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作为一级市场极为重要的构成单位,是艺术市场的基石。画廊业发展的状况决定着市场根基的牢固与否,画廊业整体行情的冷暖又决定着整体艺术市场的兴衰。
在欧美的许多国家,衡量一个画家的身价不是看他获过什么奖,而是看与他签约的画廊到底是哪一家。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中国画廊在艺术品市场的作用任重而道远。
在海外画廊发展的百年间,画廊业有过举步维艰的艰辛,也有过名流、金钱追捧下的辉煌,有过在泡沫经济中的起伏跌宕,也有过在社会变迁中的悲喜巨变。上百年的磨炼发展,优胜劣汰,成就了今天成熟的海外画廊业和一批顶尖的画廊,也造就了海外艺术市场健康的环境以及合理的运营机制。那国内画廊究竟呈现出怎样的发展境遇,又将会何去何从,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中国画廊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境遇
画廊业受到较大的冲击
个人感觉未来几年中国的画廊业发展不会轻松,比较明显的例子是,现在绝大多数拍卖行都在开展私洽业务,很多拍卖行做起了艺术中心,它们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挤占画廊的生存空间。藏家可以直接到艺术家手里买作品,艺术家也可以直接出售。加之,画廊与艺术家的合作很容易出现问题,有些艺术家会选择不断游走,更换合作画廊。艺术家和艺术机构患难与共、并肩携手的情形日渐减少。
但艺术收藏群体并未“消费降级”
虽然整体的经济大环境不尽人意,但真正的艺术收藏群体似乎并没有“消费降级”。相较于之前的藏家,从事于投行、设计师等高净值人群明显增多,由于具有较强的审美修养,他们对作品的要求格外之高。他们的消费并不仅仅停留于“消费”,而是进行持续性、系统性地收藏。
当代艺术收藏者出现代际上的更替
如今执掌各大美术馆、机构的负责人,已经与早一批的收藏者存在着明显差异。更多年轻的“80后”美术馆创办人、管理者逐渐进入此领域。而在作品选择方面,这些大部分有过留学或出国经历的一代,趣味更加偏重西方,从而冲淡了传统书画市场。
画廊无法精准筛选自己的人脉圈
某些画廊主的人脉圈子很广,但是能够真正被吸引到身边的客户却屈指可数。坦白讲画廊的营销和其他产业的销售根本上并无太大区别,都需要对客户建立起自己的人脉圈子。因此,画廊作为一个结识业内人士和附庸风雅的社交平台,做好客户的精准筛选至为关键。
越来越高的成本,让画廊举步维艰
随着画廊运营成本越来越高,花费精力运营推广年轻或不知名的艺术家,去掉各种成本,画廊几乎很难挣到钱。比如由于缺乏稳定的大藏家,或者自身的本钱不够,只能依靠自己的眼光去选择有发展潜力的艺术家,从而导致主营业务难以为继。目前有不少中小型画廊正在面临此种生存困境。
缺乏对于艺术本身的理解与讨论
多数画廊定位不准,其专业度与服务对象的需求存在较为明显的偏差,对于艺术本身的理解与讨论少之又少,多数画廊只注重商业推广而相应的学术深挖未曾跟上。另外,未形成强化其作为画廊的个性化的艺术价值判断与选择,也是一重营销上的缺失。
多数画廊没有专业化的运营团队
在培养自己多层次客户圈方面,多数画廊显示出力不从心的状态。有想法但无法切实推进执行,或者有执行却没有姣好的商业运营方案。精准有效的推广和切实高效的运营无法随时满足。
不重视艺术家构成基础
筛选艺术家考量标准不明晰,有的仅仅停留在对学历、职务、知名度等方面的要求,而艺术家的画品、突出的艺术个性和创作潜力则被一定程度地忽视。其实一家画廊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会与其选择的艺术家有很大关系,因此重视艺术家这个构成基础应该被提上画廊的经营日程上来。
当然以上只是画廊出现的一些方面的问题,像宣传渠道的有效性,画廊与艺术家的分成,与媒体的合作等等方面也都是需要关注的。在此,希望各大画廊看清自身状况,根据自身需求适当调整,从而获得巨大的人气和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