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
2019年12月22日—2020年3月21日
展览开幕式时间
12月22日上午10:38
主办单位
淄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
学术支持
淄博市美术家协会
承办单位
子真美术馆
鼎成置业
山东桓台农村商业银行信园支行
山东艺产宝文化产业集团
展览地点
淄博子真美术馆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鸿嘉星城齐商中心西街012号)
黄勤 1989年生于无锡,2007年以总分第一名考入中国美院,2011年保送中国美院硕士研究生,2016年考取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24岁加入中国美协会员,浙江画院研究员,湖田书院副院长。
张谷旻导师评黄勤
黄勤生于太湖之滨,深厚的人文积淀、秀美的江南山水,糍养着这位充盈着灵性和才性的姑娘。灵秀、聪慧是她的本色流露,但其瘦弱的外表下却有男孩般的冲动和韧性,奔放中不失细腻,外露中不失内敛,而这多种性格又充分地显现在其作品中。
黄勤如其名,学习勤奋,对自己要求很高。作为学生她是很优秀的,本科毕业时以全系总分第一的成绩保送为研究生。七年的美院学习,各种奖项拿到了手软,更突出的是作品多次在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性中国画展中获奖,那么年轻就成为了中国美协会员。
黄勤的创作大致分为二类:一类是色彩,构图简洁、色调明快,笔墨表现较为单纯;后多做水墨,追求笔墨表现与意境营造,树木组合、山水结体,表现老到。意境或厚重、或空灵,皆清新自然。用笔灵练,笔笔生发,婉转自如;用墨枯湿相间,浑然成趣。营造出苍润华滋、闲逸幽远之境象。
黄勤虽年轻,成绩却不小,作为学业导师,誉词不需过多,我们期盼她今后的艺术之路走得更远更好。
张谷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画系主任)
作 品 欣 赏
探幽 180×180cm 2014 研究生毕业创作
雁荡山下 180×180cm 2013
党氏山庄 180×180cm 2015
云栖竹径 180×180cm 2013
雨朦胧 136×68cm 2010
静山泉 136×68cm 2010
探幽 180×98cm 2017
梦游园 140×35cm×4 2016
远峰梵音 轩庐虚邻 千寻耸翠 远岫浮光 136×35cm×4 2019
游园惊醒梦中人 96×30cm 2019
仿古山水十条屏 43×13cm×10 2019
圆里园边系列 33×33cm 2016
夏凉 45×66cm 2018
游园 45×66cm 2018
庭院1 45×33cm 2017
庭院2 45×33cm 2017
虎跑暮色 45×66cm 2014
雁荡北斗洞 45×66cm 2014
西泠烟雨 42×55cm 2013
吴山小蔍 34×47cm 2012
寄畅园 35×106cm 2013
湖岸 30×96cm 2016
拙政园 30×96cm 2016
青绿山川 69.5×136cm 2019
主要获奖荣誉与参加展览
本科期间
2007年入校获新生奖学金
2007——2008学年获得中国美术学院一等奖学金并被评为三好学生,获得该学年下乡优秀作品奖
2008——2009学年获得中国美术学院一等奖学金并被评为三好学生,获得该学年下乡优秀作品奖
2009年临宋郭熙《早春图》获得中国美术学院2009学生实验室创作作品优秀奖
2009——2010学年获得中国美术学院一等奖学金并被评为三好学生,获得该学年下乡优秀作品奖
2010年获2009——2010学年度国家奖学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
2011年被评为中国美术学院十佳毕业生
2011年毕业创作《云栖竹径》获得2011年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创作曁林风眠创作奖金奖,毕业创作留校收藏
研究生期间
2012年作品《梦泉》获得首届公望富春.中国山水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举办)优秀奖(最高奖)
2012年作品《梦泽》获得2012吴冠中艺术馆开馆暨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举办)优秀奖(最高奖)
2012年获得2012年硕士国家奖学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
2013年作品《园趣》入选相聚宜兴——全国工笔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3年获得中国美术学院林风眠奖学金一等奖
2013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2014年毕业创作《探幽》获毕业创作林风眠奖
2015年成为浙江画院研究员
博士期间
2017作品《探幽》获”陆俨少奖”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
2018作品《探幽》入选第四届八荒通神—哈尔滨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主要参展经历
2009年作品《早春图》参加2009年中国美术学院学生实验室创作作品展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展馆
2010年作品《梦》,《中山图》参加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生联展 中国美术学院展览馆
2011年毕业作品《云栖竹径》参加中国美术学院毕业优秀展 中国美术学院展览馆
2011年毕业作品《云栖竹径》参加八大美院毕业优秀作品联展 天津美术学院
2012年20余幅作品参加中国美术学院六人联展 湘湖美术馆
2012年作品《梦泉》参加首届公望富春中国山水画作品展 富阳美术馆
2012年作品《梦泽》参加2012吴冠中纪念馆开馆暨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吴冠中纪念馆
2013年作品《园趣》参加相聚宜兴——全国工笔画作品展 吴冠中纪念馆
2013年作品四幅参加2013年杭州艺术博览会——自由的方向中俄青年艺术家对话展 杭州世贸中心
2013年作品《西湖》四条屏参加传承与融合——浙派山水青年画家推荐展 唐云艺术馆
2014年作品四幅参加2014年杭州艺术博览会 杭州市贸中心
2014年毕业创作《探幽》获毕业创作林风眠奖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4年作品五幅参加学院灵韵——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国画精品展 清华大学水木益生艺术馆
2014作品六幅参加问墨当代水墨艺术邀请展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2015入选浙江省”新峰计划”,10幅作品在浙江美术馆展出
2015参加第12届韩-中国际现代美术交流展中国巡展
2015参加浙江画院山水作品采风展
2016参加觉社周年展
2016年考取艺术研究院卢禹舜先生博士
2016年西湖艺术博览会举办个展”一径抱幽-黄勤作品展”
2016参加瑞猴献春-书画名家主题作品展特辑
2017水墨乾坤-第二届卢禹舜师生展
2017参加艺德同行智惠青州—60博士书画展
2017参加隐逸湖山-青年书画作品展
2017参加”春风润-2017学院青年中国画家学术展
2017参加搜妙图真-张谷旻师生作品展
2017参加2017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书画二十展
2017获得“陆俨少奖”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
2018作品《探幽》入选第四届八荒通神—哈尔滨美术双年展
个展经历
2019年6月22日 黄勤山水画展——桂林荣宝斋
2019年10月1日 黄勤山水画展——广州购书中心
物象与心境——黄勤山水画闲思
我国山水画“以感为体”,故于物象有真情实感,画境自然迥异流俗。“感”要“诚”,也就是要至诚恻怛。天道是诚,地道是诚,人道是诚,画道岂能例外?“诚信如神”,故通天地人者,唯有“诚”。此乃“至诚感通之道”。“诚”是我国传统艺术之本。不诚无物,“自诚明”,故能体物为妙,得物象之神明,因而物皆光华遍布。不“诚”,则不“明”,不“明”之心境,不能与物象相应,不能画天地之辉光。“诚”不是“真”,“真”不能等于“诚”。画境之真不等于画境之诚。“诚”乃性体之德。常言“赤诚”,而不言“赤真”。然“诚”不离“真”,无“真”则“诚”为死“诚”,无活泼之生意。故真有至诚恻怛之怀,发之于画,自是画境之诚。“感”有“深”,有“浅”。胸襟广大,所感亦深,所包亦富,方能不枯澹。故画家亦要涵养性情,变化气质。“感”要随“缘”,也可说“缘感”。此我国艺术的“缘感”原理。所谓“缘感”即适逢其会,心有所感;随物所见,即物其兴,悱恻之思,不能自已,方可成画。忌无病呻吟之“感”。“感”人人皆有,然要“感”之深,则不易。“深”往往指所感“理境”之深。“理境”也称为“理趣”。“理趣”往往得之“神悟”。作山水画以营造“理境”为最难。我国传统山水画的神品,有极高的“理境”。“理境”即道的境界,或灵的境界。此难于俗人言也。故曰神明之乐。我国山水画确然营造“幽静”的画境,然此乃粗糙的说法,故要切己体究纷纭之“幽静”,而不能停留于此。心境以物镜生,物镜以心境合,物镜与心境契合,画境方称绝美。“幽暮”,“幽泉”,“寒松”,“寒山”,“寒流”,“寒花”,“寒月”,“寒水”,“寒英”,“寒藻”,“寒风”、“寒烟”,“幽谷”,“幽荫”,“幽鸣”,“幽桂”,“幽潺”,“幽户”, “幽径”,“幽崖”,“幽步”,“幽邃”,“幽赜”,“幽沦”,“幽昧”,“幽晦”,“幽沉”,“幽期”,“幽梦”,“幽卧”,“幽独”,“幽愤”,“幽人”,“幽丽”,“幽邃”等等。真是“幽”之纷纭。“幽”中不含“闹”而含“静”,故常言“幽静”;“幽”中不含“浊”而含“清”,故常说“清幽”;“幽”中不含暖而含“冷”,故常言“幽冷”;“幽”中不含“广”与“大”,而含“深”与“小”,故常言“幽邃”;“幽”中含“隐”,故常言说“幽隐”,“幽”中含美,故常言说“幽丽”。故我国山水画开辟出了“幽静”、“清幽”、“幽冷”、“幽邃”、“幽隐”、“幽丽”等等审美意境。黄勤的画境近“幽丽”和“清幽”。高山、深林、回溪、幽泉、怪石,嘉木所营造的“幽丽”画境,开辟出晶莹剔透山水审美空间。我想在高山、深林、回溪、幽泉、怪石嘉木等“幽丽”的意境中,忽然引起心底苍然暮色的“寂寞”,哪是什么样的画境?
张健旺
河北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