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松博士谈上海博物馆董其昌大展


来源:聂松艺术      时间:2020-07-20

最近您去上海博物馆参观了董其昌大展,我们知道董其昌是上海松江人,本次展览上海无疑会拿出最好的诚意给到大家,一些经典画作也都在展览中出现像《烟江叠嶂图卷》、《天马赋》、《秋兴八景图》……想请您先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次展览,然后再谈谈您的观展感言。

聂松:这个问题问得很专业,切入到了几个董其昌的代表作,其中就提到了董其昌的《秋兴八景图》,这是董其昌的一套册页,本次展出的代表作之一。我这次观展用了两天时间,每张作品的局部都细致看了,还有多处具体的块面结构和笔墨布置的研究完全都在现场完成,把部分作品研究了一下。但不是所有的都能看得那么细,两天的时间确实不够。之前有个朋友讲去辽博看那个展览,一住就是十天,结果时间也不够这才是看展的状态。这个展览不仅仅是董其昌的作品,它是以董其昌为线索做了一个纵向轴上的研究:早到王羲之的《寒切帖》、《行穰帖》,中到五代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再到元代王蒙《青卞隐居图》,再往后就是明代比董其昌早一些的几位画家的作品再到董其昌的一系列作品以及同时代的项元汴、项圣谟,董氏的下一代四王、八大山人、龚贤等人的作品。并把董其昌作品中存疑的作品和他的真迹放在一起,其中有一张就可能是他的学生仿的。这样把他的真迹的画面感和另外一张形成一个对比,让你明显感觉到真迹之高妙。

我记得咱们老师姜宝林先生说过(对李洪贞),董其昌以“清”为主,清是他很高明的地方,他磨墨之后会撇上面一层用,那么这就是他的“清”从材料角度的一个体现;另外,他落墨非常讲究,笔意明确,笔的使转、提按着意颇多,一“气”贯通而分割有致。在看到他真迹的时候,明显感到他运笔书写性中孕育的苍茫感,和这其中带有的凝练与圆厚,清雅与浑朴。运笔起承转合都非常明确,没有一处是随便为之的,皆使气写出,运心布局。咱们一直在说传统,传统中国画是书写性的,运笔在一幅作品中非常重要,但是有多少的画家能够做得这么高明。所以董其昌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画家。并且他影响了很多人,百年而未衰,可以讲明清之际皆是他的“足迹”。

高居翰谈到龚贤那一代人受到了西画的影响,当时利玛窦到中国来,南京算是他最重要的一站,他在南京留下许多西方铜版画。这些铜版画都是传教士带来的基督教传教的材料。龚贤肯定看了这些,所以受到了影响。而高氏自此认为龚的艺术来自西方。后来南京有一个叫做李蓓蕾的学者有一篇文章就谈用光,就说用光不是西方的专利,是我们中国人的专利。所以,看过他们的这两篇论文之后,我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中专门有一个小专题谈阴阳,中国古人不是讲用光,而是讲阴阳。他是把受光和不受光的这种视觉感受转换成笔墨的阴阳关系如同山石正面和侧面的关系一般,在画面做纸上平面的转换推移。我自龚贤将此问题说出了,董其昌此等画面关系亦可明确。其实,在上博,我在董源的作品就明晰了这种画面关系,而董源的这种关系被董其昌发挥出来强化了。因为董源的作品大都是绢类,而董其昌的作品是纸本。那么纸本在墨晕开的时候更有强化感。董其昌的时代画家会因材料而去改变这种用笔和结构方式。这只是我谈到的一个点,其实是有很多点可以谈的,而这些在原作里面会看得更清晰,这是我最强烈的感受。看如此纵向轴中的原作能直接看到一位画家乃至他的脉络里面的艺术本质,我可以说不虚此行收获颇丰。

另外一个,我建议大家不要一直抱着画册来看,画册画集都是印刷品,印刷品是油墨转换的笔墨关系,其实是油墨关系,这种油墨关系和原作对比的时候会少了很多东西,也会引起误导,最好的印刷品也只能做到五六成。大家一定多看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