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博是我的学生也是小友、又是在艺术同道上努力探索的晚辈,对于这样的同道,我天生怀着一种亲切与关怀的感情,因而也更注意他的人与画。检索书博的作品,我们不难在其中发现他对传统经典的追忆与想象,大痴的浑融运笔的洒脱、流动的线条、用墨的淋漓、 整体画面的洁净感,都被他艺术化在尺素之间,描绘其心中对于中国水墨的意象情境与笔墨语言的相互交合,并不是所有学习国画的人都能主动识到这些,也有很多人不明白,国画作为中华文化表率的核心本质是什么,也不明白如何靠近了解这些本质、那就更不用说为保留这些文化本质的特征而去主动努力了,然而书博并非如此,年过而立且在事业上已有小成的他确并不满足于此,他大胆走出了舒适而略显闲散的故乡烟台,努力求学问道、广为交游访师,经过了山艺,曲师大、央美、荣宝斋画院等院校的学习,他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并有了更高的认识和艺术追求,经过努力已在北京扎稳了脚跟,同时也取得了可人的成绩,也交了很多同道好友,深受大家的喜爱。除此之外,书博在绘画中特别注重墨色的处理,浓淡开合、干湿互衬、更有一种书写的韵味,显示出他在艺术上触类旁通的颖悟能力。他还特别注重追求、人品、学问、才情、思想、的全面提高陶熔,同时也造就了他现在笔墨洗练自然洒脱、平和清雅、空灵清寂的境界。这整是中国文人画的基本追求,我也为之高兴。接触过书博的朋友,都有同感,他的平时爽快大气的待人风格与其作品完全不同,画中的静气、净气、和这山东男人完全不打界。后来才发现书博作画时的醉态,于交友交往时就像两个人,作画时象一位谦谦君子,平和含情,投入一切,社交时才感觉到山东汉子的豪放、痛快。罢了、不拉长篇。我由忠希望有为的书博,在未来的探求中尽快找到自己生命目标和艺术的特点、使之锤炼出灿烂的光华。
大隐于京华、无禅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