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颜值担当——宋徽宗赵佶


来源:聂彦锋      时间:2020-02-25

北宋官窑,这是我国陶瓷史上第一个由朝廷独资投建的“国有”窑口,宋代官窑瓷也是第一个被皇帝个人垄断的瓷器种类,这就是宋徽宗赵佶的创举。官窑严格按照宋徽宗诏敕编纂的《宣和博古图》为造型蓝本,以仿三代青铜器和古玉器为主,依“名古器”为造型依据,使产品件件有典、禀赋深义,成为当年宋徽宗“新成礼器”的一部分。这些带着文化密码的瓷器在当时还只是皇家日用品,而离宋徽宗眼中的真正艺术之美的距离还非常遥远,因而不惜一掷万金、不计成本。

“宋瓷“才是贯通古今东西,人类所能得到的最美的器物”。

关于瓷,最有名的诗句来自宋徽宗对美的定义。

大宋的颜值担当——宋徽宗赵佶

冰裂纹瓷器

“雨过天青云破处”是他做的一场梦,这诗也可能是柴荣所做,但大量的文献记载都把这句话送给了极大提高官窑青瓷标准和质量的宋徽宗,因为他追求极致美感的形象深入人心。探讨宋徽宗的日常生活,会被“兔毫连盏烹云液”的精美茶盏所吸引,会为“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的茶花而感叹。宋徽宗的专著《大观茶论》要求,茶盏尚青黑,有玉毫条达,用水需清轻甘洁。由此,确立了品茶的最高表现形式,而突破了饮的界限。

大宋的颜值担当——宋徽宗赵佶

宋 黑剔花折枝牡丹纹梅瓶

宋张淏《艮岳记》载:“舟以载石,舆以辇土,驱散军万人,筑冈阜高十余仞,增以太湖灵璧之石,雄拔峭峙,巧夺天造。” 故宫博物院藏有赵佶亲笔所绘《祥龙石图》,卷后赵佶《题祥龙石图》诗序云:“祥龙石,立于环碧池之南,芳州桥之西,相对则胜瀛也。其势腾湧,若虬龙出为瑞应之状,奇容巧态,莫能具绝妙而言之也。”

大宋的颜值担当——宋徽宗赵佶

赵佶亲自于奇石中选得六十五石,逐一封爵题名、铭刻于背,并依形绘成图鉴。因事值赵佶宣和年间,遂定名为《宣和六十五石》。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常懋著《宣和石谱》,流传后世。“艮岳”耗资数以亿计,动用劳役数十万人,历时六年才得以完成。“艮岳”最高峰一百五十余米,山分东西两岭,引景龙江水注流山水其间,水声潺潺,如歌如诉。其中更有亭台楼阁、小桥曲径、奇石异木、珍禽瑞兽,集中国古典园林于天成。

好一场纸醉金迷的奢靡!

帅!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直可谓“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大宋的颜值担当——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 赵佶

这副姣好的容貌甚至是赵佶当上皇帝的一个重要原因。

何以证明?有史为证!《宋史•宋徽宗本纪一》开篇第一段中有这样的记载:“……元符三年正月己卯,哲宗崩,皇太后垂帘,哭谓宰臣曰:‘国家不幸,大行皇帝无子,天下事须早定。’……惇厉声对曰:‘以年则申王长,以礼律则同母之弟简王当立。’皇太后曰:‘神宗诸子,申王长而有目疾,次则端王当立。’……皇太后又曰:‘先帝尝言,端王有福寿,且仁孝,不同诸王。’于是惇为之默然。乃召端王入,即皇帝位,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段对话里皇太后推荐赵佶的理由:章惇说“以年则申王长,以礼律则同母之弟简王当立。”意思是按年龄申王年长,按礼法那么应当立皇上同母之弟简王。可皇太后则以“申王长而有目疾”即申王眼睛有毛病为由反驳章惇。“有目疾”是仪容问题,这可事关重大、非同小可,它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脸面,也就是有伤国体的问题。

大宋的颜值担当——宋徽宗赵佶

赵佶 瘦金体《题欧阳询张翰帖后跋》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自古在儒家道统下,对仪容仪表有极其系统的要求和规范。一个人的容貌举止甚至关系到名节和生死,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气象和尊严。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边豆之事、则有司存。”

中国崇礼,精义深旨,繁文缛节,非片言可语。何为礼?清华大学教授彭林说 “礼在中国人看来就是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出来的典章制度行为规范。道德理性无所不在,所以礼也无所不在。” 彭林教授从中提炼出“敬、净、静、雅”四个字来说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主要特征。

大宋的颜值担当——宋徽宗赵佶

书画双绝

敬是根本的内在,而净、静和雅则是外在的表现。

净,就是干净、齐整,是敬存于心在仪容仪表上的表现,是礼仪的重要内容。“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勿傲、勿暴、宜和、宜静、宜庄。”则 是“谦谦君子”的形象。

静,就是安静,这是敬在嘴上的外在表现之一。安静是一种良好的文明表现,是一种良好的修养,是一种礼貌。做个有礼貌的人,要懂得如何安静,何时该安静,把安静作为修养底线来守住。

雅,就是文雅,温文尔雅,是言谈和举止都应该有的文雅之风,在温文尔雅中又带有柔和之意,在人才风范与气质性情方面文质彬彬,谦和大方,旷达超逸。

由此可见,了解历史人物的道德品行、功过是非,通过容貌的描写便一目了然了。

正因如此,皇太后才会继续说道:“先帝尝言,端王有福寿,且仁孝,不同诸王。”意思是“先帝经常说端王赵佶有大福大寿之像,而且又仁义又孝顺(俨然一副可爱小猫的样子),不是别的王子可以比拟的!”以貌取人竟到了如此地步,“于是惇为之默然。” 难怪身为重臣的章惇被怼的实在无语,不得不顺从了太后的意见。赵佶的颜值担当果然不是浪得虚名啊!

不难看出,赵佶不光是北宋时期皇家的颜值担当,他更是整个大宋王朝三百一十九年的颜值担当!

昏!

物极必反,天之道也!

正是由于宋徽宗赵佶的高居其位、不谋其政;富而不仁、刳脂剔膏;帅纵淫逸、骄奢糜烂导致北宋一步步走向了灭亡之路。

靖康二年(1127)四月,徽宗、钦宗一行分乘八百六十多辆牛车,在如狼似虎的金兵的押解下开始北上。在金国统治者的戏弄下,丑态百出、受尽凌辱。宋徽宗被俘虏之后,他被金人封为“昏德公”。一个“昏”字正是对赵佶作为亡国之君的真实写照!

纵观宋徽宗赵佶的一生,我们不难看出他政治上的腐败无能,并不能掩盖其艺术上的辉煌夺目。

大宋的颜值担当——宋徽宗赵佶

《芙蓉锦鸡图轴》赵佶

是他,改革科举制度,扩充画院,兴办画学,光缆名家妙手于宫廷将院体画推向了中国绘画艺术的顶点;是他,将诗、书、画、印的形式和意境融入艺术作品之中,极大地调动了文人群体参与艺术创作的热情,从而推动文人画的空前发展;是他,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师古人,莫若师造化”的艺术理想付诸实施、身体力行,开创出别具一格、生动活泼的宋代花鸟画新风貌。使得花鸟画在精致传神的格调上又兼具人文属性与道德品格,以致对南宋和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