要养“浩然之气”,要真诚待人,真诚做事,并敢于真实地面对自己的不足,所谓“正、大、光、明”是也。

虽然自知愚笨,但是蒙恩师不弃,当尽力而为。如果还有来世,此生未做好的,希望在下一世继续,就像缘分这个东西。所以,有些心结需要打开,要把重要的事做好。学习是一生的事,纵然天赋有别,但努力无二,用心去做就好。

愿在老师的带领和鞭策下,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做一个认真画画的人!

19.jpg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作院山水画工作室访问学者

20.jpg

李增喜   1967年出生,河南省开封市人。

毕业于西安陆军学院。

先后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作院访问学者。

河南省艺术研究所冰雪山水课题研究室主任。

河南大学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翟俊杰电影艺术馆副馆长。

开封市鼓楼区文联副主席。

开封市鼓楼区美协主席。

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开封市首届专业技术艺术类拔尖人才。

【写生感言】

己亥四月,杨柳青青,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作院中国山水画工作室由黄国民导师带队,来到太行山神龙湾进行写生。太行山脉绵延400余公里,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间,每个地域都有不一样的太行故事和不同的地理环境,山势或雄强、或壮观、或厚重、或苍茫……

21.jpg

我在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作院两年的学习时间也即将结束,这次也是在学习期间随黄国民导师的最后一次写生。初次来到太行山神龙湾,感到此处山势雄伟与清新秀丽并存,有幸的是来到此地的第二天便下了一场春雨,雨过天晴,云雾缭绕,整个山间若隐若现,虚无缥缈,犹如仙境。

此次写生,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黄国民导师因人施教,要求新生侧重于山石树木的结构规律研究,老生侧重于山脉结构研究和画面的构图训练,大家在短短半个月的写生当中均有很大的收获。

22.jpg

在写生中,导师要求大家对自然万物认真观察,用心体会,格物致知,找到自然生命的规律。通过思考认识,自己也慢慢摸索出了描绘此处太行山的表现方法,并在晚上点评作业时得到了导师的认可和鼓励。在随后的写生中,自己的内心很平静,用几天时间对其中一个地方的山石植被仔细观察研究,在内心也不时与古人先贤对话,与大山万物对话,并体会到了古代画家卧游山水,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一种状态。观照当下,如何把握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一直是我在艺术实践中所努力追寻的。

23.jpg

近两年随先生多次外出写生,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这次写生感到收获最大的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到了一种真实自我的表现山川自然的笔墨语言,导师也鼓励我坚持这样画下去将会形成自己独有的面貌,这是很难得的,也较为重要。

24.jpg

黄国民导师是当代著名书画大家程大利先生的得意门生,多年执教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作院,对施教育人和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中国山水画的研究均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理念。在我的生命旅途和艺术生涯中能有缘受教于先生,是一种福分。近两年我从先生的耳提面命中感悟、体会到了很多很多……,感恩先生!

25.jpg

黄国民中国山水画工作室学生

26.jpg

沈迎朝    笔名 沈墨,号不染,临风堂主。

山东省济南市人。

曾师从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全胜先生。

山东省工艺美术学院装璜设计专业。

现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作院黄国民中国山水画工作室。

山东天昌书画院副院长。

中国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

荷泽市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

【再上太行山】

2019年4月,又是写生季,再赴太行山大峡谷神龙湾写生,心中有莫名的激动,期待着自己的学习之路再上一个台阶。

27.jpg

写生按计划一天天进行,心却在沉静中多了一份从容。

28.jpg

眼中不仅有太行山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那穿行于山间的潺潺流水,那变幻莫测的烟云霞蔚,还有老师与同学间的点点滴滴生活片段,也使我受益匪浅。曾经有四个词最能表达我们写生团队的状态,那就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老师的因人施教、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贯穿我们的生活与学习中,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同学们对待学术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也使我从中感悟良多。

29.jpg

学习中国画没有捷径可走,传统的临摹学习与写生相结合,就像小学生学习识字。当认识一定数量汉字后,就可以写"作文"了。同样,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也可以用汉字书写出绚丽的文章。中国画只有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具有中国独特语言的绘画才能称之为中国画。该下的笨功夫一定要坚持下去。看似慢,实则快,不然始终是得其门而不得入。

30.jpg

学习中国画是一生的修行!首先是修心,正心,修身,养气。老师经常提起"正大光明"四个字,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努力践行老师的教导,这就是我在太行山写生的一点心得吧!

                  ——2019年4月28日沈迎朝于泰安

 31.jpg

黄国民中国山水画工作室学生

32.png


聂彦锋   1979年1月生于山东省淄博市。

2001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获学士学位。

2014年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2015年天津大学工笔重彩专业博士生在读。

现为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第二水墨工作室主任。

山东省青年画院画家。

中国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

意大利文化发展协会秘书长。

佛罗伦萨国际艺术双年展遴选委员会委员。

【太行山写生心得】 

      一、摒弃套路与习惯,脚踏实地解决问题

      写生不等于创作,不是要画成一张画!是要在面对自然的时候保持敬畏之心!虚心地向自然学习,取其精华!切忌套路与重复!要扎扎实实地去解决一个个问题!就山水而言,树没有研究透就把树研究透!石没有研究透就把石研究透!山体结构没有研究透就把山体结构研究透!以此类推!反之,树不明、石不懂、山不通……,何谈笔墨?何谈画作? 

33.jpg

      画山水必先画树,树必先干,干立加点则成茂林,增枝则为枯树。下手数笔最难,务审阴阳向背,左右顾盼,当争当让,或繁处增繁,或简而益简。故古人作画,千岩万壑不难一挥而就,独于看家本树大费经营。若作文者先立间架,间架既立,润色何难。当熟四歧,后观诸法。四歧者,即画家所谓石分三面,树分四枝也。然不曰“面”而曰“歧”者,以见此法参伍变幻,直若路之分歧。熟之,则四歧之中,面面有眼;四歧之外,头头是道。千头万绪,皆由此出。

34.jpg 

      二、写生收获与总结

      每天晚上团队学员的写生作品都由黄国民导师逐一点评,指出写生过程中出现的心境、分析、构图、笔墨、顺序等各方面问题,学员再根据个人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问题在第二天的写生中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改正。如此这般,日日精进、受益匪浅!由此方知写生的精髓所在!

35.jpg

      本次写生是在传统山水画临摹课程之后展开,对学员们认识如何由自然山川树木形象的捕捉、分析到传统山水画笔墨物象的过渡、提炼起到了醍醐灌顶般的巨大作用!

36.jpg

      写生虽然已经结束,但对树法课题的研究并不会就此停止。身边的每一棵树现在都成为我分析绘制的对象。写生将一直贯穿到我绘画人生的道路里来。精研树法是坚实的基础,今后石法、山法、水口法、云气法、点景法都等待着我们每一个对山水画孜孜以求的人去探索和实践!

37.jpg


·黄国民中国山水画工作室学生

38.png

杨雪芹   1980年生于山东省汶上县,

自幼受家父教诲,习画不辍。

十余岁后,师从著名画家黄国民先生。

2004年毕业于山东泰山学院美术系。

现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作院黄国民中国山水画工作室。

泰安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写生心得】

      一棵树,你画它的过程中,看着它的发枝,它的新芽,它经历风雨时所受的伤疤,对你都会有所触动,当你在纸面完成它的时候,不知不觉中,也会对它产生感情,当某天你再回来看它的时候,它给你的感觉定如老友般亲切。画石,亦是如此!

39.jpg

黄国民中国山水画工作室学生

43.png

黄震    1981年生于山东省汶上县,

祖籍山东省兖州市。

自幼受家父教诲。

现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作院

黄国民中国山水画工作室。

【写生心得】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到传媒学习已有半年多。此次春季写生在太行山穽底村,是我入学后的第二次写生。以前没来过太行山,初到太行就被大山的雄强壮美所震撼,也只有大自然才能创造出这么美的风景。

44.jpg

此次写生以山石结构为主,老师说过每次写生都是来解决问题的,不是为了要画一幅完整的画。上次写生以画树为主,山石一直没有解决,此次以山石结构为主。刚开始画一连几天都没感觉,找不到头绪,感觉力不从心。这时才知道,老师让做的功课没跟上,进入写生画山石才明白《芥子园·山石谱》的重要,老师多次强调其重要性,我一直觉得枯燥乏味,没用心去学,现在用到了,才觉得用哪哪不够。

45.jpg

山里天气反复无常,短短十多天,经历了一年四季的变化,心情也很烦躁,一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对山石结构理解不了,最后看老师做范画和听老师讲山石结构的特点,才勉强有一点开悟。但时间有限,功夫又太差,回去要好好把《芥子园》《龚贤课徒稿》恶补一下。

46.jpg

通过这次写生,才感觉到自己欠缺的东西太多。绘事绝非易事,没有专营取巧,要把心态调整好,放平放静,遇到问题去格物,去解决。在以后学习的路上当励励前行,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47.jpg

感恩大自然的馈赠,感恩老师的无私教导,感恩同学们给予学习上的提点与帮助,日后继续努力学习!

48.jpg

黄国民中国山水画工作室学生

49.png


陈超    曾用名陈绪民,号净土堂主,

1971年生于山东省汶上县。

现居北京,先后就读于山东轻工美术学院,北京理工大学。

少时得山水画名家杨昌峰先生开蒙亲授,后受教于黄国民先生。

结业于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作院。

现为中国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城市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黄国民中国画工作室画家、菏泽市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

中国东岳泰山玉书画院执行院长,广东省长征文化书画院副院长、

正音中国公益慈善画廊艺术总监、凝香阁美术馆特邀画家。

【太行写生感悟】 

“断崖高起,群峰峥嵘,阳刚劲露,台壁交错”实为巍巍太行山的真实写照,它是一座亘古矍铄的山脉,萦绕其间的是一种撼天动地的魂,它不仅是一座大山,更是大自然赋予的一种坚韧精神!画家的笔不仅要描绘它的千姿百态,更要去诉说它的顽强生命力。

50.jpg

此二次随黄国民先生来到太行山写生,是我与太行又一次面对面的交流,通过笔墨语言去诉说我对太行山的深切情感。

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也是一个画家继承传统,从临摹、写生到创作的必由之路;也是拓宽视野,提高山水画笔墨技巧,加深对传统笔墨文化的理解与运用的指导思想。

51.jpg

在山水画中,既强调师法自然山川这个客观世界,又强调画家思想情感的主观世界,山水画写生是沟通临摹和创作的桥梁。写生作为对造化的再认识,使传统和生活贯通,是为山水画创作搜集素材的重要手段。古贤画论和历代画家的实践都证明了“师造化”的重要性。唐代王维提出:“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五代荆浩写松:“凡数万本,方如其真”;清代石涛说:“搜尽奇峰打草稿”;现代画家齐白石在题画诗中说:“造化天工熟写真,死拘皴法失形神”;黄宾虹说:“作画当以大自然为师,若胸有丘壑,运笔便自如畅达矣”。这些画语都说明只有到真山水中进行实地写生,才是通往山水画艺术“殿堂”的正道。只有在写生中才能把“师古人”与“师造化”结合起来,在对真山真水的切身感受中,才能消化从古人那里学来的传统技法经验。好的作品必须要有深厚的传统功力和文化底蕴,才能做到笔墨传神,气韵生动。通过临摹古画掌握笔墨技巧,深入理解古人的笔墨语言,进而运用到写生中去,这是一个画家所应必备的基本要求。

52.jpg

中国山水画的写生过程其实也是创作过程,画家不可做所画物象的奴隶,看见什么就画什么,也不要把写生仅仅看做是收集素材的一个手段,要用画家的眼光观察景物,要大胆取舍,要掌握好虚实、主次关系,艺术地再现生活。我认为山水画的传统意义上的写生,主要赋予了两个目的:一是为创作作品,收集素材,服从于创作的需要;二是通过写生锻炼,提高画家的观察理解物象的结构和表现能力。

黄国民先生要求我们花大力气去研读大自然这本书,研究把握自然造化的规律,以及培养掌握自然山川的造型能力。所以先生要求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要与大自然作心灵的沟通,感受宇宙之奥妙。

53.jpg

作为山水之源的自然造化,浩大无垠,丰富多彩,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识别鉴赏自然美的慧眼,具备发现自然美的能力,在写生中提高对自然美的认识与鉴赏能力,建立自我的审美情趣和观点,把自然界中物象作概括、提炼、取舍、夸张等人文加工,为我所用,让画作尽善尽美。

 “搜尽奇峰打草稿”,画家一方面积累素材,变自然丘壑为胸中丘壑,一方面带着情感寻找契机,徜徉于山水之中,听林泉吟唱,阅四时之景,观万物之变化,用心感悟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用手中画笔与大自然倾心交谈,体验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这是画家对自然形、色、质的外在体验,然后应目会心,情与景汇,应感而发。

绘画之道如做学问,须上下求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复有明师黄先生指引,未来可期,我将紧跟先生步伐,砥砺修行!

54.jpg

黄国民中国山水画工作室学员

55.png

陈德宽    1963年生于江苏省连云港市。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2014级程大利导师工作室学员。

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会员。

【太行山写生小结】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作院导师黄国民先生带领我们走进太行神龙湾,于4月6日开始为期十五天的写生,留给我们的回忆是温暖的、难忘的。

56.jpg

走进太行山谷,感受大山的呼唤,置身于山与林的自然之中,有一种被征服的感觉。

第一天写生,同学们有些手足无措,不知从何画起。随着黄老师的不断讲解和示范,我们也开始由生到熟,慢慢领悟到了其中的绘画技巧所在,对树、山石、画面构成有了重新认识,懂得去发现大自然的美,静下来与山川对话,感悟自然道理。

57.jpg

这次写生,我们的凝聚力也得到锻炼,行走在不平的山路上,相互关照、互相提醒、同学情谊、师生情怀无一不显示在山谷中、悬崖边、飞瀑旁。

58.jpg

通过此次写生,我对以后的学习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对美的认知更加深刻,不同角度去观察,不同位置去分析,收获就会不同。

59.jpg

虽然写生结束了,但在太行山留下的是思考,待续的是行动!

               ——2019年4月29日陈德宽于连云港


60.jpg

黄国民中国山水画工作室学员

61.png

方增强      泰安市岱岳区角峪镇成教中心教师。

【写生感悟】

2019年初春,有幸两次聆听黄老师的公益讲座,有感于黄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人生、艺术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深刻领悟,遂决定跟随黄老师赴太行山,开始我的初次写生之行。

62.jpg

这些年虽也断断续续参加过进修学习,但基本上都是一种自学状态,碎片化的学习使得自己不能形成一种完整的知识技法体系,也存在很多认识上的局限和偏差,特别是写生这个课题我更是无从下手。

63.jpg

本次写生,黄老师破例给我和郝晓璘安排了从树到石,再到山石结构,以至于画面构图的全部过程,收获特别大。但这样同时也增大了黄老师的工作量,由于山上天气多变,黄老师感冒一直都没有完全好,即使这样,每次晚课黄老师都一丝不苟地给我们讲评修改,作示范、讲画理、谈人生修为和艺术的关系,使人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64.jpg

在此特向黄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

65.jpg

另外值得庆幸的是,遇到了一个优秀的同学集体,认真上进的氛围感染着每个人,在此也一并对给予我指教和帮助的同学表示感谢,期待下次再相聚!

66.jpg

黄国民中国山水画工作室学员

67.png

郝晓林      又名晓璘,男,1970年8月生,1992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1994年于山东艺术学院进修油画。2013年参加俄罗斯高级油画研修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烟台市油画学会理事。

1992年,油画作品《图书馆》发表于《中国油画》。

1994年,油画作品《图书馆》和国画作品《神驰云冈》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山东省美术作品展。

1999年,油画作品《海边的乐章》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山东省美术作品展。

2000年,国画作品《溶溶月色》入选《世纪——中国风情中国画作品展》,并入选作品集。

2000年,油画作品《暮》入选《当代绘画艺术》。

2002年,油画作品《红色背景》参加山东省群星美术大展获铜奖。

2004年,油画作品《烈日》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山东预选作品展,并获优秀奖。

2015年,油画作品《红色记忆》入选“烟台市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暨胶东红色文化建设美术作品展”并被烟台画院收藏。

另有多幅作品参加各级各类展览并被艺术机构及个人收藏。

【写生感悟】 

我虽然以前多画油画,但也很喜欢很关注中国画。见到喜欢的中国画作品,总是喜欢多看看,特别喜欢的也动笔临摹一下。

初次看到黄国民先生的国画山水作品,大概至少要七八年前了吧,是在一本书上看到的,当时就很喜欢黄先生的作品,并且临摹过两幅。

68.jpg

今年到北京学习,有缘结识陈超先生。在陈超的微信里看到他在跟黄国民先生学习,并且看到黄先生的作品,不由心中一喜,黄先生的作品比以前的更好了,正是我喜欢的风格,于是坚定了跟黄先生学习的决心。经由陈超的介绍,我有幸认识了黄老师,并听了黄老师几次讲课,这大概就是缘分吧。

69.jpg

四月六日,我随黄国民中国山水画工作室去太行山写生。

写生第一天,黄老师首先给我讲了画树的要领,并做了示范,然后又让杨明远助教给我示范讲解一遍画树的顺序要领。前面两天的写生虽然感觉还好,但是因为心里着急,比较浮躁,所以作品有些粗糙。

70.jpg

黄老师每天晚上都要对学员的作品点评,老师显然对我第二天的写生不满意,看出我对树的结构不理解,心浮气躁,不在状态。从第三天开始,我不再想一天就完成一幅写生,而是沉下心来,认真研究,放慢速度。当天晚上黄老师肯定了我没完成的写生,说我适合画国画。这棵树我画了三天,最后黄老师又给我进行了修改补充,使画面更完整了。从此,我建立了写生的信心,在黄老师的安排下,加快了进度,画石头,画山体,最后画成完整的构图。

因为有的同学以后不一定有机会再跟黄老师学习,为了让我们体验一遍完整的写生训练过程,黄老师加快了课程进度,毫无保留的把写生训练的过程和方法教给了我们。

71.jpg

写生的收获,我总结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基本掌握了老师强调的作画顺序;

二、加强了对树木山石结构的理解;

三、懂得了一些基本的国画写生构图方法;

四、用笔用墨有所进步。

在写生过程中,不但是黄老师和助教杨老师不遗余力的教,老学员们也给了我很多的指导和帮助,陈超、李增喜、沈迎朝、聂彦锋等同学都给过我指导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最后我想说的是,感谢黄老师的精心指导和鼓励!感谢这个班集体!

72.jpg

示范与点评






我见山川









对于中国山水画的写生而言,与西方油画的外出写生是不能相等同。唐·张璪曾这样概括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国绘画艺术是以形求象,借景物之姿态,来表现为艺者的认知、审美、情感乃至精神层面的追求。

“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

“外师造化“明确现实是艺术的根源,强调艺术家应当师法自然,是基于坚持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唯物论基础上,带有朴素唯物主义的色彩。从本质上讲不是再现模仿,而是更重视主体的抒情与表现,是主体与客体、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