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学术乃以恭敬心做研究,而艺术中的学术则应是以恭敬心创作出有价值的作品。作为一名成功取得博士学位的艺术实践类博士和一名高校教师,聂松老师时刻以传递美为己任,他用当下可感的心意作为艺术创作的推进之源,真正担负起了当代艺术家的社会使命。为使大家更充分地了解聂松老师,艺箴公众平台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会为大家每期介绍一幅他的作品。敬请期待!
题 记
他站在村口,展开一张张宣纸,让心迹随笔墨绽放。
本期分享的作品是聂松老师带队太行山写生时创作的一幅作品《太行郭亮居处望远之二》。
2019 写生 太行郭亮居处望远之二 34x46cm 聂松
太行吸引人
很大部分原因是静
这份静是一种隐藏在内里的力量
不会那么急促地催你前进
只会教你按照自己的步调走
随着自己的内心来
于是
雨后静谧
树木摇曳
尽收眼底
于是
景色如许
对境如梦
挥笔如是
雨后的太行淡淡的云掠过山村,抬头望去,我看到对面山头的树,它们让我想起数载前雾霾时余初居京华之感受:那是树木无常的觉受。常是常态、不变,而大片树木在雾霾中变的模糊了,不见了,空了……此次山中亦觉树木无常,不必拘于树之形,而是去觉受树之神、树之气韵。因之,我画出了此幅较为自由笔触的写生,这是对景写生,对景对境,实无景可对,皆化入一片境中,亦实无境可对。执着于任何景的画面,只能是“画”之布局而已。
聂松
己亥夏夜于京华平岚精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