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背后的信念


文/​樊 波
来源:艺盘      时间:2018-11-08

看到作品并与作品的题目《信念》相对照,我相信许多人都会感到有一种迷惑、疑窦的思绪浮上心头。因为《信念》的题目会让人自然联想到某些重大题材,这在众多美术大展中几乎是屡见不鲜的。然而画家陈忠林的《信念》却描绘了三个农民育藕的劳作形象——据画家告知,是分别表现了种藕、挖藕和收获藕的一系列的情景。画面中育藕的农民形象质朴、勤恳、欢欣、忘我,以及与藕为伴、浑然一体的布局,包括盛满藕节的箩筐和萎谢的荷叶与茎秆等细节刻画,这一切与“信念”的题目相联系实在令人难以置信。所以这幅作品的背后一定包含了超出画面的别有一番值得人们询求的寓意。后来我与画家交流后果然印证了这一点。

依我的眼光来看,在如今众多工笔繁盛的画坛中,无论在艺术技巧还是在审美趣味上,《信念》并不能视为一件鹤立而出色的作品。细究起来,这既不是一件严格规范的工笔,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白描作品。没有敷以浓妍的色彩,而是以细劲的线条进行勾绘,然而却又以淡墨(或淡彩)富有层次地加以施染,从而使画面人物形象和其他物象呈现出一种精微而写实的倾向。实际上,画家所选取的表现对象(农民)如以一般工笔重彩那种富丽的手法直接描绘似有华而掩实之嫌,而传统的白描那种淡稚的格调于此也终有勉为其难之感。画家对我说:他原本是学西画的,中国画是他后来逐步学习掌握的。因而不妨说这是将白描与西画的素描手法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工笔样式,一种新的白描语言,是一种因表现对象的特质所需而将中西画法比较妥帖地衔接而成的新的线描淡彩之手法。

当然所谓“新”,并非画家陈忠林一人所独擅,当今画坛年轻画家常以出人意表的新体和手法而令人眼睛一亮。但陈忠林似乎又并非有意而新创别体,他是按照自己本有的艺术积累和素养不期而然地形成了这一样式,或者说他是根据自己不平凡的人生经历选取了符合其“信念”的题材对象而形成了这一艺术手法。在他的这种艺术手法和样式以及所描绘的题材对象背后还拥有如同农民育藕一般的令人叹喟的艺术历程——这才是孕育《信念》这一作品更为深沉的缘由。在我与画家的短暂交流中得知,陈忠林本是江西乡下的农家弟子,他对绘画艺术的迷恋和追求并没有因为命运多舛而气馁或放弃——虽然他未能顺利地考取正规的艺术院校,如今也未能进入正规的艺术机构,作为一名游离于体制外的职业画家,他在绘画艺术上投入的热情、精力和才智逐渐凝聚成一种执著的“信念”——他必须要获得成功,一定会获得成功,不是在今天,那么就会在明天和将来。于是他上下求素,于是他在中国美院、中央美院都留下了艺术求索的踪迹,并且他还在自己故乡父辈年复一年辛勤劳作期盼收获的

不懈努力中看到了一种“信念”的本色。终于,他在2016年中国金陵百家画展(中国画)中看到了自己的作品《信念》入选典藏作品。他没有将这一成功仅仅归之于自己的奋斗和求索,而是将这一成功视为他早年生活中那些质朴的农民辛勤劳作的一种启示,是对这种来自故土和父辈启示的一种艺术回馈,他将作品《信念》与这种启示已然融为一体。而这正是他这一作品的寓意所在。

人们知道,“藕”的前身乃是一大片碧色连天、荷红如胭的景象——这是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的讴歌对象!然而这种景象仿佛不属于陈忠林,就如同学院艺术娇子生活不属于他一样。他无暇流连于这一景象,因为这一景象对于他似乎太过奢华、浮华了。他只属于艰辛的育藕过程,只属于质朴农民心底中所默默存念着的那一种希冀实实在在的成功收获和由衷喜悦。我想:当他描绘出农民手捧结结实实的多节长藕时,定然感受到了这一荷之果实中所包含着的“信念”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