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江是我省很有潜质的书画家,也是我省最早探索创作现代书法者之一。1998年他的书法作品参加甘肃省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获得书法二等奖。1999年6月,他的现代书法作品系列参加了99'二十世纪末中国现代书法巡回展(成都),获得了成功。论文人选“中国现代书法战略研讨会”,特邀参加了“甘肃书法现状及发展战略研讨会”。
畅江学习书法始于80年代,他对历史上的名帖名碑用功尤勤,随着学习的深入,他深深体会到书法是一门内容完全变成了形式的艺术,它没有题材,没有模仿,没有描述。它虚构现实,但不虚构客体(物象)。他说这在古代书论中,都有许多记载。如杨雄说:“书,心画也”,已指出它表现心灵而不反映现实的特质。又如刘熙载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是一种抽象形式的神似。《金石略序》云:“观晋人字画,可见晋人以风猷,观唐人书踪,可见唐人之典则”,“北书以骨胜,南书以韵胜”,说如其时代和地域,至于说书法“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愁,若喜……”则是如人及一切生灵的运动,是一种“意境”,而绝非“映像”。
书法的最高目标是“道”。 “道”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但它是某种终极的价值,人的一切行为包括艺术活动,只是这种终极意义相连,才可能产生充实感与归依感。现代书法的萌动,曲折地反映着古“道”的失落,亦曲折地透露着寻找新“道”的冲动与迷茫。
细读畅江作品,发现他的作品有这样两个特点:
一是文字与书法的重合。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书法依附于文字符号这种特殊的空间占有形式。文字与书法重合,是意义符号与艺术符号、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重合。文字意义对畅江创作意识的影响多表现为无意识渗透,这体现在其大多数作品如“水墨系列”“抽象系列”在笔法、结体、行气中的精神性,大抵是独立于字义之外的,强调形式,强调书写,张扬个性,即书法作品审美是第一功能,文字意义似于第二功能。也有个别作品如“笔落惊风”,文字和意境完美结合,倾泻而下,直接撞击心灵,使人怦然而惊。
二是“后现代原则”的演绎。所谓“后现代原则”是借鉴和吸收西方以工业和后工业社会为背景的新的感觉方式,高度发展的个性与自由精神,获得现代人的素质和创造意识。书法是最大众化又最难懂的艺术,它的深奥性只有文化精英层才能悟解。其通俗的一面,即世俗化,即使不大识字的农民也喜闻乐见。从文化大趋势看,现代化正是世俗化的桎梏,世俗色彩不可避免地涂在书法艺术中。在“后现代原则”构架内,这种通俗书法应占一席之地。但畅江多年来从时代、信仰、学养、品质等方面加强自己的认识和修炼,坚决摒弃甜俗倾向,画字倾向,积极而又艰难地在高层次融合传统与现代,攀登书法艺术高峰,这正是“后现代原则”的集中体现。
畅江的篆刻和水墨画也不同凡响,其篆刻从两汉及明清印出,近年来努力探求上古书法系列、楚简、金书、秦诏版、封泥印等的文字研究。他主要以小篆、金文入印,注重刀法、印面的现代构成及章法的个性化语言,追求“雄、厚、灵、趣”的艺术品格。绘画以人物、花鸟、山水为长,致力于现代绘画审美的新探索,他将画面构成的刻意经营,笔墨色彩的矛盾冲突都能引入绘画理论和实践。其绘画能够站在传统艺术的气格之上,审视和关怀现代水墨画发展的先锋实验意义,并且极力张扬气势宏大的中国现代艺术的内在深义,逐渐融入世界现代艺术领域。
现在的畅江,在书、印、画的探索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取得最后的成功,非有唐僧取经般的勇气、自信、和虔诚不能得。愿畅江继续努力,全身心投入,充分展现自己不竭的创造才能,创作出更多有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