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墨以求


文/王凯
来源:艺盘      时间:2017-09-23

身为浙江画院院长,孙永是文革后成长起来的中国美术界首批中国画研究型人才。1979年,孙永结束插队生活,考入当时的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身为年龄最小者,师从我国著名山水画大师陆俨少先生。在孙永身上,始终涌动着作为一名艺术家所特有的艺术激情与理性,他的艺术创作以激情却不失内敛、富有视觉冲击却不失思考而闻名于中国美术界。


300200001:孙永+春雨霏霏雾水乡_90cm×90cm_2012年(1)纸本水墨.jpg


孙永作品 《春雨霏霏雾水乡》 90x90cm 2012年

 (该作品摘录自艺盘孙永的艺盘云库第300200001号作品)


中国画家笔下的山水应源自自身理性的观察与思考,山水画创作中以情为胜。孙永将轮回四季、世间风华,在现代语境中进行了拓展,借助自然万象以寄托个人精神世界中的驰骋,实现了个人风格上的落墨追求。在近30年的从业道路上,孙永始终重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强调艺术创作方法体系及其理论的建构,并注重并提倡写生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以“5年一次小结,10年一大结”的步伐与面貌,向外界汇报。得益于他在艺术创作上的坚持,在1984年的第六届全国美展上,孙永凭借《水乡风情图》一举得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为浙江美术界赢得了荣誉。在2009年的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上,孙永时隔25年再次凭借以浓重的笔墨表现鲁迅故里江南绍兴老城全貌的《鲁迅故里图》(之二)再次得奖,让美术界见证了其艺术创造力的旺盛与经久不衰。同年,在浙江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孙永以《鲁迅故里图》(之一)获得山水画唯一一个银奖。

长期以来,孙永坚持在题材开拓上和表现手法创新上孜孜以求。他的笔墨灵动而深涵厚重,在艺术创作上继承了陆俨少“求变”的艺术观念与主张。在其擅长的写意山水画领域,以笔韵墨章表现出明快的光感,进而营造出独特的情趣和氛围,让观者能够在他的画中又可以真切地体味到传统国画的优美意韵。同时,其在工笔画领域的创新亦让人称叹,早年创作的《三味书屋》、《夜幕下的喘息》、《魂》等工笔画作品,立意独辟蹊径,为当代沉闷的工笔画界注入了一股别样的活力。在理论建树上,2008年孙永的一篇《剖析当前山水画界“黄泛”现象的成因——有关如何学习黄宾虹之我见》,以鲜明的论点佐以翔实的论据,为21世纪的中国画发展把脉,无疑给当时业界不理性的“黄宾虹热”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成为在美术界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一个美谈。


300200007:封底+孙永+三味书屋+190cm×180cm_1998年(1)纸本水墨.jpg


孙永作品 《三味书屋》 190x180cm 1998年

 (该作品摘录自艺盘孙永的艺盘云库第300200007号作品)


由于个人的生活经历,在孙永的山水画作中,不是巍峨高山和奔涌的流水,而是在我们身边很平凡的山野之美,司空见惯的山野,在他的笔下却能够做到精美入画,似在人间却胜过人间的美景,淳朴的自然在他的美好愿望之下也披上了超脱世间的胜景。

孙永在当代中国画理论与实践、画院建设的整体与高度等多方面均有突出的建树,他的身上体现了新一代画院工作者的学术高度、广阔视野和献身精神。他的管理者与创作者的双重身份,体现了一名艺术工作者对社会的担当和责任意识,在中国当代美术的整体格局中,在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与思考中,引领时代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