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枇杷山鸟图》
没有骨气的人,人人都瞧不起;没有“骨”的画,却人人都称赞。所谓没骨画,指的是中国传统花卉画中的一种画法。因为直接用颜色或墨色绘成花叶,而没有“笔骨”而得名。没骨画将墨、色、水、笔融于一体,重在蕴意,依势行笔。
没骨的演变
没骨画技法古来有之,缘起于壁画,演变到纸绢之上还要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讲起。我们常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专供佛事的“凹凸花”兴盛一时。其中,有一佛寺里的佛画因是张僧繇所绘而获得了“凹凸寺”的美名。
张僧繇《雪山红树图》,轴·绢本·设色,118×60.8cm,六朝·梁
早在唐朝时,就有画家在“凹凸画”的基础上采用“点画”的技法,为“凹凸画”向“没骨画”的演变做了铺垫。唐代的边鸾、五代的黄筌、腾昌祐等人都在渲染的基础上沿用了“点画”的技法。这时,没骨画中的花卉勾勒精细,敷彩后的轮廓线似有若无。
黄筌《写生珍禽图》,绢本设色,41.5×70.8cm,五代
黄筌《雪竹闻禽图》,绢本浅设色,23.6×45.7cm,五代
到了宋代,徐熙之孙徐崇嗣传承前人渲染之妙,自创不施勾勒直接以色状写物象的画法。评之:“花不墨眷”、“直以彩色图之”。
直到这时,“没骨图”才真正成为一家学派。
徐崇嗣《牡丹蝴蝶图》,轴·绢本·设色,126.5×60.5cm,唐代
进入元明后,来到了没骨花鸟画的写意期。当时因为元人主张“简泊淡雅”的设色观,没骨花鸟画经历了由工笔到意笔的过渡。没骨花鸟画逐渐转变为“墨花”的形式,画家们开始直接用墨渲染。
王冕《南枝春早图》,设色纸本,141.3×53.9cm
直至明朝西方绘画传入中国后,“没骨法”的色彩开始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从院体的“精工渲染”发展为了“放笔点染”,讲究冷暖变化、形象生动、用笔自如。
孙隆《花鸟草虫图册》,绢本设色,22.9×84.1cm,明代
到清朝,“没骨画”进入了工整妍丽的巅峰时期。这种画法工整而不刻板,色彩浓重却妍雅,给没骨花鸟画赋予了更多的文人画气质,被社会各阶层所推崇。
恽南田《五色芍药图》,轴·绢本·设色,118.5×71.6cm,清代
恽南田《石竹图》,纸本设色,30×26cm,清代
赵之谦《牡丹图》,设色纸本,175.6×90.8cm,清代
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美术馆首次举办了“现代没骨画派”展览及学术研讨会。这成为了没骨花鸟画自清末逐步演变为水墨大写意后,相隔近百年的一次回归。
李魁正《金秋烁烁》,纸本设色,92×88cm,1990年
李魁正《花卉》,纸本,68×68cm李魁正《荷香图》,纸本设色
如今,以“回归北宋”为点的新工笔与清初惲南田主张的“以北宋为归”的着力点截然不同。新工笔以“骨法用笔”、“双钩填色”为正宗,没骨法却与其他材料技法一起成为了塑造形象的辅助技法。纯没骨画开始逐渐沦落为小画种、小情趣。
没骨的技法
没骨,中国画技法名。不用墨线勾勒,直接以彩色绘画物象。五代后蜀黄筌画花钩勒较细,着色后几乎不见笔迹,因有"没骨花枝"之称。骨的"没"字,即淹没而含蓄之意,其精要在于将运笔和设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不用勾轮廓,不要打底稿,更不能放底样拓描。也称为无骨画。
张大千《没骨荷花》,纸本设色,93×173cm,1976年
张大千《无色荷花》,纸本设色,179×66cm,1935年
但现在的人们只注意到了不勾形体轮廓和结构墨线,并把这一点作为没骨法的根本。久而久之,人们便认为“不勾线”就是没骨画。于是,一大批只用颜色涂抹,或是拓着底稿,或是随着铅笔稿的“形”涂上颜色的作品被认为是没骨画。其实,这些作品倒很有水彩画、装饰画的意味。
没骨作品欣赏
吴湖帆《层岩积翠 镜心》,纸本设色,31×21.5cm
董其昌《仿王蒙山水》,纸本水墨设色,明代,美国堪萨斯市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藏
吴湖帆《荷花》,设色,61×35cm
董其昌《山水图》,纸本水墨设色,26×24cm,明代
吴湖帆《快雪时晴》,设色纸本,60×35cm,1930年
赵之谦《花卉团扇》,设色纸本,138×69cm,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