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丨昆曲: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


来源:艺盘      时间:2018-06-26

一袭水袖丹衣

一曲醉人惊梦

如莲花初盛

犹含昨夜清露

怯中带喜

欲语还休


三生石上

牡丹亭下

梧桐叶落

西风送别

道不尽的良辰美景

说不完的哀艳沧桑

这,便是昆曲

1.jpg

2001年5月18日,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宣布,世界19个文化活动和口头文化表现形式被授予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的昆曲艺术全票通过获此殊荣且位列榜首,成为中国“非遗”的“状元”。

一时间,华夏大地沉寂已久的昆曲仿佛重现生机,全国各地昆曲人为之欢欣鼓舞,销声匿迹多年的昆曲——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霎时重新展现在人们眼前。

2.jpg

昆曲诞生于14世纪中叶的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由于昆曲对很多地方戏种都有启发和滋养,被称为“百戏之母”。它的伴奏乐器以竹笛、小鼓、响板、锣为主,使得昆曲的乐曲风格优雅绵长,与其它戏曲有明显的不同。

3.jpg

昆曲最吸引人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它的文学性非常高。喜欢古典文学的观众会更容易理解昆曲的美和优雅。第二点是昆曲的表演是综合的和丰满的,将诗词、演唱、舞蹈和戏剧部分充分结合在一起。

4.jpg

刚开始学习昆曲要学台步、圆场,再学眼神、水袖的表演,这些都是戏曲表演最基本的元素。“唱戏唱戏,当然是唱最难。你的音色怎么控制,还要和情绪、和你的戏的内容、人物等等方面结合在一起。一个演员、一个人物,他的真性情演出来的时候才能感染人”。 

5.jpg

昆曲的化妆目前还保持着非常传统的方式,他们有着一套相对固定的程式。打底都是用油彩,虽然油彩对皮肤会有伤害,但如果不用它,就不是昆曲了。小生化妆的时间一般在一个小时左右,花旦则还要多出二三十分钟来准备头饰等其它装饰。

6.jpg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汤显祖《牡丹亭》

十几年前,青春版《牡丹亭》一曲“惊梦”让沉寂多年的昆曲再次惊艳了观众,尤其激发了年轻人对这个古老剧种的兴趣和热爱。

7.jpg

但是“建国50年,我们传丢了500出传统折子戏”,即使是在文艺活动极其繁盛的今天,尽管剧场中看昆曲的“黑发”比“白发”越来越多,昆曲的知音,仍是寥寥。

但数量并不是衡量昆曲是否复兴的唯一指标。被定义为“遗产”,本身就包含了警示意味,我们必须承认,无论再怎样努力,有些自然规律不可逆转,昆曲确实已过了它最繁盛的时期,怎样保护这份“遗产”是我们当下最应该关注的问题,而不是盲目排新戏、排大戏,追求可以得什么奖、拿几个“一级”。

昆曲是先贤们文化成就的积淀,是我的,是你的,更是我们民族的。守住昆曲精神,才能守住民族根基。让我们一起期待昆曲在未来的历史长河中持续绽放。

8.jpg

文章配图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艺盘新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