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飞视野:老外是如何师法中国书法的?!


文/肖文飞
来源:肖文飞书法      时间:2019-05-27

1.jpg

 毕加索与张大千

1956年5至7月,在巴黎举办画展期间,57岁的张大千(Chang Dai-Chien,1899-1983)费尽周折拜访了旅居法国75岁的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

这一次会面颇有少林高僧谦逊地去找武当张真人,请教学习武当派纯正上乘武功的意味,然而张三丰的话却让一众少林高手震惊:

其实世上本没有什么武当派功夫,那只是少林的贴牌商标罢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1968年,台湾征信新闻报有一篇文章,画家的自述《张大千的世界》中有记载:

毕加索问张大千:

我最弄不懂的,就是你们许多中国人,为什么都要跑到巴黎来学艺术?不要说法国巴黎没有艺术,就是整个西方包括白种人都没有艺术。

这个世界上有资格谈论艺术的,第一是你们中国人,第二是日本人,当然日本人的艺术也来源中国。第三就是非洲黑人。除此之外,白种人有什么艺术?所以我最莫名其妙的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和东方人非要跑到巴黎学艺术不可呢?

言下之意,你们中国人为什么那么不自信,你们对自己的传统艺术弄懂了么?

张大千无言以对。

毕加索又从屋子里捧出一本厚厚的画册来请客人指教,张大千这才得知,原来这位红遍西方的绘画大师一直在悄悄自学中国水墨画。

明眼人一看便知,他模仿的是齐白石的花鸟鱼虫,只是技法思路仍带有明显的西洋油画痕迹,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

张大千“怕练功走火入魔”便忍不住指点老毕一番,由于两种绘画的工具不同,理念也不尽相同,画技方法自然也各异。

毕加索用西方画笔涂抹中国画,当然很难领会国画神韵,而且国画素有“书画同源”之说,还要讲究“墨分五色”,即浓淡层次均表现不同意境和内容,而且诗、书、画、印缺一不可,也需时日慢慢体会。

两位高手终日拆招,解招,张大千俨然毕加索中国画老师。

当事人均已作古,其自述所说事实究竟如何已无从考究。

但毕加索学习过中国画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件1967年用毛笔创作的《人物形象》就是明证。

3.jpg

毕加索《人物形象》

无独有偶,另一位天才画家梵高也曾临习过日本书法和绘画。值得感叹的是梵高颇有欧阳锋的精神与运气,“为了窥的最上乘心法”,练就了第二手的真经(日本书法和绘画也是源于中国),居然经脉错乱,不但不死而变成了“天下第一”。

4.jpg 

梵高自画像

5.jpg

梵高临习日本书画作品1

6.jpg

 梵高临习日本书画作品2

为什么西方顶级艺术家对中国书画尤其是书法如此感兴趣?

就像侠客行中,有多少武林高手面对武功之中奥秘难以自拔。 

这还是要从书法的空间性和时间性两个最主要的特征说起。

7.jpg

清代何绍基作品

这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书法的空间性即白纸黑字。

如果抛开汉字的概念,书法就是墨在纸上对空间的分割,只要视觉正常的人都能感知到。 

因此,书法的空间性是显性的。 

这是书法与其他视觉艺术相通的地方。 

书法的时间性通过两方面来表现: 

其一,汉字天然具有图画美,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具有笔划顺序,它好比武林秘籍中的招式,书写时按照笔顺依时间推进,一般一次完成,不可修改 ; 

其二,通过线条轻重、浓淡、枯湿等笔触去感受书写者的节奏变化。 

如果不认识中国汉字,就没有笔顺的概念,那么就无法通过笔顺感知书法的时间性,因此,绝大多数的老外不具备这种能力; 

而通过笔触去感受书法的时间性,和一个人的书写经验有关,书写经验越丰富,对书法时间性的感受就越敏感细腻;反之,则粗糙迟钝。

 因此,书法的时间性是隐性的。 

空间性和时间性的结合,也让书法具有了音乐和舞蹈的特性。 

故有人说,书法是“流动的建筑”,“流动”是时间性的,而“建筑”是空间性的。 

又有人说,书法是“凝固的音乐”,“凝固”是空间性的,而“音乐”是时间性的。

 中国书法就是空间性和时间性完美结合的艺术。

中国绘画同样也存在时间性,虽然比书法弱一些。 

其实,只要强调用笔,强调“写”的精神,时间性就存在。

西方艺术家对中国书画感兴趣,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时间性的表现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且听我慢慢道来。 

在印象派之前,西方绘画的时间性非常弱。 

如何强化绘画中的时间性? 

两种办法: 

其一,把不同时间状态下的空间切片叠加在一个画面里。 

如法国艺术家杜尚(Marcel Duchamp,1887 -1968)《走下楼梯的裸女》,描绘连贯的重叠形状,抽象地表现了一个人从楼梯上走下来时整个过程的留影,是立体画派和未来派观念的结合。 

8.jpg

  杜尚《走下楼梯的裸女》

其二,类似书法,通过笔触去表现时间属性。 

在印象派之前,西方油画基本用平涂的办法,时间感很弱。如达·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年-1519)的《蒙娜丽莎》,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1867)的《瓦平松的浴女》。

9.jpg

 达·芬奇《蒙娜丽莎》

10.jpg

  安格尔《瓦平松的浴女》

印象派之后,一些画家开始强化用笔的节奏感,绘画的时间性大大增强。

 比如梵高的《向日葵》、《星空》,通过一道道类似书法的强烈笔触,表现出艺术家动荡狂放的内在矛盾心绪,梵高的伟大动人也正在此。 

11.jpg

 梵高《向日葵》

12.jpg

 梵高《星空》

他在给朋友的信中描述:

感情有时非常强烈,使人简直不知道自己是在工作……笔画接续连贯而来,好像一段话或一封信中的词语一样。

这种创作状态与书法非常相似。

通过笔触增强时间感的办法,在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中被进一步发扬光大。 

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家们借助色彩和线条表现个人内在的和主观的感受。

 贡布里希描述了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创作状态的共同点:

他们的画跟中国的书法一样,必须迅速完成。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

如果说把中国书法比作全真派的王重阳,那么我觉得以下七位老外可以算作“全真七子”。 

全真七子之丹阳子马克·托比

马克·托比(Mark Tobey,1890–1976)是美国著名的抽象表现先驱,西北画派代表人物之一,受中国留学生的影响,接触并学习中国书法,还为此又专门到过中国。 

13.jpg

马克·托比

14.jpg

马克•托比作品1

临《欧阳询虞恭公碑》

15.jpg

马克·托比作品2

全真七子之长春子杰克逊·波洛克

受马克·托比影响,美国最著名的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杰克逊•波洛克 (Jackson Pollock,1912-1956) ,很多技法与画面效果几乎与中国书画异曲同工,对笔墨的应用和传统国画的泼墨极为相似。 

16.jpg

杰克逊•波洛克

17.jpg

杰克逊•波洛克作品1

18.jpg

杰克逊•波洛克作品2

全真七子之长真子哈同

法国艺术家哈同(Hans  Hartung, 1904-1989),1950年在意大利第30届威尼斯国际大展,以书法风格获得大奖。

19.jpg

哈同

20.jpg

哈同作品1

21.jpg

哈同作品2

全真七子之玉阳子弗朗兹·克莱恩

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弗朗兹·克莱恩(Franz Kline,1910-1962)经常费心地指出,他的画与书法毫无关系,但其笔的运行在作品中十分重要,徐、疾、通、滞、转、折、进、退,颇有中国书法抽象表现意味。

22.jpg 

弗朗兹•克莱恩

23.jpg

弗兰茨·克莱恩作品1

24.jpg

弗兰茨·克莱恩作品2


全真七子之太古子罗伯特·马瑟韦尔

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罗伯特•马瑟韦尔(Robert Motherwell 1915-1991),黑色的大笔触画在白的背景之上,形成几何化的团块和结构,具有一种纪念碑式的沉稳厚重。 

 25.jpg

罗伯特•马瑟韦尔

26.jpg

罗伯特•马瑟韦尔作品1

27.jpg

罗伯特•马瑟韦尔作品2

全真七子之清静散人法比恩·维迪尔

1962年出生于法国的艺术家法比恩·维迪尔(Fabienne Verdier),是当代欧洲罕见的以书法形式为创作的画家,在20世纪80年代,年仅20岁的她曾经孤身来到中国的四川美术学院,学习中国书法绘画长达十年之久。

28.jpg

法比恩•维迪尔

29.jpg

法比恩•维迪尔作品1

30.jpg

法比恩•维迪尔作品2

全真七子之长生子井上有一

日本书法家井上有一(1916-1985),有很深的传统功夫,同时又受美国抽象表现派画家杰克逊·波洛克影响,用书道去践行抽象表现主义画派的绘画理念。  

31.jpg

井上有一

32.jpg

井上有一作品1 临《颜家庙碑》

33.jpg

井上有一作品2

34.jpg

井上有一作品3

西方绘画借助中国书法,完成了绘画中时间属性的塑造。 

因背景的不同,各自所塑造的时空特征,也就具备了不同文化的内涵。 

受中国书法影响至深的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反过来又影响了中国当代书法。

35.jpg

杨林 《海》

36.jpg

 刘懿作品

37.jpg

张目达作品 临《四山摩崖》

需要思考的是,书法人在借鉴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同时,如何营造符合中国意味而不是从属西方意味的时空特征?不论传统书法也好,现代书法也好。

38.jpg

典型的东、西方不同时空呈现

因为有太多的人已经倒向了西方。 

当然,这是我们以后要讨论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