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着多样的情结,一如少年时的理想与立志。如何的情结,必然影响一生,走上冥冥中的情结之路。于是为情结所苦、所累、困惑、迷茫,痛并快乐着,“衣带渐宽终不悔”。培军先生,正是因为艺术的情结,其宿命注定是轰轰烈烈的艺术人生,他正在跋涉着……
初识培军兄,因缘于培军先生的艺术回归,想将自己前半生的艺术成果公开出版。一见如故,就为其艺术情结之深所感,为其大西北熏陶出的真性情折服,为其敢当的男人情怀所感叹,更为其毅然的放下心仪。
培军兄是艺术的科班,师从著名画家刘文西,打下了扎实丰厚的艺术基础。其后就教于海南学宫之所、福地琼台师范专科学校,为人为艺深受学生敬佩爱戴,虽数十年岁月消逝,师生之情不淡反浓,至今仍有数学生常相随请益。再其后,培军兄前往大西北,十余年一边领略风情文化,一边创作,还将自己的艺术公司办得红红火火。就在这时,宿命发出了召唤,培军兄居然完全放下了自己的公司俗务,总结前半生的创作成果后,又向着艺术的至高殿堂进发,拜入刘大为先生门下,潜心艺术深造。这一蛰伏就是三年!试问滚滚红尘、喧嚣人世间,能有几人可完全抛却、真正放下?非大毅力、大智慧、大勇者莫然。
我自从培军兄的出版结缘后,只要一回到海南,就会一起小酌,听他谈谈近段的情况,听他聊聊人生的新感悟,听他讲在北京国家画院的学习心得,艺术隽语、新的艺术思想和信手拈来的中国画家新人艺术品评,云淡风清地,就在我们浓浓的酒香中飘逝。你永远想象不出,一个看上去粗犷豪迈的标准“西北汉子”,会有如此细腻情怀,对生活的柔情,对生命的认知,对人生的旨趣,对艺术的况味,萦绕在批尖慢慢淡去的烟雾中。
培军兄的艺术回归、潜心深造,是其艺术人生的华丽转身,也是其艺术走向成熟的分水岭。观其前期作品,学士味要浓一些,笔意泼洒处仍有未能尽兴达意之感。然而,数年的潜修,是其艺术生涯质的飞跃。培军兄的老师刘大为先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在深造学习一年余时曾对其有专门评语:“受过严格的基础训练,有较强的造型能力和笔墨基础。通过班级一年多的学习,创作和写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传统笔墨上又有了自己风格性探索,有冲击力和高度。”“刘培军作品人物表现形象鲜明生动,又有生活体验,笔墨深入大气,画面富有‘写’的新鲜感。”助理导师陈嵘先生也有很高的评价:“既具备了较强的造型能力,又掌握了传统水墨技法,应对不同的创作题材,他会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或强调用笔即兴涂抹老辣奇倔;或追求水晕墨趣随意渗化平淡雅逸。尤其是他的水墨写生追求粗犷豪放,朴拙狂野的风格,用笔泼辣苍茫,雄浑厚重,纵横驰骋,枯湿浓淡交错披离。彰显个性,尽抒豪情。”两位大家的语评,可谓是培军兄艺术人生的最贴切真实的写照。正如另一位前辈大家王昌楷先生亲切的感受:“翻阅画家刘培军的作品时,那一幅幅的浑厚、结实画面,犹如培军面庞,厚道善良,刚铁一样的西北壮汉竖立在我身边。身边的人与眼中的画相交辉映,牢牢抓住了我的心弦。”生活中生命的体验过程,艺术尤其要亲近生活、体验生活。多年大西北的生活,厚实恣肆熏陶出培军兄画作的律动与生命张力:《生命的故事》中久经沧桑的脸庞、迟暮人生无奈眼神的老人形象与刚刚蹒跚学步、满脸期待表情的儿童,背景向上攀爬于嶙峋岩壁之上盘根错节的老藤与岩壁之顶绿色生命形成的的意象,培军兄所创作的意象与艺术感染力真是匠心独运!《赛马会上》散发出来的西北独特民俗风情况味、《鸭过无声》中动静相宜、《笑脸》中少女羞涩与猛兽的威吓、《行吟图》行者微苟身躯坚定表情的特定瞬间、《远方的天籁》中动人少女的美好情思等,素材看似信手拈来,立意却悠远深长;笔墨张狂,细腻处常显真情!
有一天,培军兄说正计划筹办琼台画院,邀我参与一起筹建。我对艺术可是不在行,然培军兄坚称我可以在文化行政外宣等方面做些工作。盛情难却,只好硬着头皮承诺在我熟悉的文化外宣等领域配合好培军兄开展画院的工作。我很理解培军兄的海南情结,海南是培军兄成长工作的地方,就如水的宿命,终将汇归大海一样,冥冥中海南是培军兄生命的第二故乡。于是乎,我们有更多的话题常围绕着画院工作及未来的发展,在酒酣中恣肆思想、热火朝天的探讨艺术发展之路。培军兄有大格局、大思想,不囿于当前已取得的成就,一步步朝着艺术的最高殿堂行进着。观其近段大量海南题材的作品,如《黎乡音》、《阿福》、《回望》、《蕉下思语《黎家阿叔》、《五指山下》等,成熟的笔墨、独特的“培军风格”画意将新时代中海南民族人物鲜活形象跃然纸上。培军兄志趣高远,热衷于地域文化民俗风情的艺术探求,是海南艺术之福、海南人民之福。培军兄对艺术大海般的深情,独特的厚实质朴深具生命律动和张力的艺术风格,必将在海南艺术、中国艺术上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