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是讲究内涵的,古往今来的优秀中国画作品中,尽显出画家们孜孜不倦的追求与实践。
观赏姚来义的山水画作品,不仅会有悦目的感官享受,更能产生诗意的想象。第一次走进姚来义在杭州举办的画展时,我便感受到了这样的气氛,觉得他正在认真地追求和实践着,他的山水画具有中国山水诗画的实质。有关中国诗画的实质,韩羽先生曾经著文说很难做出确切的定义,但他认为首要的是重在立意,或是意境。画和诗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画是静止的,是具象的视觉艺术,它只能囿于空间的一个瞬间;而诗则相反,是流动的,不是具象的,是靠语言文字表达的听觉艺术。现在,姚来义在他设计的时空中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各自异化,继而同化,形成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局面。对于目前十分年轻的姚来义来说,这是一个高难度的坎儿,然而他居然成功跨越了。
我知道姚来义读过许多书,在接触和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他的悟性颇高。面对乡村山水,姚来义有一股深厚的情感,他希望抒发,于是便自然地创造意境,挥毫泼墨,形成作品,唯美地展示祖国山川的秀丽。当然,姚来义与生俱来的灵性也离不开美术学院精心的开发和教导。
在中国美术学院严格的训练中,姚来义有机会全面而系统地接触了古今名家的优秀作品,通过大量临摹掌握了前贤的基本笔墨和线条用法,占据了中国画技法的一席之地。他在中国美术学院的同窗好友苏晓晗是这样回忆当时情景的:记得那时的中午,大伙时常躺在草坪上晒太阳,或仰望蓝天白云,或闭目养神,或学习交流。在这个充满诗性的校园里,刘文洁、李桐、赵跃鹏、张铨等导师十分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从中国画的源流到浙派代表性画家的发展,使他悟出了不同风格的共同点,也给姚来义的人生一笔巨大的财富,除了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眼界、审美和修养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他的艺术创作道路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毕业之后,姚来义进入平顶山学院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他依然勤奋不减当年,在教学之余,努力笔耕,并将自己融于自然,上承学院,下接地气,在写生的过程中不断调节走笔的准星,寻觅物相之真与心灵之纯。中国美术学院赵跃鹏等教师们认为,在姚来义的作品里,“北方的俊朗中带着南方的气息,南方的水墨中又隐藏着北方的线条。”
2013年,姚来义开始以自己的山水画作品引来业内关注的眼光。这一年,他被国内唯一的专业报纸《美术报》评选为全国十强“美术新青年”。2014年,姚来义来到美术报名家学苑,进入著名画家姜宝林工作室回炉进一步深造。这时的姚来义已经有了几年的工作经历,他的艺术创作也在单位所在地河南省平顶山市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当选了平顶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因此,他比以往任何时候更理性,清楚自己需要增补的营养和能量。姚来义在姜宝林的指导下继续学习着,他在短短的时间里就成为学员中的佼佼者,多次收到导师的褒奖以及同学们的赞扬。
现在,姚来义还很年轻,他的笔墨和线条虽然已经显露了一些成熟的端倪,但是今后的艺术征途仍然相当漫长。只要继续保持如今的努力和冲动,他的作品还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我有信心怀着美好的期待一直关注姚来义的未来。有一句话,我想拿来与姚来义共勉:所有对你的赞美,请享受它;但是,别太在意它。
(本文作者系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术报执行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