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磐德是美院出身的中国画家,他有两大特点,一是造型能力强,特别擅于写生,下笔轻重缓急,错落穿插,结构甚为紧密;二是生活气息浓,注意观察对象,善于捕捉人物转瞬即逝的表情,无论回眸一笑还是凝望注视或细细打量,总有一种意涵在内。在人物画领域,这也许是普遍的现象,但王磐德于此尤其突出,少有失误,其画之品格,与其人一样,朴实厚道,即古人曰厚德载物者是也。
一笔一画,扎实而到位,没有任何虚张之势。王磐德的人接地气,画也接地气。如《秋实》一作,满满的构图,黄灿灿的玉米以及红红的柿子,还有悠然坐地拥着厚厚棉服的大娘,显然画的是山东,或者说就是沂蒙,乡土气息浓郁,亲切可人。此类作品很多,如《家园》《沂蒙金秋》《九月的乡村》等。看这些画,与技术的关系都不大了,但可透视人的心境,感受人的心气。中国人谈心这一概念,与灵相近,是一种意识,是与人的生命本体相关的意识活动,制约人的精神。中国画,有人也称之为心画,见笔墨即见心性。故有曰狂躁者,或放达者,或清新或淡远,以人品论画品,或以画品见人品。我与王磐德接触不多,见面交谈也不过三言两语,他不是个善谈的人,可在画中的笔墨却磊磊落落,出手不凡。其最重要的特征是不空洞不浮华,笔墨饱满、踏实而富有变化。
谈中国画不得不论笔墨,因为笔墨能让你走出题材的困局,进而获得普遍表达的意义。比如走出山东,到云南画纳西少女或布朗母子,到西藏画盛装女子,到湖南画湘西老妇,异域风情与岁月沧桑总糅杂在生涩的笔墨之间。王磐德也有放松的时候,比如他画的《蕉阴品诗》或《品茗图》,典雅清幽的笔墨画出一番诗意,将时间推得很远,思绪也随之飘荡。不过,王磐德的笔墨最得灵性者,还是那些肖像画,如山里人、山里汉子、胶东渔民,他关注社会底层的人,留意人物形象上的所有生活细节,当他将笔墨与生活的痕迹结合在一起时,笔墨就获得了超越形式本身的力量。如《潮涨潮落》一画、《看车人》《鲁中集市》《蒙山老农》等作品。我们可以从题材或主题方面谈很多问题,但我更关心的是王磐德如何将笔墨运用得如此出神入化,似乎有对象时,他才会有绘画的冲动,才能调动其身心的感受并诉诸笔墨。
如何在平凡的事物中彰显其高贵的品质,对王磐德而言并不是一道难题。因为他没有将高贵理解为孤傲冷漠,脱离日常而不食人间烟火。也许这是他的天性,也是一种本能,他能将某种精神性的东西转换到笔墨上,即人之常言的专注。专注对象,对象就不仅仅是对象;专注笔墨,笔墨就不再只是笔墨。王磐德的画,就是在专注中将对象升华了,也将笔墨升华了,使之达到一个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