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新的关键在于独特的发现,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艺术创新的途径不止一条,可以借鉴外来的艺术形式,也可以开发本土的艺术资源,特别是借鉴别人没有借鉴过的外来艺术形式,开发别人没有开发过的本土艺术资源。
李也青是富有创新意识的画家,他曾经创作了不少饶有新意的线描人物、重彩人物、水墨人物,最近又在探索独具一格的“水墨石刻人物”。为了贴近当代现实生活,李也青近年来的水墨人物画创作专注于表现中国现代城市建筑工人主要是农民工题材。新的题材需要新的形式。在表现农民工群体的施工场面时,他大胆借鉴了西方立体派和墨西哥超现实主义壁画的艺术手法,略带夸张变形的人物与空间重叠交错的背景,构成了现代城市建设紧张繁忙、热烈喧闹的时代氛围。在塑造具体的农民工形象时,他感到现有的描绘人物的笔墨技法都不太适用,一般的线描或水墨似乎缺乏表现的力度,难以刻画当代中国农民工质朴浑厚、刚健粗豪的体魄和精神。于是他上下求索,把目光转向“深沉雄大”的汉代石刻艺术,从开发这一本土艺术资源中寻找水墨人物画创新的途径。
李也青早就在关注汉代画像砖石的石刻艺术,在他的论文《意象造型与审美变形》中,他认为汉代的画像砖石是中国的意象造型的源头之一,这种在坚硬的石质媒材上刻画的图像,追求一种精神的力量、博大与雄伟,而在柔软的绢帛宣纸等绘画媒材上描绘的图像,虽然也沿袭了意象造型,但逐渐变得追求精致细微,无复汉代雄风。而今,李也青发现汉代石刻艺术的意象造型和刻画技法,可以与现代水墨人物的写实造型与笔墨技法结合起来,或者说以汉代石刻的意象造型升华现代人物的写实造型,以汉代石刻的刻画技法丰富水墨人物的笔墨语言,创造一种“石刻味”浓厚的水墨人物画法——“水墨石刻人物”,更有力地表现当代中国农民工质朴浑厚、刚健粗豪的体魄和精神。他近期创作的《水墨石刻农民工》系列作品,就是这种“水墨石刻人物”的创新尝试。他的“水墨石刻人物”在人物造型上是在写实造型的基础上提炼升华出来的意象造型,借鉴了汉代石刻与西方立体派或表现主义的夸张变形手法,但在“似与不似之间”仍然倾向于似。在笔墨语言上更能够体现水墨与石刻的结合,他刻画的许多人物形象都带有类似石刻拓印的痕迹,线条沉滞凝重,而不浮滑轻飘,肌理有时以水墨渲染,有时以焦墨皴擦,经常出现妙手偶得的飞白效果,焦墨皴擦的肌理石刻拓印的味道更浓。
汉代石刻本身具有多种风格,现代笔墨技法也异常丰富,水墨与石刻的结合还有多种潜在的可能,“水墨石刻人物”也不仅仅限于表现农民工,因此我们可以预期李也青开发本土艺术资源的创新尝试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