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双修 同源互参——记李君的书画艺术


文/金匠
来源:艺盘      时间:2018-06-02

历来我们在论及书画艺术时,均要言道“书画同源”,它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艺术批评的专用语汇。所谓“同源”是多维度的,这既包含着书法(文字)、绘画(图像)在起源上的同源,即绘画和文字都是产生于以对客观对象的观察而展开的“取象”实践基础之上;又包括书法与绘画的创作在物质载体上的“同源”,均是以毛笔作为其重要的书写工具,并依此而呈现自己的特殊艺术魅力,“唯笔软则奇怪生焉”。另一个层面上的同源,则是左右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一条重要主脉,即“以书入画”和“以画入书”书法与绘画这两种艺术形式的相互借鉴和渗透。

说到“以书入画”,足以成为梳理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文人画历史的一条主要线索,历代书画大家无不是书画双修,同源互参。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今天的中国书画艺术家必然要经历这样一个成长的道路,从书法的习练中习得自己的笔性,找到与自己个性或者更深层面上的情感结构所一致的身体感觉,来实现“以书入画”,这既是中国画的一个审美判断的标准,也是一条“正本清源”的重要途径。这样看来李君的艺术之途的选择是正确的,他由书而画,是一种自发的选择,他书优而画,则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李君的书法艺术成名较早,积三十余年之功力,专攻一路,尤擅隶书。始从《张迁碑》《鲜于璜碑》入手,截求方拙高古庙堂之气息,继从汉简、《史门颂》,取其灵动率真静穆之意,间中掺之《礼器碑》《曹全碑》,吸收遒劲胜意中正之情形,或偏执于一隅,或倔强于一方,寻寻觅觅,汲汲索索,终始能融会,腕活笔端,墨立倪黄,于今时中另辟蹊径直逼古意,不因时巧,不因古废,殊为可贵。为开阔视野又先后师法于当世名家如张守涛、胡抗美、王友谊诸先生,敏于学,勤于作,渐在国内书坛声名鹊起,且在国内大型书法展览竞赛中累有斩获,专家评云:观李君隶书,愈久愈觉如沐春风,古雅、温和、敦厚之气息从笔端涌出,时而掺有古拙、生涩之异趣,满纸云烟,一派生机,气象泱泱,有大书家之风。此不是批评家的虚言,其实道出了李君书法艺术的内在气质和给予观者的审美感受。

李君自言,隶书的书写求笔力遒劲、点画的严谨,以及字内空间的开阖得度。这样一些认识既是李君由书法之中所获得的一些重要的经验,同时这些重要的经验为他顺利打通了“以书入画”的脉络。近年李君由书而画,先后师从当代山水画名家龙瑞和何家林诸先生。龙瑞先生乃当世山水画的翘楚,设国家画院之基,举“贴近文脉,正本清源”之旗,揽国内画坛才俊于门下,开一门之风。其教学理念是力主学生师法元季四家,尤其视王蒙为苗正根红的正统,再由王蒙而下,至沈周、董其昌,而后四王、石涛而成为一个系统的山水画体系。而何家林先生作为当代最活跃的中青年山水画大家,同样传承了中国美术学院重视传统的山水画教学理念——由临摹传统而到师法自然的写生创作,注重个人风格的培养。有名师的指点,加上李君深厚的书法功底和刻苦的用功,短短几年他在山水画创作上已然成绩卓然,其创作的山水画深得龙瑞先生和何家林先生的夸许。综观李君的山水画,既得传统笔墨的精髓,又能从自然之中获取山水之灵气;既见师法的传承,又能从“以书入画”中凸显自己的个性风格。其用线无论是勾勒还是皴擦,均求笔力遒劲,这非一日之功,全仗他深厚的书法功底,他对于山水画中近树远山等诸对象的布置,早已达到“俯仰往还,远近取与”的诗性般的境界,这也与他在书法中对于字的点画空间的严谨把握一脉相承。

有学者在研究近现代中国传统画家时,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观点,认为画家所习练的书体与绘画的最终成就,存在着一种难为人察知的关系,在篆隶上造诣深的画家,往往能成为大师级别的画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李可染等;而在行草书上下功夫深的画家,则多止步于大家这个行列,而较难进入大师这样的境界,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发现。这个观点对于我们关注李君“由书而画”“书优则画”的道路,找到了一个便捷的切入点。篆隶笔法的重点是平移和使转,在结体上注意内在空间的均衡布局,楷行草的用笔特点,尤其是楷后行草,强调的是在使转之外的提按,在结体上更多的注意内外空间的布局和变法。篆隶的书写,更强调中锋行笔,和指腕的使转摆动,注重身体的内在的力量和气息通过笔锋,带入在纸面之中。李君在隶书中的日常苦练,用笔的习惯早已成为身体一种本能的无意识动作,无论是在书法书写中,还是在绘画描述对象的书写中,内在的气息可以自由地通过身体的动作,通过毛笔笔锋作用于纸面留下的痕迹,呈现到画面之中。这也正是李君的山水画面气息别于他人,和格调高于寻常画家之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李君的书画艺术之途的选择是如此地符合中国传统艺术发展的规律,这是李君的幸运,道路的选择往往决定了成败。我们寄予希望李君在这条正确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