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作品 赵晨
晚清之前的中国人物画是不重写生的,讲的是默识默记,画家大多只下类似于格物或体察的功夫。比如人物画,当时的画家对人自身的了解多限于“不求甚解”,他们画人物时,并不追究衣裳里面人体的结构,对面部的描绘也是得其大略的脸谱化类型化处理。肖像画技术性含量较高,这种类型化处理常被传统肖像画者累世积淀下来作为技艺经验和心得口诀,而视为行业宝典,家传或师徒秘授,多不肯轻易示人。
音乐学院大学生赵晨120×68CM
抽除了人物画所必须的造型知识的支撑,代代临习相传的口诀就成了一个架空了的文本或抽掉了本质内核的一个样板。这也是唐宋之后中国人物画除陈老莲等个别杰出画家外,基本呈现出千人相袭、面目雷同的一个主要原因。
研究生赵晨136×68CM2005年
反之来说,这也正是中国文化的特点,它重视的是“心源开通”,而不是外在的知识储备;强调的是对整体“道”、“器”的把握和体验,而不是对详尽知识的具体细解。中国的语言也往往表现出避免严格规定概念的倾向性。如《论语》中“仁”出现了上百次,但每次含义都不同,甚而可以见仁见智。而“道”在老子出现多次,每次的意义也不尽相同。正因为此,很多词语,只是作为一个大概的符号来传达他们思想的基本的取向和由此附加的一些精神内涵。就好比道家所言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中国的画论、诗论、文论皆大抵如此,这也正如古人所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因而,解力平平的人往往不能抓住或不能理解文本背后的精确而总体的本质。
杨帅小像赵晨136×68CM2006年
既然在表达作者的“情”“意”等之前必须要掌握人物的造型、结构,则必然需要艰苦的训练和合适的方法。从任伯年之后至蒋兆和,西方写生素描的造型训练手法如透视法,明暗法,解剖学等科学法大规模地传入中国。通过素描写生为主的训练方式,能较快的、理性、严密的掌握形体、结构的明晰“概念”,从而获得严谨的造型能力。迅速推动了二十世纪中国人物画的写实能力的发展,使得中国画的肖像画艺术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无声赵晨2004年
但另一方面,古人重传神重到“得意忘象”,虽然压制了写实技能的发育,却加强了东方的高度形式化的语言建设。使得中国画样式在与西方写实造型相融合的过程中仍然不忘契合中国民族性和文化精神以及审美心理,产生了大量佳作和一个较为完备的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