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坚守中走向纯粹:品徐莉工笔画


文/刁乃克
来源:艺盘      时间:2018-06-05

极为残酷的战争环境。血与火洗礼的战场画面。两位身处红高梁地的红军女战士那坚定自信的目光,让人们读出了什么是信念、什么是坚守、什么是对幸福的向往与对明天的追求。这就是徐莉以天然矿物质为颜料创作的工笔重彩画作品《红高梁》。责任与灵感相交织、相碰撞下的《红高梁》,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在纪念国防大学建校80周年绘画精品展时,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展出,该作品被国防大学收藏。

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的徐莉是位军嫂。走进徐莉的艺术长斋,面对着工笔重彩打造的天地,人们无不被创作者的意境追求和灵魂坚守所折服。在不大的画室里,周边或悬挂或摆放着一件件作者不同时期完成的作品。在诸多作品中,最让人引发感情共鸣与思想震撼的,是作者对绿色军营的真实写意与对和谐家园的独到视野。入选中国首届线描艺术展的《繁花似锦》、中国第二届重彩(岩彩)画展的《午茶》、中国第四届重彩(岩彩)画展的《丽春图》,以及走进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的《梦春晖》、“庆奥运”全国第七届工笔画大展的《和谐共生》等作品,全部被画展主办单位收藏。凡看到徐莉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精心创作的《不放弃》和《超越时空的生命》时,人们的心无不随之飞到灾区,飞到身着迷彩服正在抢险救灾的人民子弟兵身上。

徐莉与军人、与军营有着不解之缘。尽管自己没能穿上心仪的军装,但父亲是位军人,自己从小就生活在军营。军营特有的线条、火热的气息、生动的场面,都给了眼中处处是美、处处是题材的徐莉以丰富独到的感受。这种感受,在她整个创作过程中,都时有凸现。这也是她挑战自我、走向成功,并逐步形成自我风格的一条特殊脉动。

物宝天华、人杰地灵的九朝古都洛阳,给了徐莉以无尽的聪颖灵气和才华。还没上小学的徐莉,一天到晚总是喜欢在墙上、地上写写画画。没人知道她在画些什么。直到有一天,妈妈看到小徐莉正在院子里拿着半截树枝对着地上的“小朋友”微笑时,做母亲的一时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来在地上画了三只可爱的小蚂蚁。自从喜欢上绘画之后,父母非常支持她。每逢节假日,父母总会领着她到洛阳的各大公园去观察花、草、禽、兽和写生。现在,又有了军人丈夫的支持。现为莒县人武装部部长的史书林,尽管有自己的事业,尽管从相识到结婚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过五、六年,但对探求笔墨艺术的价值,夫妻却有着共同的语言。史部长从入伍到现在,工作岗位几经转换,却总是与大山结缘,与基层为伴。尽管对家里帮不上什么忙,但总会在徐莉创作正累的时候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多年没休假的史部长,去年夏季好不容易休假,却正赶上徐莉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创作大型作品《赶海》。当时,徐莉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创作之中,一天到晚都泡在创作室里。每遇大型画展创作时,她总是感到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吃饭是一种负担,睡觉也不踏实,作品总在脑子中闪现,一旦有新的构思,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就立即对作品进行修正或调整,从不拖延,可以说一旦组织创作,她就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这时候,史部长便默默承担全部家务,外出买菜,回家做饭,大小家务一人包了下来。闲下来也会和徐莉聊聊正在创作中的作品,从一名观众的角度对作品意境营造和人物刻画提出一些认识与见解。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工笔重彩作品《赶海》顺利完成,并成功入选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静谧与怡然,是徐莉追求的一种独特艺术风格。徐莉随军后,由洛阳都市走进了蒿山脚下的大山沟中。在别人眼里,这是异常清冷与孤寂的的环境,而在徐莉的眼中它却是无限清新的题材。在照顾好丈夫和女儿的前提下,她把自己的身心融入到美丽的山川哨所中。在她的笔下,山之深处的军营、浓雾弥漫的哨所、手握钢枪的士兵,无不给人以静谧之美。这种静美,既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也是作者本身所寄予的心性所在;既是对世俗的超越,也对尘世的淡然。如果说绘画本身是一项艰辛的创作过程,那么身为军嫂的徐莉对这种艰辛又多了一分感受与理解。从结婚开始,基本上是聚少离多,尤其是2006年后,对徐莉全家来说真的是“三国鼎立”。全家从河南搬到山东不久,丈夫便到莒县任职,女儿到济南历城二中上学住校。家中只剩下徐莉一个人。有一天晚上,不知什么原因,徐莉感到身体有点不适,没想到到了后半夜,先是全身发冷,继之全身发烫,头疼痛的厉害。本来,想着给史部长打个电话,可一想到后半夜了,为不影响劳累了一天的丈夫休息,不让丈夫工作分心,自己坚持着打车到医院看急诊。她就是用这种方式默默地支持着丈夫的工作。这种军嫂特有坚忍不拔、勇克困难的精神,也不断激励着徐莉艺术创作一步一步迈向艺术的巅峰。

中国工笔重彩的主要特点是构图巧妙、线描精细、设色绚丽。徐莉感到工笔重彩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仅靠自己练和悟,是很难把传统重彩绘画艺术的真谛学到手的。为了实现对传统工笔重彩绘画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更好的提高自己的重彩绘画技能,徐莉又产生了再到艺术院校学习深造的想法。经过努力考取了山东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班。从文化课程到绘画专业,从理论到实践,她始终坚持孜孜以求。对学习遇到的困难,就打电话或到学院去请教导师。在刻苦学习实践的同时,她既注重业务的培养,也研读有关中国画史、画论及文艺理论、文史哲学等多方面的书籍,从此,在创意与选材相互动、基调与着色相统一方面,徐莉有了自己独到的匠心。为了能从更高的层次上去把握“丹青”的奥秘,徐莉也先后到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部重彩高级研究班进修。这时的徐莉,其作品既妍丽细致,又简逸洒脱,体现出了心摹手追、融形于神的功力。

人生的视野与精神气质,决定着画境的意韵与浓度。没有如画的心灵,没有一颗能够感知生命最敏感的美的颤动的心,就无法进入心灵的圣地。对艺术炽热而又深沉的爱,使徐莉不断从传统中走来,一次次经历着实现着自我的更新。2006年深秋,当徐莉同中国十几位画家一起到日本进行艺术交流时,她发现一些日本重彩绘画作品之所以能够达到传神的效果,原因就在于他们很好地继承了我国传统艺术的细腻手法和颜料用色,尤其是成功运用云母等天然矿物质颜料,净中呈静,给人一种“透”的感觉。以云母色为绘画材料,在中国几千年前就已使用。敦煌壁画、北京西郊法海寺等壁画中都有使用。以银白色和银灰色的云母粉表现游动的银画、迷茫的雾霭、静谧的雪景、闪烁的灯光…都是一种具有无尽表现力的素材,能使画面增添几分神密与灵动。在交流思考中,徐莉深深感到了我国传统绘画技术和古代人民智慧的可贵。于是,她开始重点学习研究敦煌壁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尤其在鉴别运用天然石色的材质上,力求做到师古而不拘泥于古。为了把生活中的美丽与现实中的和谐,通过细腻真实的笔触和成功运用天然矿物质颜料体现出来,徐莉笔下的幽谷叠翠、绿野芳草,都追求一种清明自然、圣洁入髓的效果,其花鸟人物世界无不在吸纳着现代意识构成的同时,又注入更多的东方审美元素,真正体现了中国传统清新简净、意味悠长的艺术特色。
每一件作品的成功,都是推动自己事业发展的动力。金钱是画家需要的,但它并不是一个明智画家唯一的追求。近年来,徐莉在国内多次举办个展和联展,作品经常在军地报纸刊物发表,多次随团到日本、柬埔寨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艺术交流。随着徐莉创作的作品不断走向全国和海外画坛,有人找上门许诺在完成指定的作品后每年给予100多万元。但徐莉丝毫不为所动,她说自己永远不会被金钱捆住手脚,艺术是无价的,一旦艺术与金钱联系起来,一个画家的艺术价值,发展潜力就受到限制,画家则是一个没有前途的画家。

人生的视野与精神气质,决定着画境的意韵与浓度。徐莉的落笔着墨,总能让人看到作者内心一种源自传统文化道德的滋养。在军区首长的家里有她创作的绿色景致,连队的俱乐部、文化活动室里有她赠送的艺术作品。在汶川大地震时,徐莉总感自己要为抗震救灾多出一分力、多尽一分责。在连续20多天的日子里,一心为灾区创作,一心为灾区献爱心。她先后创作的《超越时空的生命》、《不放弃》等作品均受到广泛好评。目前,为了表达对全国十一运的心声,徐莉正在以菊和炬为背景创作大幅作品《点燃圣火》。这是一束民族团结之火、祖国强盛之火、走向未来之火。

身为军嫂的徐莉正在自己的艺术天地里,以特有的无限纯真,坚守着人类和谐与美好未来的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