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评


来源:艺盘      时间:2018-08-21

在孙路的丹培拉绘画中,赏玩其味像似静心品润的功夫茶,细品其中,方领其妙。

丹培拉绘画出手就直指画面的品质诉求。

这一过程是繁杂、严格且有规范的,由不得随心所欲但又有无限自由的空间,即而想到国粹精神里法中有法,法无定法的大彻大悟。

丹培拉绘画在过程里生成凝铸出精神的圆满,时间的印迹、生命的呼吸……与当下的浮躁格格不入,与急不可耐无缘!

作者的每幅作品从创意、制作到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和耐力远比一幅直接画法的油画多数余倍,原始的设想与完成后的效果百分之百的不一样,这种无法预知和不可重复性升华了画面的艺术本体品质,造就了丹培拉绘画的神话。

丹培拉的多层透明罩染,间接画法,使画面如同蒙上一层五彩玻璃,兼有青玉的品相和中国瓷釉的神韵。 它的光泽是内在的,从里向外透射呈显出深邃的深度空间,它的色质柔和、坚实、鲜明、肥润如同珍珠般的光彩历经千年不变。

——张元(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副主任) 

二十八年前,我在法国进修时,曾见习并且尝试过“坦培拉”这种西方的古老绘画技法,在大师那些作品中,它特有语言的的魅力令我倾倒,但它绘制过程中复杂的技术难度却让我望而却步。这种用蛋黄调色在石膏板表层作画的方法,几乎不容人在过程中修改、覆盖,却需要艺术家在达到预想效果时,一遍复一遍,甚至几十遍的罩染才可能让“画面”走出梦幻的过程,考验着,也挑战着画家们的耐心和智能。但当我一篇篇,如阅读孙路一首首抒情诗的画面时,其中如梦如幻的视觉情境,让我也产生了一种朦胧莫名的陶醉。我曾冒昧地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撰写过“坦培拉”的词条,我知道这其中种种效果得来的不易。

坦培拉绘画在过程中生成凝铸出精神的圆满,时间的印迹、生命的呼吸……她需要一种耐心,培育一种眼光,一种心态,才能接近这种神秘的感觉——一种纯洁、高尚、神圣、闪耀光彩的品质精神。

上世纪九十年代,孙路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进修学习,在她旅居法国求学的十年期间,曾执着地,专心致志地学习研究坦培拉绘画的传统技法,同时又致力对这一欧洲古老的绘画表现形式,进行源自她内心的想象力不断拓展和变通的尝试。十年后,她回到祖国,她不由自主的发现,那些在心灵深处曾让她魂牵梦绕的许许多多幻境,——如作品集中,她的《京剧系列》、《静叶系列》、《古镇系列》、《寻梦系列》等等,都让人们可以“顾名思义”的看到,体味到:她在故土,在童年时代,始终伴随着她成长的民族的、民俗的、令人怅惘的,历史岁月的文化语境。

她需要一种耐心,培育一种眼光,一种心态,才能接近这种神秘的感觉——一种纯洁、高尚、神圣、闪耀光彩的品质精神。        

——孙景坡(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壁画系系主任)

她的作品既不像欧洲的“圣像画”也不是中国古代的“绣像画”。大概是她心中的“大观园”吧,反映了她对现实的“静观”。    目前,在中国,不知有多少艺术家,已经认识到从本土文化中擭取传统元素,用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发扬光大,是一条承接中国文脉的正路、大路。从挪用“元素”到立定于中国文化精神的“原点”,从实实在在“物”的写生到看不见摸不着“悟”的开启,从“器”形的严控把握到“气”韵的随意流淌,从“景”的描摹叙述到“境”的层界超拨,这是一个长期艰难复杂神奇的“转换”过程,唯有完成这一“转换”,方才能谓之成立或成功。

在艺术演进中,“材料”的选择与变更常常是一场革命。“坦培拉”这个曾经创造出欧洲艺术瑰丽篇章的传统材料与技法,已被当今世界急促的脚步,踢出了人们的视野。   

孙路内心对艺术的无声虔诚及在创作态度上的韧性耐力于绘制过程中的一丝不苟相共鸣,使她与“坦培拉”一见钟情,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的多年中,她用作品让“坦培拉”重获新生,“坦培拉”也使她大放异彩。

从这些作品中,我们领略了比油画更加古老的材料美,及运用这些材料技艺的魅力,从而体会到“劳作”本身的人文精神。这种不厌其烦日复一日的劳作,使她的作品隐现出一种没有功利性的精品意识。 

——王怀庆(北京画院一级画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