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目的是什么!


来源:人民艺术收藏网      时间:2017-09-15

1s.jpg

一、有教化的目的

中国隋朝以前的绘画、雕塑,如孝子棺石刻等,均属此类艺术。通过这种形式将故事记录下来,警戒和教育世人。

2.jpg

宗教是古代艺术的一大推动力,为了宗教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祭祀表演、图腾、壁画等,因此,艺术的作用在早期是为了宣传宗教艺术,以达到对人们的教化作用。

3.jpg

好多宗教壁画雕塑,是代替文字给信徒讲故事,因为中世纪欧洲识字率低,只能通过图像雕塑传达教义。

4.jpg

清真寺里的米哈拉布

而有的宗教艺术,是一个符号,譬如清真寺里的米哈拉布,信徒面对着一片花纹,或者字符礼拜,那片花纹和字符,就是真主的象征。

5.jpg

还有的宗教艺术,是用于烘托仪式感,渲染一种氛围,也谈不上理解。你比如高大幽暗的哥特教堂,令人如置天国的圣歌,高大庄严的佛像,都是让你产生一种崇高的仪式感。

二、追求美。

追求美的艺术,往往是需要被理解的,是给人看的。这里的所谓理解,是理解作品的美。

6.jpg

作为一个艺术家,创造出美的作品,他绝不会仅仅是给自己看的,追求美往往是很多艺术共有的属性,比如宗教艺术,既然是造出来给人看的,干嘛不造的美一点呢?

7.jpg

也有为了美而生的艺术,比如中国的山水画,欧洲的古典音乐,巴洛克,洛可可时期的画,他们基本就是为了美而作的艺术。为了营造出美,艺术家们绞尽脑汁,他们绞尽脑汁来创造,我们当然也不得不绞尽脑汁去欣赏。

8.jpg

欣赏这些艺术品,是需要修养的,你得知道他们的规则,他们的审美,才能去感受。

9.jpg

绘画的审美,有自己明确的标准,谢赫六法:“画有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历代中国绘画,都要参照此标准。当然每个艺术家都会有侧重,有不同的理解。

西方绘画,不同的地区和时代有不同的标准,有古典的美,浪漫的美,象征的美,文学的美,不一而足。你抱着古典美的准则去欣赏浪漫主义,那就没意思了,反之亦然。

12.jpg

审美是很精分的,所以需要积累经验,让自己随时精分,此谓艺术修养。

13.jpg

当然也有画给自己看,写曲子自娱的,你不是艺术家,自己愉悦自己,没人管你,也不存在欣赏和理解,开心就好。

三、情感表达、情感宣泄的艺术。

有的是宣泄了就完,自己爽一把的。不但不需要人理解,你要是硬要看人家的这些艺术品,人家不一定愿意的。也有人把自己的情感宣泄到观众身上,那就需要理解了,表现主义属于此类,如蒙克。

14.jpg

还有自己没有所感,纯粹是为了打动观众的,当然也需要理解,如浪漫主义。艺术家营造了一个场景,来打动你,但他自己不一定在场景中。这叫“为了打动而打动,为了感动而感动”。当然艺术家自己也会被自己感动。

15.jpg

Ivan Aivazovsky 《归来》

四、 为了表达而表达。

现代艺术,多此类。

16.jpg

确定主题然后表达,各种手段都可以上。影像、音频、装置、架上绘画、剪纸、拼图、行为、摄影都可以。总之一切的一切就是为了表达主题。

17.jpg

主题可以是女权、环保、极权、生命的无常等等。这一类艺术家,往往会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详尽的诠释,或者在标题里说明,或者艺术本身就很明显了。

五、 开放或半开放主题现代艺术。

这一类艺术,往往艺术家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观众成了艺术创造的一部分。

18.jpg

题目可能是无题,你就算亲自去问,艺术家也不愿意多说。也有半开放的,有个大方向,有观众发挥空间。

六、 对艺术手段的探讨和实验很多人发展出了自己的“风格”。

如立体主义,以蒙德里安为代表的风格派:

19.jpg

风格成了艺术手段,来表达各种东西,可以是某主题,也可以是情感,也可以纯粹就是美。

20.jpg

21.jpg

印象派绘画,康定斯基,勋伯格。他们往往有自己明确的艺术主张,坚持一种艺术手段一辈子不动摇,成为一种风格。

22.jpg

所谓纯粹的艺术品,或者说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品,也需要被理解和承认。不需要被理解和承认的,是为自己而创作的艺术品,但你不能说为自己创作的艺术就是纯粹的。就算是为了卖钱谋生的艺术,也可以是纯粹的艺术。

23.jpg

对于我们不能欣赏的艺术,或者是理解程度不够,还有待进一步修炼。或者是和自己的个性差太远,怎么修炼都理解不了,那就是没有缘分了。欣赏艺术品是很个人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趣味,趣味可能就是评判标准,我不太认同把自己的趣味当作评判标准来看,很多艺术,或者说大部分艺术是没有标准的。

24.jpg

你说我理解不了这个,或者说我觉得这是丑陋的,没有人拦着你,但如果放下这偏见,修炼一下,你就理解了呢,过早下结论,容易错失很多东西,要让自己精分一点。艺术有无高下,要看是否合乎目的。约合乎目的,就越高。你是为了宗教而创造的艺术,那么你能让人感受到上帝的荣耀吗?

25.jpg

能者为高,不能者为下。你为了感动观众而创造,观众被感动了吗?被感动了则高,不能感动人则为下。你为了美而创作,你的作品符合美学标准吗?符合为高,不符合为下。

最后一条需要细述一下,如果你就是为了让人觉得美,那你就要符合当时的美学标准。有的艺术,可以说是没目的的,比如开放主题的艺术,对艺术手段进行探讨的艺术,宣泄情感的艺术,他们无所谓高下。其实如果你看得爽了,听得爽了,统统都没有高下,自己喜欢的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