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勤 女,1989年生于江苏无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自幼师从无锡书画院名家许惠南学习国画,2007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
2011年保送本校研究生,师从张谷旻教授。
2016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导师卢禹舜教授。
现任教于北京印刷学院
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赋予黄勤扎实的基本功,也造就了她自信、积极的个性。「勤」不仅是她的名字,更是她的座右铭。黄勤,这位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的无锡姑娘,有气场,有个性,有才华,在她秀丽温婉的外表之下,跃动的是一颗勇往直前、追求极致的心。
寄畅园
沧浪亭
业精于勤——山水画家黄勤访谈
王:《中国国家艺术》王爱华
黄:黄 勤
王:是不是从小就喜欢画画?怎样的机缘促使你走上了这条路?
黄:我八岁开始学书法,后来认识了我的啓蒙老师,一位在无锡蛮有名的国画家。他看了我的字,觉得有灵性,就开始教我山水画。此后我一直坚持学习山水画,未曾间断。
峨嵋小景
郭庄小景
王:有没有学过素描?感觉你的画面中有很明显的素描关係,而且在空间处理方面超过了不少老师辈的画家。
黄:初一就开始学了,一共学了六年。当初考中国美院的时候,我也考了素描色彩,还通过了建筑系,只是名次没有山水专业高。我的啓蒙老师曾经因为身体原因与浙江美院(今中国美院)擦肩而过,他一直教导我报考浙美,所以我从小学时就确定了将来要进入浙美的目标。我们家的人做事风格是要麽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所以当时我很认真地学素描和色彩,一直是以能考上国美的水平来要求自己的。
湘西小寨
西泠烟雨
王:你的传统基本功特别扎实,这主要得益于八岁就开始练的童子功?
黄:小学时,我每天放学后都要写两小时字,画两小时画,作业都是在学校里完成的。从小学到考上大学,每一天都是这样过的,从来不曾间断。每到寒暑假,一天十二个小时,书法、国画、素描、色彩各分三个小时。这个习惯还造就了我喜欢看书的个性,因为看书是我唯一的娱乐。
我觉得童子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是时间,童年时花时间下苦功得来的东西,别人要多少年才能赶得上呢?况且我也在进步。第二是从童年到成年之间的这段学习感悟,别人是永远不会有的。我庆幸小时候能够这样坚持下来。我不是达·芬奇、毕加索那这样的天才,我相信只有经过积累坚持,才会奔放才华。在此之前,还谈不到才华这两个字。连基本功都没有,谈何才华?当然油画可能不太一样,但是油画也要在素描关係掌握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画好。如果不会素描,那可能只能画抽象画了。
松风
吴山小麓
王:你曾经临摹过大量宋人山水,但在构图和空间佈局方面并没有直接取法宋人?
黄:应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视角,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作为现代人,画古画不可能比古人好。另外一个是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可能会让人更喜欢突然拉近的近景。当今社会高速发展,大家可以看到很多东西,需要的正是往细节里拓展。我现在做的是把局部放大,然后再在裡面找笔墨关係。每个年代都有不同的社会关係,生活在这个时代就无法逃脱,如果想在历史上留下一个小小的印记,就要把时代的精华发掘出来。
青城幽泉
青城雨霁
王:也就是说,笔墨要传统,但形式感和精神要现代,这可能也是你将来探索的方向?
黄:对。就像我本科的老师说过的那样,你现在可以画得不好,但你的思想境界一定要高,否则一定画不好。这是一个意识的问题,如果意识里没有一个清楚的所要努力的方向,就不可能达到目标。你的目标设定为喜马拉雅山还是我们杭州的吴山,这很重要,导致的结果会完全不同。
姑苏小景
姑苏小景
王:怎麽看待笔墨?当笔墨达到你所期望的效果之后,会追求什麽?
黄:什麽是笔墨?各种技法才是最重要的。意境每个人都知道,但手裡没有技法,意境想得再好也没用。中国所有的东西都是一样的,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只有长年累月的坚持,最后才能焕发出光彩。量变到质变是有道理的,只有坚持长时间训练的人才会出成果。随意轻率地製作,是背离传统人文精神的。我非常重视传统技艺,至少要知道树有一百多种画法,三棵树有多少种组合,五棵树、十几棵树该怎麽组合,叶法、点法该怎麽画。如果这些全不知道,肯定画不好。要掌握这些,没有十几二十几年根本不行。
笔墨是画家一辈子永远在追求的,永远不会满足,但在一定阶段裡,肯定能达到一个得心应手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就看画家在诗书画印以及形而上学方面的涵养了。在当代,光有这些还不够,还要关注西方艺术。
姑苏小景
姑苏小景
王:你的导师说你的画里有锋芒,这大概是你个性的自然流露?
黄:我从小爱打抱不平,看到不正义的事情都会衝上去。我觉得年轻人就是要锋芒毕露,「厚」和「涵养」在火气褪掉之后会自然显现,这应该是四十岁以后的事。在此之前,还是需要锋芒的。等火气褪掉,过一个阶段,可能还会再重来一遍,经历几次这个过程之后,最后才是真正自己的东西。
我的个性比较衝,想事情不会那麽全面,所以画画也不喜欢完整感。我甚至喜欢「破碎感」,一张画可能只画一小块。这在小画中效果不错,但放到大画里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现在我正努力解决这个问题。但我不想因为破碎感而返回去做全局感,因为这是我的风格,我觉得没有必要刻意改变,要保持真我,表现真实的自我。
孤山一隅
郭庄
王:你笔下都是意象化的、理想化的山水,彷彿是仙境,不属于人间。
黄:这正是我追求的目标,我希望通过画面表达雨后空灵的感觉。我喜欢雨后山林,平时喜欢一个人在雨后到云栖竹径、吴山走一走。当代人生活节奏快,比较累,我希望营造一个可以让人放鬆休憩的所在。这也是绘画的意义所在,是艺术家存在的意义所在。有的人可能觉得画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可以了,这当然是一个方面,但艺术家也是社会公共关係中的一环,也需要考虑观者在欣赏画作时的心情。蔡元培曾说「以美育代宗教」,这个目标当然有点大,但在我个人而言,一张画能够给人带来舒服的感觉总是好的。
虎跑晨雾
王:画画、写字以外,读书是你的休閒,平时喜欢读哪类书?
黄:我喜欢鲁迅,还喜欢卡夫卡,因为我觉得人生不那麽单纯,有很多灰暗面,一定要瞭解。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几十年,如果你读了一千本书,就体验了一千种不同的人生,可以增加人生阅历,给我们莫大的智慧。对我来说,博览群书是瞭解社会的一种方式,可以让我的作品接地气。接地气是很重要的,但作为画家来说不应当受太多外界的影响。其实外界已经潜移默化影响了我们,不用刻意追求。或许以后我的观念会改变,但无论怎麽变,花时间在基础训练上肯定是没错的。
西泠印社
王:有没有想过要在国画界做一个很有影响的人,在画史留名?
黄:这是我的终极目标。小时候外婆就告诉我,没有梦想怎麽会成功?这是我的梦想,我不会强求,但是会为这个梦想付出最大的努力。
我信奉两句话,一句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一句是「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这也是我们家的家训。我的个性就是坚持,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不然就是浪费人生。人生很短,每个人都是直到死的那天,才知道自己有没有成功。每个人都是阶段性的,像《易经》里说的那样,一切都是在变的,不可能永远保持一个状态,唯一的应对办法就是做好每一天。人生可能会碰到各种劫难,车祸、疾病都可能夺走你的生命,当那一天来临的时候,要让自己觉得一生没有遗憾,每一天都是充实的,人生目标达到了,或者已经为了目标尽了全力。
小时候我妈常跟我说,偷懒会被懒偷去,这是我们那边的一句俗语。还有一句是,学习就像扫楼梯,每天扫一级很简单,但要是堆到一起扫,就很难了。每个人的成功看似是一个瞬间,但其实是一辈子的积累。成功绝对是给予准备好的人的,平时的一言一行,每一天、每一秒都是为以后的成功所做的积淀。佛家说有因必有果,也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