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飞的书法趣谈|刘备两耳垂肩与书法的关系(中)


来源:肖文飞书法      时间:2020-04-26


这里面我也挑了一些唐以前跟唐以后的字,作一个对比,明显的发现,唐以前的字,那种古拙大气宽博的气息扑面而来,但是到了唐以后,字的重心慢慢的开始提高,而且横画也开始往右上角倾斜,巧的成分开始多起来,开始伸胳膊伸腿,古拙大气宽博的感觉慢慢就弱了。

比如对比赵孟頫写的“菩萨”跟《泰山金刚经》里的“菩萨”,赵孟頫中宫收紧以及横画右上斜的特点,相对于与他同时代的人来说,还不是特别明显,他还是有一种宽博之气,但如果跟《泰山金刚经》比的话,那种宽博大气,那种古拙的意味,还是相差很多。大家比较一下,哪个更像真菩萨?

钟繇《宣示表》局部

王羲之《黄庭经》局部

王献之《洛神赋》局部

当然,“古”“今”也是相对的,比如说,孙过庭的《书谱》,就在钟繇、王羲之、王献之三者之间做了一个分别:王羲之与钟繇比,那王羲之是“今”,钟繇是“古”;而王羲之跟王献之比,王羲之又是“古”,王献之又是“今”。

“古今”的差别,有时候大家可能只停留在一种概念上,怎么通过具体的作品去感知,去发现?我们可以把三件他们的作品放在一块做一个对比,就会发现,孙过庭此言不虚也!

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小楷比较

右边是钟繇的《宣示表》,中间是王羲之的《黄庭经》,左边是王献之的《洛神赋》。

通过比较就会发现,钟繇的字最扁,横画最平,平画宽结的特点在三人当中最明显,而且下半部分收的紧,重心低。

王羲之居中,相比钟繇,重心开始提高,横画倾斜度又大一些,中宫收紧较钟繇明显,字形也开始往纵向拉长。

到了王献之,那就更明显了,不管是斜度也好,字形的长度也好,还有中宫收紧的特点也好,比王羲之又更进了一步。

“古”“今”的差别就这样一点点具体的呈现出来。

二、怎么把握书法中的古拙——由几种帖的对比展开

《散氏盘》VS《中山王铭》1编辑

《散氏盘》VS《中山王铭》2

《散氏盘》VS《中山王铭》3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喜欢用对比法,这样效率会非常高。

我们先从篆书开始,拿《散氏盘》与《中山铭》作对比,它们完全就是走两个极端:《散氏盘》朴拙,上面大,下面小;而《中山王铭文》比较秀,下半部分尽量的舒展。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我们平时的思维惯性太强大,都是建立在唐以后的这样一种结构认知上。当代很多人临《散氏盘》,一不留神就把古拙的大篆临成纤秀的小篆了,该压紧的地方压不紧,该松开的地方松不开。

有时候就差那么一点点,比如说《散氏盘》的这个“中”,我当学生的时候,老师就给下套儿:同学们,来来来,临一下这个“中”,一不留神就把那一竖的下面就写长了,因为在我们的认知里,这个竖,就是上面短,下面长!

用笔跟结构,用笔明白了,你还要不断的练习,没有几个月还真掌握不了!而结构,就是一个观念的问题,观念解决了,马上就可以在手底下呈现。

《张迁碑》与《曹全碑》

《张迁碑》与《曹全碑》

《张迁碑》与《曹全碑》

《张迁》古拙,上面大下面小,上面放下面收,表现出一个头大身小的状态,但是别小看,就像我们的就像我们的曾翔老师,是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是有大智慧的人!

而《曹全碑》,下半部分尽量的舒展,长着两条大美腿,尽量地迈开,像不像美女啊,形成一个重心上移秀的结构特征。

《爨宝子》VS 褚遂良《倪宽赞》

《爨宝子》VS 褚遂良《倪宽赞》

《爨宝子》VS 褚遂良《倪宽赞》

《麻姑仙坛记》VS《九成宫》1

《麻姑仙坛记》VS《九成宫》2

《麻姑仙坛记》VS《九成宫》3

前面的我们做了篆书和隶书的对比,然后接下来是两种楷书的对比。把图一贴出来,大家应该就明白,不用说。

我重点讲讲颜真卿的这个“华”字,这个“华”字,我在课堂上也给同学做过练习,但是十有八九啊,都会把中间那一竖写长,这一长,就把这么一个高古,这么有味道的字写砸了,痛心疾首啊!正好前段时间,一个同学也写了这个字,我也把它贴出来做一个对比。

不跟原帖做对比,我们觉得写得挺好了。但是一对比,大家就发现问题所在:第一,把字写长了,颜真卿的字相对比较扁,趋于方正;第二个,重心提高了,问题就在那一竖,明显比原来要长很多。

它弱化了原帖的那种宽博古拙的味道。有时候我们不要太相信自己的眼睛,眼睛往往被我们的思维定式所蒙蔽,关键还不自知,感觉良好。

八大山人 VS 董其昌

这样的比较还可以移植到行草书当中,比如八大的古拙与董其昌的灵秀,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结构方面同理,一个重心高,一个重心低,一个横画比较平,一个横画倾斜,一个内部空间撑得很开,一个内部空间收得较紧。

八大早年就学的地地道道的董其昌,有时候在拍卖会,或翻作品集,啊?!这怎么是八大呢?这不是董其昌吗?可是到了晚年,可能是六十几岁,整个的风格面貌完全颠了一个个。

这个确实是个值得去深究的一个现象,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事件,或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触发了八大山人的巨变?!如果八大一直停留在模拟董其昌的层面,历史上也就不会有八大这么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了。

通过这几种帖的对比,我来总结一下:在临帖过程当中,怎么去把握结构特征呢?

第一,不要一上来就去关注那些细枝末节,而是要在整体上对其风格作一个把握,在这个前提之下,再来进行具体的学习,那么你就是有的放矢,结构特征才能抓得准。

第二,怎么样高效的学习?大家发现没有,在这么短短的十来分钟,通过对比,以——“拙”与“秀”为线索,从篆书到楷书到行草书,把上下几千年,书法中分别具有这两种主要结构特征的经典都清晰地串了起来!这样的学习,效率是不是非常的高?!

有的人可能会较劲,我就不信邪,我就喜欢颜真卿,一辈子只盯着颜真卿写,五年不行十年,十年不行二十年,二十年不行就一辈子!我还真敢说,你就是写不出来!因为你是孤立地去看颜真卿,而不能在整个大的书法背景之下,去看这样一种结构方式在整个书法的渊源流变当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环节,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这就是“源”与“流”的问题,把这个理清楚了,思路就会非常的清晰,就知道如何从历史链条中生发,并最终也成为书法历史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这样的一个比较,我们还可以做下去。通过这样的比对,“拙”与“秀”的结构特征就会非常清晰,以后临帖就可以以这种思路去切入。

在我看来, “平、宽、横“与”斜、紧、纵”,这六个字已经道尽了中国书法结构的奥秘,后世的书法,无外乎就在这六种状态的排列组合中打转转而已,当然,不同的排列组合会呈现不同的审美趣味。

第三,临帖时,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对于普通大众,从小接触的就是印刷体、美术字,结构上是唐以后中宫收紧、重心上提、比较秀美的结构形态,审美趣味基本上都是均匀、对称、漂亮,这种结构认知,潜移默化,根深蒂固,我们的书法学习,不自觉的就会受这种惯性的影响。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一睁眼,看到的就是经典作品,则断不会形成这样的惯性!

在这种惯性之下,大多数人临帖,都会做一种匀化的处理。

什么叫匀化呢?字帖本身写的长的写短一点,短的写长一点,粗的写细点,细的写粗点,不是往字帖总体结构特征提示的方向强化,而是往这个字帖提示的方向弱化,所以大多数人的字都写得非常平庸,没有什么太高的辨识度。大师们不这样,他们走两极,特点非常的鲜明,辨识度特别高。

前面讲的那些字,大家如果不信,即使提示了,再去写,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这样的一种观念,需要在不断的强化训练,才能扭转过来。我的观点,宁可往字帖总体结构特征提示的方向强化,也不能往字帖提示的方向弱化,这样,你写得可能比原帖更像原帖,比如井上有一临的颜真卿。

一个有趣的现象,外国留学生,很多汉字不认识,也没有笔顺概念,因此,临帖时,顺着写倒着写,对他来说都一样,他就把它当成一幅画来临,该粗就粗,该细的就细,该长的就长,该短的就短,在结构把握上,反而比中国学生更准确。

因为对汉字太熟悉了,中国学生有惯性,哦,这个字我认识,我会写,既不思考,也不仔细观察,咔咔咔,几下子就写完了,这样临帖,怎么能够准确地把原帖的结构特征表现出来呢?

怎样破除匀化的惯性思维?我们看一些老师,比如曾翔老师,还有张羽翔老师,会采取一种极端的训练方式,来来来,今天我们拿左手写,来来来,今天我们把字帖倒过来写,看似杂耍的背后,却有很深的道理在里面,为什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因熟悉而导致的熟视无睹,产生一种陌生感,惯性失效,你就会仔细观察,平时没有看到的细节,这个时候都呈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