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法
学书法
学书法
有时候没头绪
越写越差?
学 得 头 大 !
别急!
央美博士肖老师为您解答
那书法重中之重是什么呢?
中锋用笔!!
那中锋用笔注意什么呢?
肖老师曰:
三寸毫管,何以耗费人一生的生命去折腾?
有经验的老师,有时候考察一个学生,就让他在宣纸上拉一条线,那么老师对这个学生就会有一种感觉,他的基础怎么样、他对线的把握这么样,等等。
各种画线
心情很复杂
肖老师又曰:
我们从一个人的线条里面可以看到他的性格特点甚至身体状况的信息,这些对于西方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比如说傅山,在他的读书笔记里面记录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天他收到一位朋友的来信,他一看到那封信就感慨说:“哎呀,我这位朋友命不久矣!”虽然信件里面没有提及朋友的健康状况,但是像傅山这种有经验的人可以从一个人的字里面看到他的一些气息。
果不其然,半年之后就传来了那位朋友去世的噩耗。中国的线就是这么神奇,一笔下去,阴阳立判。
@傅山
傅山作品
西方的绘画要表现一个立体的东西,是通过光和影。画过素描的都知道,突出来的就是颜色最亮、最浅的地方,凹进去的就是最暗、最深的地方。中国书法绘画不是这样的,它是通过线的不同的换面来体现阴阳,不是通过光和影。
中锋行笔的体量感(感觉线条要涨出来了)
其实通过光影来表现绘画阴阳面的也有,最早出现在唐代张僧繇画的“凹凸花”。最典型的清代的郎世宁,他本身就是个外国人,他把西方光影透视和中国的笔墨结合在一块儿,但最后还是不能成为主流。因为中国人不是那样去观察世界的,中国人对时间、空间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墨竹图
素描:突出来的就是颜色最亮、最浅的地方,
凹进去的就是最暗、最深的地方
中锋用笔为什么给人的感觉是圆厚的?大家不要人云亦云,历代大师都是中锋用笔所以我们中锋用笔。要有一种追究的精神,自己去思考。为什么中锋用笔写出来的线条有圆厚的感觉?为什么侧锋扫出来的线条没有?这种感觉从何而来?它不是一种物理学概念,而是一种心理的概念。
物理学上来讲,圆厚的东西是有体积感的,有体量感的东西才有圆厚的感觉,但是中锋写出来的线摸上去也是平平的啊,也不圆也不厚啊?那么这种圆厚的感觉从何而来。宋代徐铉在描述小篆的线条时说,中锋用笔写出的线条拿到太阳底下去照,中间一笔如墨痕,特别刺眼。毛笔在线条中走的时候,笔尖基本保持在中间,这时候我们可以感觉到中间的着墨量是最多的,往两边就依次减少。
老吴(吴昌硕)的中锋
什么是中锋什么是侧锋?我们怎么去理解这个问题?是不是笔锋一定要在笔的最中间?笔锋有偏侧就不对了?
这些都太极端了。就像买菜的时候,人说我给你两斤,其实是个大概的,绝对的两斤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包括研究数学、物理问题很多都是在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下。对书法的研究,不能用理想化的、僵化的教条去理解中锋、侧锋。
嗯嗯,开始学习
我们从书法史上来梳理一下中锋侧锋的概念。中锋、侧锋是一组相对的概念。按一般的理解,中锋是笔锋处于点画中央的一种运笔方式,侧锋一般来说是指笔锋偏于点画一侧的一种运笔方式。明代以前,书家的中锋侧锋区分观念意识并不强烈,对他们那个时代来说并不是问题。但是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真正成了一个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当众提出来对它进行梳理。直接的“中锋”之名则在明代才出现。明代以后,书家的“中锋”观念明显增强,在讨论“中锋”、“侧锋”时,大多数主张中锋。
到了明末时,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明代王世贞就认为,中锋立骨,侧锋取态,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中锋是长骨的,没有中锋字就立不起来;侧锋是长肉的,写出来的线只有骨头没有血肉也不够丰富。明末清初的倪后瞻也指出,王羲之的内擫笔法和王献之的外拓笔法,一偏向于外,一偏向于内,用的都不是中锋笔法。这就是他们的“心悟”,是对后世的贡献。当代很多人把中锋、侧锋都对立起来看,这都不对。
程瑶田是把二者看成一个事物的两个面,中锋是作书之“体”,侧锋是作书之“用”,二者不能分开对立,其实质一样,只不过是用笔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状态而已:在静止瞬间表现为中锋状态,在运动过程中则表现为侧锋状态,中锋是侧锋的实质,侧锋是中锋表现的结果。这就像我们中学学过的辩证法。所以他说“锋之偏者,乃其锋之中者使之然,而其四面错出,依乎手之向背阴阳以呈其能者,乃其锋之中者使之不得不然,故曰其用偏锋焉而已矣。”
我们也经常提出类似的“中体西用”。我们强调中锋,但是我们不要把中锋绝对化、教条化、概念化,我们要落实到“用”这个角度。程瑶田还对固执“中锋”一端者提出了批评,认为那并不是真正的中锋:“世之言中锋者,不知用之以偏,而但曰中耳,及其无可奈何,乃以指捻其笔使之转焉,以就其一面之锋,则其所谓中者其名,而实则依违于其偏锋之一面,岂知四面偏出者之为运其中锋乎?”就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捻管转指”。
杨守敬也持与程瑶田一样的观点,他说得就更透彻了:“并非谓锋在笔划之中谓之中锋,而八面出锋始谓之中锋。……惟中故能八面出锋,非中则仅能一二面也。”这个话很重要,说得很透彻。杨守敬是清代的碑学大家,清末的时候,国内比较动乱,他运了一万多片碑的拓片到日本去,让日本人开眼了,成为日本近代书法开宗立派的宗师。他在日本的影响比在国内大,他在国内顶多算个二流的书法家,但是在日本他就是一代宗师。他对书法的理解,更多的是从用的角度,而不是从僵化的教条出发。他还把侧锋之用归结为古法用笔。
杨守敬说的那句“八面出锋谓之中锋”,什么样的状态才能八面出锋?转折的时候我们怎么办?只有毛笔的初始状态才能八面出锋,毛笔处于静止毛锥状态下时,它具备各个方向运动的可能。一旦笔落下的时候,它只有往一个方向运动的可能。我们换面、提笔,就是为了随时都能够把笔立起来,把毛笔恢复到一种初始状态,这样才能往哪个方向运动都不会出问题,才能八面出锋。“八面出锋谓之中锋”可以作为一个检验中锋与否的标准,不要再固守笔一定要在中间的执念,尤其是在写比较动态的行草书时,那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杨守敬对联作品
敲黑板!!
重点来啦
我自己创造了一个词——“墨密度”。就是说同样的体积里面,你的着墨量越多,你的墨密度就越大。中锋用笔写出来的线条,墨密度从中间往两边递减,给人视觉上的感觉就是中间是鼓起来的。
中国人画竹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把笔锋的两头弄点浓墨,中间弄点水,一笔下去立体效果出来了。就像西方画素描一样通过光影,最淡的地方就是最亮的地方,它就是鼓起来的,很多江湖画家就喜欢这么画;但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比如八大山人、齐白石等等,他们不是这样画竹的。他们就是中锋用笔,中间是最浓的,两边是淡的,这样竹竿给人的感觉也是鼓起来的,立体的。
按西方的方式,侧锋扫过去,毛笔是平涂过去的,墨入不了纸,墨密度是很薄的很小的,这种不好的线是死的,就是趴在纸上的。用笔来写就是中国人的方式,为什么中锋用笔写出来的线给人感觉就是有弹性?我们在单位面积里面尽量把墨注进去,让线有种厚度,有种圆厚的感觉,这种好的线马上就好像立在纸上了,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醒”,抓你眼球,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