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毯是以蚕丝为原料制作的地毯,以编织打结、裁绒技术制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甘肃天水,作为秦非子为周王朝牧马之地,畜牧业发达,毛织产品丰富,制毯业屡次不衰。此地处于河西走廊,作为丝调之路要道,也是中外文化的交汇之地。远古时期,印度、中亚乃至西亚、欧洲的文明,经西域流入,在此与中原文化碰撞,交汇。汉族人民与少数民族的杂居混住,也使此地沾染了中华民族多民族大家庭融合的绚丽色彩。天水丝毯,自明代兴起,历经清朝和民国,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明代迁入天水的回族人民,所织毯类品质优良,带着浓郁的波斯风格,深受汉及其他民族人民喜爱。在数百年的发展历史中,天水丝毯在中原文化的基础上,融汇了西域文化,佛教文化,波斯文化,并以甘青地区的地方特色,在工艺和图案制作上,形成特色,被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水手工丝毯采用“8”字扣抽绞打结与裁绒技术生产,即绒纬与经线呈横“8”字固结,操作工绕一个“8”字的绒纬,然后用刀割去绒头,使毛绒伏在织物的表面。“8”字扣是手工丝毯业传承已久的技术方法,赵丰在《中国丝绸艺术史》中说:“与U形固结或S形固结相比,8字形固结最不易用机械代替。这种纯用手工的裁绒方法,却有利于纹样设计的自由和色彩的变使配置。”由于技术的手工性与丝线质地的特殊性,保证了天水丝毯温润、光滑质感,尤其保证了图案呈现的精致的细节与细腻微妙的色彩变化,这正是天水丝毯的魅力与特色所在。主要产品有120道到500道各档次各种规格的丝毯,目前技术可以达到800道,细密的道数可以将图案非常细微的变化精确地呈现出来。2014年天水丝毯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其进行保护、研究与开发。
天水手工丝毯图案风格类型与要素的溯源,一是中国传统纹样的沿袭传承,这其中包括中国古典地毯以及其它纺织品固有的纹样,还有姊妹艺术中的纹样,比如来自瓷器的冰裂纹、来自青铜器的饕餮纹、云雷纹等,源自漆器的茱萸纹等,以及明清时期广泛使用的民间吉祥纹样。二是博采油画、国画、书法、装饰绘画等纯艺术与陈设性艺术之长,发展出壁挂式、镜片装裱式等的艺术丝毯。还有一类纹样源自伊斯兰教、佛教艺术。天水手工丝毯各类图案及风格交相辉映,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伊斯兰文化、佛教文化在天水这块土地上交相辉映的结果。
天水早期丝毯图案大多模拟传统京式地毯图案,主花图案按照其内容与风格特点可以约略分为博古图案、程式化表现的民间吉祥图案、写实花卉果蔬等图案、文人题材图案等几类。博古图案由北宋徽宗时期编绘的《宣和博古图》得名,使用广泛,器物包括鼎、尊、彝、瓷瓶、玉件、书本、画轴等,寓意雅好高洁,财富丰足。博古图案也常常以花卉、果品点缀其间,别有生趣。天水丝毯博古图案用色古典雅致,形式简洁明快。吉祥图案具有突出的吉祥意味,这是民间美术功利倾向性在丝毯图案中的突出表现。天水丝毯中的吉祥图案主要取自西北民间,富有地域特色,图案形象主要有牡丹、佛手、钱串、福字、寿字、蝙蝠等,组合成五福捧寿、恭喜发财、耄耋富贵、松鹤延年等吉祥美好的寓意。写实花卉果蔬图案既不同于完全程式化、平面化、秩序化的花卉图案,又不同于写实绘画具有的显著而微妙的光影与色彩变化、蓬勃而凌乱的自在形态的特征。天水手工编织的一件具有写实风格的岩石地花卉纹样丝毯,配色清新典丽,岩石敷以灰紫、灰蓝、灰白、银灰、深蓝等色,花卉采用橄榄绿、肉粉、淡灰蓝、淡灰黄等色,图案骨骼构成方式采用锦上添花式,奎心部分是一丛挤挤挨挨、枝繁叶茂的鲜花,接近毯边的部分围一圈鲜花,花丛周围皆密铺岩石纹样,没有其他任何边饰、角花等纹饰,展现出一种空谷郊野、芳草菲薇的幽美清新的意境。写实花卉果蔬图案采用了一种别具一格的装饰方法,保持着某些自然的写实特征,具有自然生长的美好态势,追求自然的生机勃发,又部分地保持着平面化、规则化的装饰图案特征,有严格的制度,程式化寓于自在的自然形象之中,自然形象巧妙地经过了程式化,在造型原则上既有法则又有自由创造。天水丝毯中的文人题材图案,多取文房四宝、文人四艺、岁寒三友、四君子等形象,是文人精神世界的象征。天水丝毯中的文人题材图案体现出对古典文人情趣的追求,造型简约,古色古香,形象高洁。
天水传统丝毯宾花图案多为曲水、万字、冰裂、菱形等小几何图案,也有簟纹、锁子、龟甲、云纹、对波、簇四、吉祥文字等纹样,还有花草纹,多为卷草纹、散搭花、折枝花等,纹样较小,一般铺排都很密集,具有组织严谨、纹饰精细的特点。天水传统丝毯宾花图案中,多见的是明清以来纺织图案中流行的纹样,而明清以前的纹样,诸如汉朝纺织图案中非常著名的茱萸纹、杯纹,以及唐宋时期极其流行的八达晕等纹样则完全没有。
波斯工艺美术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大量波斯风格鲜明的图案在魏晋至盛唐时期进入中国工艺美术领域,对中国工艺美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天水手工丝毯艺术中的波斯风自然也是这种传统与影响的产物,如果再加以仔细的区别,天水丝毯艺术受到的波斯地毯的影响更多的是伊斯兰文明征服波斯之后的纹样风格,主要是和伊斯兰的宗教信仰有更大的关联度。天水波斯风格的手工丝毯继承了波斯地毯工艺的构图与设色风格,异常的细密繁缛。图案也是波斯地毯中最常见的花瓶、卷草、文字、树木等,以及极具伊斯兰风格的亭榭、花园、宫殿、庭院等建筑和伊斯兰教的标志性象征星月等。《古兰经》里描绘的天堂绿树成荫,鲜花铺地,鸟语花香。天水波斯风格的丝毯编织的正是穆斯林的天堂花园。天水新天丝毯厂生产的一件波斯风格的丝毯,奎心周围满布缠枝花,一枝茎杆反复多圈缠卷,枝节上再分枝,几乎分不清哪里是起点哪里是终点,枝上长满细密繁多的叶子、花朵、果实,花朵的形状,一组组各不相同,多达十几种,大大小小的花、叶、果彼此穿插,密不透风。这正是E·H·贡布里希所描绘的“怕留空隙”或者说“喜爱无限”的装饰风格。很多民族、很多工艺美术作品都具有无限密集的表现,但各有不同风格的典范,波斯风格的无限密集表现出构图上严谨的理性控制,视觉上强烈的运动感。具体到这件天水丝毯,还表现出生机勃发的生命韵致,边饰图案则杂糅运用了波斯与中国的传统图案,诸如联珠团窠花卉、柿蒂纹等。不同花饰之间的分割边线也多采用伊斯兰建筑的穹窿顶、门和窗的尖拱、马蹄拱、多叶拱、半圆拱的轮廓形式。
天水丝毯中也多有佛教题材的作品,主要是佛教名胜古迹、佛教偶像、佛教吉祥图案。甘肃境内的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作为全国著名的佛教石窟胜迹,石窟外部景观、窟内著名的故事绘画、藻井图案、雕塑作品等都是天水丝毯艺术反复表现的对象。由于藏传佛教在民间流播的热潮,天水手工丝毯也于近年开始生产以藏传佛教偶像菩萨、度母等为主题的丝毯,偶像图案大多脱胎于唐卡艺术,但是效果大不同于唐卡,设色依然保持了唐卡的浓烈,但更趋典雅,质感高贵光润。
在继承传统技术和审美的同时,一些工艺美术家也开始以丝毯为媒介进行艺术创作,他们的作品就是所谓的“艺术丝毯”。艺术丝毯脱离了铺、盖等实用功能,而是作为纯粹的陈设,成为公、私空间里的陈设性软装饰。艺术丝毯的图案内容不同于上述所有丝毯的类型,一部分是对绘画、书法等架上艺术的模仿。纺织品模拟架上书法、绘画作品是古已有之的做法。天水手工丝毯编织技术可高达800道,细密的道数保证了仿画的可能性,可以将绘画、书法作品细腻的层次、微妙的变化等形式特点逼真的展现出来。艺术丝毯图案的主题就是一张画、或者一幅字的形式,去掉了严格、规矩的图案化排布,没有奎心、角花图案,有些连边饰图案都没有,有些以简单的云纹、冰裂纹等为边饰。也有一部分是对青铜器、漆器、玉器、瓷器等古典器物中的图案的加工提炼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