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作为一门造型艺术,无论是追求“形神兼备”意境还是追求“似与不似”的理念都离不开“形”的内涵。山水画要以形写神,所谓山水之神其实是山水之美,这种美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涵养人的心胸。宗炳在《画山水序》里讲到“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说的是圣人用自己悟出的道理去关照万物,贤者到大自然中去陶冶情怀,寻觅美好物像,这也是中国式的主观精神与真山真水相契合的借景写心、物我两忘“畅神”境界。这种中国式的思维、言语表述、观看方式极其适合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其构图的思考、笔墨语言的运用都基于画家的应目会心。青年画家贾少波的山水画创作,正是悉心把握以目入心,以手出心,在传统与现代的历史结合点上,以主观精神出发去认识自然,追寻艺术本质,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理念。
中国山水画之所以为世人所关注,是因为它有比较完整的传统。传统凝聚着中国人艺术审美的结晶,是哲学、历史、文学多重文化的载体,在现代化进程加快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尊重传统尤为重要。贾少波从未中断过对传统的学习和借鉴,但他认为临摹传统不能局限在学习古人的技法上,这样只能是形似,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对画的理解,悟出古人的精髓所在,才能学习画的神韵。另外,他在书法学习上也下了很大苦功,董其昌曾言:“学书不从临古,必坠恶道”,贾少波深谙其中道理,他的笔墨趋于老成厚重,可贵的是他点、线的质量,对书法的锤炼,以书入画,这是奠定他苍劲凝重画面的基础,在加之以诗入画,才使作品表现出很高的意境和审美格调。
当代画家比较常见的作品是创作和写生,贾少波在这两大阵地毫不示弱。他的创作作品风格突出,构图饱满,大山大水,笔法苍劲有力,层层皴擦,繁密中见疏灵;善画古木,厚重滋润,平淡中见沧桑。山水师法王蒙、沈周、并汲取髡残、石涛、黄宾虹等人画法。他博采众长,找寻脉络,加以发展变化,又能师法自然,他每年都要花几个月或更多的时间游历、体验名山大川的万千景象。他的写生作品已经不再关心自然景物本身的存在,亦不在是描绘眼睛所见,正谓“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感悟。在笔墨的转换中,他重新构造山石、树木、云水的形状,彼此不再是迥然有异的个体,而是浑然于一体之中。就是说,贾少波在写生的过程中不是对自然景物机械再现,而是更为注重捕捉灵感和情绪。
有时他的画中会出现突如其来的笔墨、线条看似杂乱无章,实际是超出技法的心中所悟,呈现的语言符号是每个人都有的内心激情。如作品《香远益清》给我们两点启示。第一,画面的含蓄、凝重,追求一种可耕、可行的示范,实现人文的关怀,也体现中国山水讲究的“畅神”。第二就是石涛所说的“笔墨当随时代”,每个时代的艺术家赋予山川的内涵都是不一样,他的作品不在是炫耀技法,而是引领我们对山水有新的感悟,让我们以更新的高度审视山川美景。
贾少波少年时代曾梦想成为一名作家或诗人,稍长却做起军人,退役后穷极十余年光阴一心绘事,如今认认真真地做起艺术家来,“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向画中求”是他近年来最真实的写照,他的书法、绘画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大展,是中国书协会员、中国美协会员。双重身份是美术界的认可,也是他才情的体现。如今,他旅居宋庄,会画画,亦会谋生。这里是艺术的天堂和名利场所,他能怡然自适,沉溺于绘事之外,喜欢接待各路豪杰,逐渐养成酒量,即使偶有身体不适也要奉陪到底,这是他为人坦率的一面。
他言语诙谐风趣,但都是无伤大雅之调侃,对人对事,常常语出惊人,毫无虚伪掩饰。他擅于观察事物重点,尤其提及山水精神,如数家珍,见解丰富。同时他的思维充满跳跃的感性,他显然无法忍受平常生活中那种中规中矩,更不适合朝九晚五的法则,只好努力尝试用山水精神唤醒内心沉睡的激情和浪漫。或许因心存感触、见解和对山水的关照方式,由来出风入雨的经历,在他的笔墨线条中呈现的是卷舒苍翠的物像,让人感受到了有锐度、有性情的生命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