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又是一年毕业季。从每年5月开始各大美术高校的毕业展陆续拉开帷幕。与以往不同的是,近几年的毕业展已经从单纯的行业人士朋友圈刷屏,到社会大众广泛关注参与,毕业展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城市公共文化事件。但是,在艺术圈内也陆续迸发出一系列关于毕业展“二手创新”、“争奇斗艳”、“画风雷同”等一系列讨论。作为美术高校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毕业创作的审美构想,还要为他们带来精神内涵的启发,并且当自己指导的学生作品在毕业展上集体呈现时,也会对他们的整体面貌给出自我观察。
艺盘特别策划《2019美术高校教师毕业季系列访谈》,邀请在校任教的美术高校教师、知名学院派艺术家,围绕毕业季话题开展一系列对话,希望通过另一种维度和观察角度,来呈现当前美术高校毕业季、毕业展、学院教学以及他们自身的毕业季回忆。
本期我们的采访嘉宾: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齐敬峰先生。
齐敬峰
山东临沂人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副教授
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 导师姜宝林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山东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
山东画院青年画院副秘书长
中国水墨画院青年画院专职画家
中国壁画学会会员
鲁东画院副院长
美院毕业现象观察
艺盘:中国各大美术学院系科教育正处于一个“实验期和转型期”,从以前的技术教学为主转向启发学生的心灵,您觉得作为一线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在学生的思想和精神层面的拓展方面应该如何开展工作?
齐敬峰:刚才谈到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经历了一个实验期和转型期,当然,这种转变也是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综合因素在美术方面的一种体现。在这方面,我们作为一线教师,主要还是在学生的思想和精神层面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综合信息的培养,让他们更关注当下,关注他们身边和创作相关的各种专业知识以及社会现象。这样有助于他们进行艺术创作的准备,不仅仅是能够学习到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和信息,同时也能够更加敏感地接受跟艺术创作相关的其他知识。因为现在的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也是信息爆炸的社会,单一的知识学习、技法学习,或者是专业的学习,都不能够满足当今社会对人们的这种需求。所以说,不同信息的融合、交汇,需要自己多去敏感的抓取信息和学习知识。这样才能够在以后的创作当中,寻找社会或者生活中的点。我作为一个一线教师,比较注重这方面的训练。
学生毕业创作 《石出金溪》
艺盘:有媒体称,近几年的美院毕业展,中国画部分陆续表现出缺乏题材创新、画风雷同、水墨气质丢失等问题,这可能是当前国画专业共存多年的困境,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齐敬峰:确实存在这种现象,因为整个中国画的变化,面临着一种转型和时代创新的要求,出现这些所谓的缺乏题材创新、画风雷同可能只是一个阶段。因为,从传统的这种手段和画面视觉呈现方式,要转变成一种新时代下适合社会和人们审美品质要求的这种形式,它是一个必经阶段。当然这些问题也是会随着我们对自我文化的认知,对中国画新的认知,或者是重新的理解而产生新的变化。这是一个体系,在这种体系确立之后,对中国画的要求或是观看方式和创作方式也会随之形成一种新的逻辑和视觉呈现方式。到时候,中国画就会产生一种新的转变,这是一个必经之路。当然也一定会重新形成起来,这是我的一个理解。
学生毕业创作《暖春》
艺盘:在当前的毕业展上,复制前辈、老师们的创新模式仍然是普遍现象,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齐敬峰:这种现象确实是普遍存在的,因为毕业生也想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画面效果和视觉呈现形式,但是他们在手法、意识这方面还没有完全形成,而他的老师和先生们已经有非常完整的创作手段、创造方法和非常成功的视觉呈现方式,所以他们在画面效果上或多或少的会借鉴老师、前辈们的手法和风格。但是纯粹复制那是不应该的。但是,这也是学生创作和学习阶段的探索和学习方式,这和中国画几千年来形成的这种师徒制的学习方式确实有相似之处,但是,随着学生的学习手段的丰富和阅历的增加,他们会在老师的引导之下,慢慢形成自己的一种突破或一种画面。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阶段,或许是在中国这种教育和中国画特殊的产生方式上在目前形成的一种特殊现象。
学生毕业创作《桃花源》
艺盘:作为一名“过来人”,您认为未来学院教育的未来应该指向哪里?
齐敬峰:或许因为身在庐山的原因吧。我也没有明确的答案。当然,也可能和整个教育环境和社会状态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我觉得有几点是可以跟大家一起分享和探讨的。就是社会经历多元化,艺术本身也是一个倡导个性和多元性的学科,所以我认为在教育上也应该发挥学生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他们的爱好,让每一个人展现出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和表现方式,就是倡导艺术的多元化。在这方面,虽然已经提到过很多次,但是在现阶段艺术教育和艺术授课方式上,依旧存在统一化,集体化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和艺术的个性化之间存在一些误差,当然这也是现实问题。但是我相信随着社会对每个人的价值的认可和对自我学习方式与认知方式的认可,这个社会的学习氛围会越来越好,对艺术的理解度和宽容度或者容错度会更大,那真正作为艺术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存在空间就会越来越大。从而真正为艺术的繁荣和发展提供更好的土壤、评价体系,或者认知的这种方式,会更好的呈现艺术教育的成果。
学生毕业创作《幻 漫》
艺盘:毕业展是很多美院学生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和高度,您认为他们在毕业之后,应该如何来保持创作的连续性和持续探索的精神?
齐敬峰:是的,美术学院学生的毕业创作是他几年以来学习成果的集中体现和汇报,所以说这是在学习阶段的里程碑。但是毕业之后,他们应该继续发挥、突破已经学到的这种系统的技法和认知方式。同时,他们应该更多的关注自身生活和艺术成长,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去探索和发现更加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和表现风格。在毕业后的学习、生活和创作当中,不断寻求更加成熟,更加适合自己的创作方式和表现方式。即要学习又要突破,这是他们需要面对的一个新的命题,所以说在这方面,他们需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学生毕业创作《居善地 心善渊》
艺盘:学生毕业之后将面临多种多样的选择,如继续升学深造、自由创作、参加工作等,对于他们您会有怎样的建议?
齐敬峰:我认为这个因人而异。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寻找一个适合自己和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去创作。不同的人是不一样的,当然,希望每一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喜好和优势去选择自己下一阶段的生活和创作方式,希望他们会更好。在这里讲到的可能就是一个标准,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目前能做什么,自己能不能承受在各种渠道上出现的挫折、困难和问题,能不能处理,能不能接受,所以在这个综合测量之后,我还希望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选择本身没有对错,也没有好坏,只有适不适合自己。因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学生毕业创作《罔.不罔》
关于美院毕业季的自我回忆
艺盘:您本人经历毕业季(本硕博)的时候,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齐敬峰:关于我本人,在毕业季我经历了本科和硕士两个学习阶段。本科的时候,可能比较多的是兴奋,兴奋之余,由于考上研究生,所以说是一种舒适,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希望,是以一个青涩和懵懂的状态向往着未来。到了硕士,毕业的时候马上要经历一个工作阶段,所以这个时候更多的是一种马上要进入一个新的生活状态和学习状态的这种状态,更多的表现是一种开心和愉悦以及期待。
齐敬峰老师作品 《安静如斯》
艺盘:请您回忆一下当时的毕业作品,在创作毕业作品的时候有哪些值得回忆的经历?
齐敬峰:我经历了两个学习阶段,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本科的时候是综合绘画,所以说那时候是创作的绘画作品,更加倾向于超现实的一种表现手法,更多的是在画面上寻求一种好玩和趣味性的东西。当然,那个时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状态相对于现在来说更加简单,更加朦胧。我是觉得这种状态还是挺不错的。研究生,就是对自己的专业的方向更加明确了,充满了理性。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人生阅历,不同的创作方式,也给了我们的人生带来了不同的经验和体会,都是美好的。
齐敬峰老师作品《九华胜境》
艺盘:不同阶段的毕业季,导师为您的毕业创作做了哪些指导?导师的指导让您留下哪些深刻的印象或产生深远的影响?
齐敬峰:本科阶段相对单纯,创作也相对比较自由,导师让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做,我自己还额外多做了一件装置作品,来体现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方式的一种理解,不太成熟,但是,也是自己的一种尝试。
硕士阶段,相对来说就更加深刻一些,导师在毕业创作上给予细致的指导,对自己毕业创作和论文理论以及实践总结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对自己以后的这种创作和生活、艺术方面的深造有着更多的收获和印象。导师的作用,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是意义深刻的,人生都需要一个好的导师,不同阶段我们都需要导师带给我们一些指导,无论是在本科,硕士还是各个阶段,只要是学习的阶段,我们都需要导师给予我们点化,使我们在积累的过程中有所顿悟,艺术生活皆是如此。感谢老师们给予我的指导,我也希望我作为别人的老师,别人的导师,能够起到自己应该起到的一些作用,让大家更多的去享受艺术,享受生活。
齐敬峰老师作品《灵光溢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