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博士山水写生教学记


文/刘明
来源:刘明山水      时间:2019-04-28

1.jpg

写生记·师生合影

一、写生地点

石门坊风景区。它位于潍坊市临朐县大谭马村西边的深山峡谷中,距离临朐城西十多里,山势曲结南向,两峰对峙如门。现存的70余尊摩崖石刻佛像,多系唐天宝年间建造。石门坊一年四景皆入画,每当深秋,漫山红叶层林尽染,翠柏点缀,山峦谷壑艳丽多姿。

二、写生成员及事项

本次是带领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国画系17级本科(大二)16位同学来此地写生。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这是他们的第一次山水画写生。此时正值初春,山里的天气还有些寒冷,大多数的树木还处在发芽期间,几乎没有树叶,这非常有利于初学山水画的同学观察树干和山峦的骨架和形态,加之房子、树木、近景和远景的自然搭配,处处如画。从绘画的角度看,有石门坊的主景区、傅家峪、寨子崮三个地点可以写生,活动余地大,适合2-3周较长时间的写生教学。

2.jpg


石门坊 · 寨子崮

写生时间及活动安排4月1日上午9点多从山艺长清校区出发,下午1点到达景区,随后和同学们一起去各个景点大体看了一下,并要求同学们留意写生角度和地点。第二天开始正式写生画画,16人分成四组,学生写生的地点要相互都能看到彼此,以保障安全。每天早饭7点半,8点出发画画,中午饭在写生地点吃,下午6点画完回到宾馆晚饭,晚上7点集体看画讲评。

3.jpg


石门坊 · 寨子崮

4.jpg


石门坊 · 寨子崮

5.jpg


石门坊 · 寨子崮

三、写生课的意义和作用

在山水画教学中主要分为三大课程:临摹、写生和创作。临摹是基础,通过临摹宋元精品理解和掌握山水画的笔墨造型规律和树石基础。创作是山水画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要画出有个人面貌的山水画作品。那么写生课就起到了衔接作用,通过写生,我们掌握用笔墨表达真实的山川和树木来抒发情感的方法,能走进生活有利于创作出“接地气”的艺术作品 ,还可以通过写生搜集创作需要的素材。

  四、写生课教学要求

    1、训练学生观察自然、概括提炼艺术语言、用笔墨表现自然。

    2、掌握写生的基本方法。

    3、写生作品要完整深入、笔墨有序,有个人感受。

五、写生课教学目的

1、印证前期临摹课程的树石形态,思考真实的树石和古画中的树石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古至今,山川树木的形态变化是很小的,为什么宋元明清朝代之间的画风变化却很大呢。因为每个时期画家的意识思想和生活环境不同,作品的审美倾向也就改变了;

2、记录感受真实山水的树石生长规律和笔墨造型特征。第一次拿着毛笔面对着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树木和山川,要仔细观察和体会它们的结构,思考如何用笔墨表现。

六、写生步骤

1、找到合适的写生点后,观察、体会、思考景物如何在画面上安排。或者在小纸上简单构图。但不要在宣纸上打炭笔稿,否则会影响笔墨的直接写生。

6.jpg

2、落墨,按照景物和笔墨的次序渐渐入画。

7.jpg


3、深入,笔墨和景物塑造的不断丰富。

8.jpg


4、从画面的整体布局和笔墨节奏出发对画面进行艺术的整理。

9.jpg



5、收拾完成。

10.jpg


六、写生教学分析

从第一天的作业来看,学生刚入手,画的有些局促,树石造型像是从古画中搬出来的,不像生活中的真实景物。晚上作业讲评时鼓励大家要大胆写生,要抓住重点,要在真实的景物中梳理和选择物象的形态,不能面面俱到。山水写生是以真实的山川为模特,把真实的山川用笔墨描绘出来需要一定的艺术加工和剪裁,画面的真实不是照片式的描摹,一切的物象的描绘都要朝向你要表达的意境努力。第二天之后学生的写生作品有了很大进步。写生课要让学生在观察自然时有独到之处,在作品中要把自己的”闪光点”发掘出来,加以扩大,初步形成自己的一点风格倾向。作业不能千篇一律,每天要把自己的作品进行思考和总结。在后来的几天中,有许多同学的作业都达到了优秀,而且作品中渐渐显露出各自的艺术思想和风格取向。优秀的作品每天讲评完发到写生群里,大家一起学习研究。

11.jpg


学生作业讲评指导

12.jpg


学生作业讲评指导

    经过两周有余的充实、愉快而紧张的写生课学习,同学们对山水画写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也创作出一批优秀的写生作品。17日同学们回到学校,此次写生教学圆满结束。


刘明老师写生作品展示

13.jpg


写生之一

14.jpg


写生之二

15.jpg


写生之三

16.jpg


写生之四

17.jpg


写生之五

18.jpg


写生之六

19.jpg


写生之七

20.jpg


写生之八

21.jpg


写生之九




优秀学生作品展示

22.jpg


学生作品之一

23.jpg


学生作品之二

24.jpg


学生作品之三

25.jpg


学生作品之四

26.jpg


学生作品之五

27.jpg


学生作品之六

28.jpg


学生作品之七

29.jpg


学生作品之八

30.jpg


学生作品之九

31.jpg


学生作品之十

32.jpg


学生作品之十一

33.jpg


学生作品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