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山水画大师李可染先生倡导山水画要“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以来,当代中国山水画便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格局。综观这琳琅满目的百花园,李友好先生的山水画以其厚重的底蕴、奇丽的想象、兼容并蓄的笔法,无声地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别样的风采。这一风采使他在当代山水画坛里别具风韵、别具匠心、别具特色,有着一种难以名状的艺术感染力和一种穿透时空的绵延美感。
其实,友好在山水画上形成的这种风格绝非偶然,也非朝夕之功。翻开友好先生的艺术履历,和一般山水画家一样,师法静态的大自然、模仿动态的大自然、思考生活化的大自然、再现人格化的大自然是其必不可少并逐步实践的求索过程。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是友好先生绘画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他重点是对唐、宋、元、明、清时代的山水画代表作品进行临摹,学习中国传统山水画轻松洒脱的笔墨架构,是在对定格化和结晶化大自然的模仿中寻求古朴和传统的美。当然,这种静态的模仿,很难注入画家本人的思想感情,只能是按图索骥,掌握绘画的一般技巧,奠定一个山水画家起步的基础,要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还需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经过不断地学习和到大自然中实践。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友好的艺术视野明显广阔。他真正做到了置身于山水、忘情于山水、寄情于山水之中,因此,在黄山脚下,留下了他思索的脚印;在华山之巅,留下了他泼墨的足迹:在武当胜地,洒下了他醉心的汗水。和大自然直接的对话和交流,极大地丰富了友好先生的生晒积累,他的艺术世界随之高潮迭起。比如,被法国政府收藏的山水画精品《云龙生色》,就是在真实生动的具象中大胆地掺以意象,在轻松明快的水墨中加以重彩阐释,塑造出亦真亦幻、情韵美奇的山水意境。这种意境使李友好在众多的山水画家中卓然而立、风情万种。
艺海无涯。友好对于艺术的执着追求。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简直到了痴狂的地步。1995年,他如愿以偿地迈进了中国山水画艺术的最高学府——中央美院,师从贾又福、郭怡宗等名师。名师的言传身教,使友好先生的艺术触角开始涉及更加广阔无垠的天地。他在寻求多艺术形式兼容的美、嫁接的美、粗犷的美、豪放的美。这期间,他的创作注重运用西洋绘画色彩的强烈反差,寻求一种比较美学:注重运用版画的构成,粗线条的雄浑写意,构筑流动的质感;注重运用借代、比拟、反复等多种文学修辞手段,全方位拓展作品的想象和思考空间。因此,这一阶段的大量作品,豪放的如“惊涛拍岸,卷起干堆雪”;厚重的如“乌云压顶,山雨欲来城欲摧”;细腻的如“一江弯弯春水,缓缓向东而流”。其在尽情展现山水画原始美感的同时,又折射着诗歌的美和音乐的美。以至于许多画中有诗歌的情愫在奔涌,有音乐的旋律在流淌,形成了艺术审美的三位一体。就是这种独特的架构方式,成就了当代中国山水画坛别具一格的友好山水。
友好醉心于山水之中。赢得了“妙手丹青画胜真”(薄松年语)等诸多美誉。然而书画自古一家,痴迷友好的山水画,当然不能忽略他的书法。他的书法和他的山水画一样,讲究精气神的融会贯通。不论是方寸小品,还是鸿篇巨制,都能在咫尺之中尽展乾坤风采,浩荡之中蕴涵一隅雄风霸气。这种老辣中穿透着新意,独特中张扬着个性的创作手法,使其作品磅礴大气、自成一体,已经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早已成为中外收藏家热心寻觅的精品。现在,友好的山水画和书法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天人合一的境界呼之欲出。
出于对友好书画艺术的崇敬和向往,我走近李友好,解读李友好,突然发现,友好其实真的很友好。他1955年2月14目生于江苏徐州,近年来多次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其《北国月色》、《万泉争流》、《古柏金秋》等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金、银、铜奖。他从艺重人格操守,入如其画,虽然誉满画坛,但不骄不躁,亦如一个面壁苦读的学子,时时刻刻都在攀登艺术的高峰。
当年,李可染先生承前启后、洋为中用,奠定了中国山水画一代宗师的历史地位。如今,在李可染先生的故乡,在李可染曾执着追求的热土上,刚届中年的友好正循着大师的足迹,走向艺术日臻完美的境地。正如文学大师文怀沙先生出席友好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个人画展剪彩仪式上所说:“友好很年轻,因为他年轻,就存在一种可能性,因为他绘画很认真,认真就好。”
胡正良(中国作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