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山斋”主人刘志勇——博学约取 情纵笔墨


文/卜伟
来源:艺盘      时间:2020-05-24

第一次看刘志勇先生在微信里的照片,是他站在东南大学的梅庵前。梅庵,位于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西北角六朝松旁,书法大师李瑞清先生曾居住在这里,门前挂有李瑞清手书“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木匾。我也曾在这里留过影。痴迷书法的人到了南京,行走的路线一定与众不同。他在南京,去得最多的就是梅庵,后来我才知道,他的恩师邓述俊先生曾就读于此。心中能想着授业恩师的人,一定是值得交往的感恩的人。因此,刘志勇是可以交往的朋友。

李渔·桂 刘志勇 34×138CM 2018

过了几月,他又发一张照片,是在南京玄武湖附近的一颗松树下拍得。我噗嗤一笑,这次,我们不仅取景一模一样,连照相的姿势也出奇的相似。不用多问,一定是同龄人。果然,在微信里闲聊,我们不仅是同年代的,就连职业都一样,刘志勇先生也是教师,在济南的一所小学教语文。

郑燮·竹 刘志勇 34×138CM 2018

有一次,我问他学书心得。因为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多次入选国展。本来我是想向他取取经,传授一些技法方面的宝典秘籍。他却回我:学书法最大的心得和收获大概是快乐吧!面对人生中的许多不如意,书法可以消忧,可以解闷!可以泄愤,可以娱乐,可以超脱!可以很多!!!最后一连加了三个感叹号。是呀,面对生活的诸多不易,我们总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净土,属于自己的一片桃花源。济南东部有座小山叫砚池山,刘志勇就住在山下,他的书斋就叫“砚山斋”。据说,砚池山下有一方水池,形如砚池,池水幽深,内有泉眼,长年不涸。书法就是刘志勇的自留地,在砚山斋里。每个月朗星稀、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拿起手中的毛笔,自由地挥洒。此时,他沉浸在属于自己的一片世界里,孤寂却温暖。

古文三篇 刘志勇 88×23CM×4 2019

刘志勇初入国展是在2010年,以一幅精致的小楷作品入展“三届扇面展”。他的小楷取法王羲之,写得典雅精到。此时,他已经学习书法二十年了。而且,就差一次入展资格就可以加入中国书协。但命运往往喜欢捉弄人,你越想得到,就越要让你费一番周折。他无数次的投稿参展,比如邓石如展,瘗鹤铭展,十届全国展他都是入围,离入展仅一步之遥。2013年,中书协一共举办了28个国展,刘志勇投稿的作品清一色全是用小楷抄写《书谱》,全文三千五百多字,差不多一周才能完成一个作品。结果投稿11次全都落选了。我说,中书协的会员资格也不能给你涨工资,你也不靠他吃饭。不用这么拼。他说,就是想对自己这些年学书有个交代和验证。

古诗选抄 刘志勇 89×24CM×4 2019

二十多年来,刘志勇学习书法都是自己不断地琢磨,功夫下了很多,他学习书法有些“拼命三郎”的狠劲,但总感觉他与书法之间隔着一条鸿沟。如何能架起通向书法更深处的金桥?他苦思着。

如同壮士断臂,他下定决心学不再用小楷参加各种展览,创作的方向改为行书和行草。为了扩大视野,聆听名家的指点,这些年他去过很多城市,不是去旅游,都是去参加各种书法的培训。

龙井题名记 刘志勇 89×16CM×3 2017

他还清楚地记得,2013年国庆期间参加了河北美院书法学院陈阳静院长在浏阳的培训班,如醍醐灌顶一般,他的思路一下子就被打开。培训结束不久,他的作品就入选了两次国展,终于解决了梦寐以求的中国书协会员资格,接下来几年里,又入展了十一届全国书法大展,全国二届行书展等。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但是,此时的刘志勇不是为了参展而创作书法,他就是想要探寻书法的真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书法之路。他需要汲取各种营养。于是,这些年,他行走在各个城市中,参加不同的培训班,结识了很多名师和同道,他利用每一次学习的机会。认真聆听专家的指点,哪怕只有一句话对他有启发,他就觉得这次长途跋涉是值得的。

李白诗 刘志勇 47×179CM 2018

刘志勇告诉我,学习书法参加培训十分必要。他就是曾经听过中书协培训班齐作声老师的课,对用笔才有所领悟,按老师的指导,苦练数年,才感觉自己的笔立了起来,笔也能听他指挥,在他手下有弹性,字也灵动起来。这也证明他已经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书法之路。

最近,我欣赏他创作的一幅作品,内容是《曹植飞龙篇》。整个作品在二王和米元章的基础上,融入了明清信札书法的意趣,格调典雅,有大气象。看来,志勇兄已经走进了书法世界的更深处,看到了更美的风景,真为他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