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生记|闫卓2020克什克腾旗写生


文\闫卓
来源:艺盘新视界      时间:2020-10-14

《暮色中的贡格尔》50×75cm  2020

我在刚接触绘画时就开始尝试风景写生了。那时候老师教的只是一些有关考学的应试课程,并没有风景写生课。我爱画画,也喜欢到处瞎跑,所以常和好友结伴外出去写生。现在想想,那时的写生对我绘画的帮助还是挺大的。


为了能画写生,我参加工作后主动承担了风景写生的教学工作。后来,我们又成立了风景画学会,经常外出画画。最近十年是我写生数量最多的一段时间。数量上去了,自然就会有些进步,同时也有了一些关于绘画的思考。仅仅是些碎片式的感悟,今天把它记录下来,算是个小小的总结。 


 关于绘画风格 ——你所喜欢的风格并不一定适合你

《暖暖的午后》50×60cm  2020


我是个比较内向的人,喜欢安静,不喜欢浮躁的东西。所谓画如其人,我的画面也比较安静,调子偏灰,颜色以协调为主,少有强烈碰撞的色彩关系。很多朋友都说我的画不打眼,如果色彩再鲜艳些就会更好。我觉得说得在理,加上我也确实很喜欢一些画家作品中浓厚亮丽的色彩,于是着手尝试了几张,但都以失败告终。后来慢慢意识到:你所喜欢的绘画风格并不一定适合你。个人绘画风格的形成和自身性格、生活环境、学识修养等多种因素有很大关系,并不是单单一个喜欢就能决定的。非要照着别人的风格样式去画画,那是跟自己过不去。只有一切随性,按照自己熟悉的方法来,才能让自己画的更舒服些。


后来,又有朋友跟我说:“依你的性格,就画不出那样鲜亮的画来!”我很认同他的说法,并总是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


 关于写“生” 

 2020《干草棚》50×60cm  2020

如何定义写生有很多说法,暂且不究。这里说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所谓写生,就是画新鲜的东西(“生”指新鲜的、没有接触过的景物)。而事实上,如果每次写生都能画到新鲜的景物,未免有些奢侈了。我每年带着学生到外地写生,能去的只是有限的几个地方,同一个景画很多次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如何面对同样的景色而画出与之前不同风貌的作品,就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庆幸的是,即使面对相同的景色,今年与往年的感触还是有区别的。只要你愿意,总能发现新鲜的东西来描绘。更何况,你可以主观地改变构图、色调等方法让作品更有新意。虽然要承担可能会失败的风险,但一张画的失败比起勇于改变的探索精神而言,不值一提。

年年岁岁景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实人还是同一个人,只不过观察方法和角度发生了变化。莫奈不也是反复的画过教堂和草垛吗?


 关于进步 ——每一张画都没有白画


《曼陀山下》50×60cm  2020

只要多画画,多学习、思考,就会有进步,这是人人熟知的道理。我每次看到以前认为是很好的画,现在却觉得不怎么样的时候,就会暗喜:我又进步了!


进步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其过程却是坎坷的,甚至还会退步。每当我一张画没画好的时候,就觉得浪费了时间,浪费了画布,心情极度郁闷。但仔细想想,这些失败的作品一样是你所有绘画作品中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你的每一张画都没有白画,哪怕它是张“烂画”。并且,等你画出一张让你满意的画作时,首先要感谢的就是那些“烂画”。它们是有益的尝试和宝贵的经验积累,并会在你进步的道路上陪伴你、激励你去完成下一张精品力作。


 留存一颗绘画的心 


绘画的本质功能是寄情抒怀,说到底就是为自己而画画。如果一个画家只是为了金钱,只是为了迎合他人的喜好去画画,把画画当成挣钱的工具,就会脱离绘画的本真,沦为绘画的奴隶。当今社会,诱惑多,压力也大。偶尔画些甜俗、好卖的画也是人之常情。但一个真正的画者,一定要坚守绘画理想,为自己留存一颗绘画的心……


画画是件苦差事,更是一场修行,需要耐得住寂寞,潜心钻研。有人拜佛是为了求财,而有人却只是为了自己纯粹的信仰。


特别喜欢塞尚的这句话:“我每天都在进步,尽管百般艰辛……”


闫卓

2019年5月6日


写生作品欣赏


《达里诺尔南岸1》50×60cm  2020


《达里诺尔南岸2》50×60cm  2020

《达里诺尔南岸3》40×60cm  2020

《多云转雨》50×60cm  2020

《贡格尔的秋天》50×60cm  2020

《浑善达克沙地》50×75cm  2020

《曼陀山》50×75cm  2020

《曼陀山村口》40×60cm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