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秋收又三年


文/黄格胜
来源:艺盘      时间:2018-08-09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的第五届研究生即将毕业了,他们是潘小明、刘启谋、李向辉。 

有人问我,你那么多事要干,为什么还要带学生?温家宝总理说过:“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荣的职务”,我在近三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教师情结已经根深蒂结。当教师常与学生相处,学生又多比老师年轻很多,常与年轻人相处,自然会使人年轻,这个甜头我已尝到了;另外,要做老师,要教学生,你必须有东西给学生,每个学生分一瓢水,老师只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还不能是“死水”,还应该是“活水”,这就逼老师去找源头,引活水,这个过程对于老师也是一个过程,“教学相长”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一届研究生我是满意的,首先他们的学习精神很有状态,所以水平也较齐整。潘小明身为惠州画院的院长,已属于知名“老”画家了,但他本科学版画,后来画花鸟,现随我学山水,都取得很好的成效。他悟性甚好,用笔奇崛,造形能力强、用墨秀润,满纸烟云,如能坚持努力,他的前程不可限量;刘启谋也是我院本科国画毕业,留校后到北京故宫拜师学习书画装裱和鉴赏,由于他聪慧好学,他的学习是卓有成效的,考研之路并不平坦,但他始终未有放弃。他勤思考,勤动手,绘画天份在读研第二年时显露出来。李向辉年龄最小,也是我唯一的外省的学生,考研前给我寄的资料就可以看出他的综合素质较好,对多种画种均有涉猎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读研后没有半点懈怠,继续精进,在短短的三年学习时间里取得了长足进步。 

以上所述,虽非溢美,但均未步及不足。“丹青千古事”,研究生毕业只是一个学习阶段的结束,更是一个新学习阶段的开始,作为一个立志从事艺术事业特别是国画事业的人,一辈子都是显得短暂的。齐白石之所以伟大,是他具备了三个条件,即天赋,勤奋、寿命,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