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为人拼学养 后天勤苦胜天资——读冯永强画作有感


文/刘相淮
来源:艺盘      时间:2018-08-11

冯永强,年届而立,鲁西北人,现居北京。2004年加入石齐艺术研究会,为石齐先生入室弟子。他为人谦和率真,克己容人,诚恳热情,乐善好施,是同道中的良师益友。有人这样总结:“天分高,后天勤,学养厚,人格正”是成就画家的四要素。其他条件姑且不谈,就人格而言永强先生为人是得到大家公认和肯定的。人品高画品不得不高。王昱《东方论画》指出:“学画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之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约毫端。”文如其人,画亦然。永强先生之画:仕女图婉约明丽如沐春光,高士图清雅绝伦毫无尘俗之气。细言之:婉约不失厚重,明丽中含大度;清雅得朴茂之气,绝伦无尘会禅意。

“秉承传统,骨法用笔”是永强恪守作画原则。承传统必基于临摹。临摹作为学习中国画第一基石,他深谙此中道理。他认为传统是中国画的源头活水,是每个画家必须吮吸的营养,舍传统另起炉灶无异于缘木求鱼。临摹要取经典范本,临就要临进去,摩就要几可乱真。十几年来他说做一致,对《八十七神仙卷》《送子天王图》《群仙祝寿图》皆仔细临摹,钻研其中的一笔一墨,苦苦探寻一勾一勒中的玄机微意,正如此其手头功夫非一般画家可比之。唐张彦远“夫象物必在与形似,形似必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中国画以线造型而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凡优秀画家无不在线上“皓首穷经”以图有成,可如是言之:离开了线就不能称为中国画。再者,线之特点能动能静能急能缓,如乐者之手舞足蹈,亦如老僧般盘膝静坐,这里体现的是画家一时的心境。永强作画重性灵重诗情,喜用长锋硬毫,全身之力在纸上形成富节奏与生命力线条,从毫端徐徐流出,每一笔都是活的。因此他的作品耐读耐看,大到巨帐小到盈尺画面皆意蕴盎然,画味十足。

陆俨少先生尝言:画家除绘事外要习书要读书,时间分配为三分书三分画四分读书。可见读书对一个画家何等重要。清人方咸亨云“胸中无几卷书,笔下有一点尘,便穷年累月,刻划镂研,终一匠作,了何用乎?”绘事技巧拼笔墨,绘事后劲比学养,每日定时学习积累知识增加画面书卷之气,大多画家已意识到了,永强也不例外。多年来形成了“深夜挑灯读楚辞(吴昌硕语)”的习惯。大量美评,画论,史论,画语从不忘批阅圈点,恬静的构建着自己艺术家园,遇到精彩之句必手随心记细细体味。由是观之,他虽非典型意义上的文人,然其画品极富书卷气息。余曾观其小品画《日高暖欲睡》:画中一老者微睨双眼手执龙杖斜靠藤椅之上,膝下一白猫与老者睡眼相向,慵懒的打着呵欠。中景以倪瓒《六君子图》笔法为之,远景则大笔淡出蕉叶几丛。整幅作品用笔松秀空灵,用墨枯润有度。人物动物身上略罩白粉,树枝杈间零星点着红叶,与人物唇部,几枚印章遥相呼应。左侧空白处押款:“日高暖欲睡,微醺漫细茶,眯眼看世界,处处是我家”。诗书画印结合,画面古雅超迈,浑然有物,使人忘返。

永强有今日之成,是其天资勤奋使然。他对中国画之热爱远非今日“美术学子”们所比。从十几岁起披览历代名家作品,虚心好学不舍昼夜,求师访友不辞劳苦。“十年磨一剑”,天资勤奋终使其“苦寒铸梅香”。

立德为人拼学养,后天勤苦胜天资,永强是这样做的,也是熟知他的人对他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