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上文.....
丝丝青竹不但惹无数文人墨客注目,也让许许多多的丹青能手为之不吝颜墨。
赵少俨《竹石图》
唐有王维,僧梦休。五代南唐杰出画家徐熙以“落墨法”写《雪竹图》更是冠绝古今。画作描写了雪后严寒中,寒竹数尾,苍劲古扎,奇石几尊,情趣盎然。技艺上以落墨法见长,细笔勾竹,晕染托石。整副画作层次鲜明,内容丰富,结构清晰,可谓大巧不工。难怪宋代沈括提及徐熙作画,“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
南唐徐熙雪竹图轴
在这诸多画竹名家佳作中,不得不提的便是文同的《墨竹图》,从意境技法来说,可谓与徐熙的《雪竹图》不分伯仲,画作中以浓墨为面、淡墨为背,落笔间巧妙运用行、草笔法,不同于大多数画竹作品的笔直刚劲,文同先生的《墨竹图》抛开“竹本以直为上”的传统思想,用一种曲线的柔美绘出一干古朴大气的墨竹,枝干虽柔,但在干节的过渡与竹叶的落笔上,仍透出苍劲坚挺的味道。用笔浑然天成,构图立意深刻。
用曲竹的柔与竹本身的苍劲对比,来宣泄自我的情感,抒发胸怀。正如他对好友苏轼所说的那样,“吾乃学道未至,意有所不适而无以遣之,故一发于墨竹。”
北宋 文同 《墨竹图》
北宋时期,才子辈出。文同的挚友苏东坡,也是一位热爱竹子的画竹巨匠。提到苏轼,想必很多人立刻想到的便是千古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那朗朗上口的“千古风流人物”,和“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令人感慨颇深。文如其人,通过苏轼的诗词,我们可以了解到苏轼是一个胸襟旷达,刚直不阿的人,苏东坡一生虽历经三次浮沉,但仍醉心于诗歌丹青,诗词画作之间,无不散发出一种超然的潇洒与淡定。
《潇湘竹石图》为北宋苏轼创作的绢本水墨画,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所谓文人状物,总关乎情,说的正是这种境界。“画竹必先成竹于胸”的苏轼,画竹时不但倾注了自己全神贯注的“神”,也更赋予了笔下墨竹以“气”,通过苏轼的《竹石图》等著作,我们不难看出,苏轼一贯的洒脱与开阔的胸襟,他的画作如同他的辞赋,潇洒自然,不拘一格,百折不挠,仙风道骨的不染一丝尘火,黄庭坚就曾评论苏轼画竹,说他画竹“无一点俗气,是其所长。”
《潇湘竹石图》为北宋苏轼创作的绢本水墨画,现藏于中国美术馆。局部
元代时,蒙古人一统了河山,文人治国、平天下的雄韬伟略在这个时代大多难以施展。也正因此,他们转而精于诗、书、画方面的艺术造诣。多通过歌咏、描绘有高尚气节的事物来传达其隐逸情怀,梅兰竹菊成为文人画中的常见题材。其中,精于墨竹者颇多,赵孟頫、柯九思、吴镇、李息斋等画家皆擅画墨竹。赵孟頫的书法功力体现在笔墨技巧的同时,更多的追求形象之外的意趣,所以赵孟頫的作品总是孕育着一种典雅的气息。这完全是他个人深厚的学识、修养凝练而成的杰作。
枯枝竹石图 赵孟頫
可以说,竹子在华夏文明千百年的源远流长中,早已经成为国人艺术的代言与精神的象征。竹对国人艺术与品格的影响,是从古到今的,修养于心,更宜于生活。中国文明代表之一的筷子,最初便是取竹为材,渔家伐竹为舟,横渡江河;农家编竹为筐,装下希望与丰收;直到今天,竹制艺术品与生活用品,仍然深受国人喜爱。
赵少俨竹石图
竹子就是如此,修身养性,中空外直,他用他朴实无华的身姿和随入农家院的实用性;步入文人的诗歌辞赋,也印上了泼墨大师的宣砚案头。他熏陶了一代又一代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人墨客们的自我意识觉醒,更传承了整个民族的气节与精神。为我们留下了终生的学样和民族的风范楷模,更潜移默化的推动了中华民族博大的文化脉络与精神文明。
赵少俨写生册
所以说,看竹赏竹画竹,不仅仅是艺术的标本,更是人生的感悟,通过赏竹画竹,我们可以更深刻的认知到,艺术是提炼自我,完善修养的最佳手段。做学问应如此,虚心求学,不卑不亢。做创作也应如此,不污不染,中空外直。做人更应如此。
立险而不惊,居高而不骛,临风而不动。无论身贵万两金玉堂,还是陋室一隅柴米居,都应四时不改,修心养性,潜心造学,虚心求问,方可心有丘壑自成道。也许钱樟明的《水调歌头·咏竹》中的那句“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能够更好的诠释了竹子带给我们思想的更新与人生价值的培育。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更是做人的一种品性。
赵少俨 墨竹
赵少俨 墨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