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面强调书法的艺术性是很危险的
1
艺盘:艺术得益于传承,又因创新而发展,针对书法艺术,您是如何看待继承传统与创新问题的呢?
李永忠:欧阳中石先生确实强调书法的文化属性,你看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的机构叫做“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不是“书法研究院”,而是“书法文化研究院”。因为这个就是秉承欧阳先生意思来的,所以可知欧阳先生对书法的文化性是多么的强调。我顺着这个问题进行思考,我想难道欧阳中石先生不知道书法具有艺术性吗?欧阳先生并非不知道,实际上他非常清楚,而且他自己做的也非常好。他之所以不强调,是因为怕别人不知道里面的玄机,怕走偏路。
王安石诗
李永忠
69×69CM
那么在我的理解当中,书法既有欧阳先生所说的文化性,同时又有艺术性,这等于是两方面的问题。如果说比较看重书法的文化性,那么就应该注意到书法的继承问题;如果说比较看重书法的艺术性,那就应该比较多的注意到书法的创新问题。因为文化是稳定的,而艺术是灵活的。
2
艺盘:当今书坛,艺术思想百花齐放,各种思潮不断涌现迭换,审美包容性也很大,您是怎样看待当下的书法及发展?
李永忠:目前书法界确实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各有其审美取向,有的各有其诉求,具体表现也不特别一样,这是大家一般的看法。假如说这个看法是准确的,是符合事实的,对这个现象的描述,应该是怎么描述也还是不一定的。比如说有人可以把这个称作多样性,可是我看呢,把这个称作多样性的时候需要谨慎一点。原因在于,如果是这些多样的表现是各有其价值的,确实可以称作多样性,假如说这些出现的现象并无价值,甚至是反价值的,称作多样性不算太合适。
苏东坡诗
李永忠
137×70CM
比如说,历史上都有各种百花齐放的时代,百花齐放的时代别忘了放的是“百花”,不是“百毒草”时代,这是一个情况。就是说要意识到不同的表现是不是有价值,如果没有价值的话,就不宜用“百花齐放”来看待它,不宜用“多样性”来描述它,这是一个情况。另一个情况是,到底是多样性,是多种多样的表现吗?我看还不一定,为什么不一定呢?这就涉及到一些敏感的话题,比如说“流行书风”这样敏感的话题。我们就用这个概念吧,“流行书风”这个概念。“流行书风”它的本质是什么呢?它的本质就是流行性,流行性就有一点什么特点?有一点就是,谁是始作俑者,不知道,谁导致的追随,不知道。所以西方有个所谓的“醉虾理论”,“醉虾理论”说的是一只虾在醉了酒之后还在动,但它并不知道自己在动,流行书风里面有一些表现还是有一点“醉虾”特征的。
我们有时候看某人的作品还以为是另一个人的,看到某甲,想到的是乙,看到乙,想的是丙。你看,这样的话不就等于是取消了个体之间的差异么?很显然,这样不符合艺术发展规律,它的价值又何从谈起呢?所以如果把这样的情况称作“多样性”,我觉得也是不恰当的。
3
艺盘:随着时代的发展,书法的艺术性不断得到提升,关于“书法是一门视觉艺术”这一观点,你是否认同?
慎独
李永忠
29×97CM
李永忠:看待书法现在有一种盲人摸象的意思,应该说书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认识对象,不太很容易用一句话来说它,但是我们现在很多人谈起书法的时候,还是习惯于用一句话来概括它,比如说它是视觉艺术,就是其中一种说法。说书法是视觉艺术错不错?不错,但是不全面,不只不全面,我觉得在当前这个阶段很可能还很偏颇。我刚才实际上提到了书法的文化性,说如果片面强调书法的艺术性,很可能是危险的,我希望我说的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些事实依据。怎么说呢?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有一些书法发展的巅峰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书家,可是古人对书法的观念是什么呢?以唐代为例,就是颜真卿所处的那个时代,他们当时是不把书法当作艺术的,书法就是技术,那书法有没有可能是艺术呢?有,当时人认为,如果你的书法书写技艺能达到登峰造极的那种地步的话,你的书写就是艺术。
4
艺盘:怎样的作品才称得上一幅好书法,您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李永忠:书法的标准问题,书法的标准应该说是比较复杂。比如说启功先生强调的黄金分割法,实际上讲的就是字的中心的位置问题,那就是个标准问题。我觉得可以把这个问题稍微说的松一点,怎么松一点呢?就是让它适应性广泛一点,因为书法的世界十分广大,一个特别具有限定性的标准有可能不适合于这个对象,那么在我看来书法的标准是什么呢?在我看来书法的标准是“复杂而有序的结合”。
为者常成
李永忠
17×69CM
书法可以大概分为两类字体,一类是楷书、隶书、篆书这一类,它们属于正书、端正的字体;另一类就是行书、草书,比较活动的字体。比较端正的字体看起来它要求有秩序,但是光有秩序还不行,里面还要有变化。行草这一类字体呢,一看起来就是有变化的,光有变化还不行,里面还要有秩序,为什么要有秩序、有变化呢?这跟人自身的认识特点有关,人的认识特点是什么呢?由于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所以人只能认识到有秩序的事物的美,所以就出现了对秩序的依赖。那为什么要强调复杂呢,复杂也是跟人的认识规律有关,人的认识规律是希望认识到许多不同的事物,不希望一直看到相同的或者是近似的事物,这就要求有复杂。所谓复杂其实就是变化,所以我觉得,在说到楷书类字体的时候,应该强调的是“秩序当中的变化”;说到行草类字体的时候,应该说的是“变化当中的秩序”。也就是说,有秩序的变化和有变化的秩序,就可以看做是书法评价标准。
5
艺盘:《兰亭序》作为王羲之的代表作品,在您的学术研究中,您是如何看待它的地位和价值?
李永忠:我从多个方面研究过这个作品,现在我就只说其中的一项,就我刚才提到的那个,就是秩序与变化这两个维度来研究它。至于秩序那就不用说了,它看起来很美,有很容易理解的美,谁看谁都觉得美,这就说明它的美比较容易理解。另外一方面就是变化,变化也是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我们哪怕现在就只说其中一种,也足以让人感觉震撼。只说里面的同字异形这个现象,这里面有很多字出现了多次,最多的是“之”字,出现了20次。以前有过一个说法,说一个人写字,写一个同样的字写两次,再怎么想写一样的,也写不了一样,所以20个“之”字写的不一样没什么了不起的。有人会这么说,甚至是有的很有名的人都这么说过。我觉得在这里就是抬杠了,怎么说是抬杠呢?我们把王羲之《兰亭序》里面的20个“之”拿出来看一看,发现他这20个“之”不是想写的一样而没写成一样,而是干脆就想写的不一样。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问问自己,你再写个不一样的看看,能不能变一个写法,你可能就变不了。我们可以问自己:你会写几个“氵”,你会写几个“亻”?偏旁都写不了几个,更别说一个字想变就变,想怎么不一样就怎么不一样。
李清照词《好事近》
李永忠
33×49CM
如果你按照这个思路把王羲之其他的字帖拿出来看一下,会发现没有一样的字。这是个什么情况,这就是“道”的特点,化身千万没有一样的,道生万物,万物各有不同。所以王羲之为什么是书圣,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这在《兰亭序》当中都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