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词不搭语的前言


写在“自在知在——宋述林彩墨作品学术汇报展”之前(严纪照)
来源:      时间:2017-03-31

“层层剥离梦幻、潜意识等虚词,让人的出场成为了一个真实的存在。宋述林用绘画这门古老的手艺紧紧抓住了艺术之核,让他在机造世界里的自在,成为可能。”

知在自在。那是主观存在后的对客观存在态势下自在的寻求,有着海德格尔叙述的“做大地上的诗意栖居者”的理想主义色彩。主观意识起着先入、主导的作用,指导客观上的存在,才去寻找内心主观世界的自在。

自在知在。在这里,人作为大地上的万生万物之一,首先作为一个客观上的物存在着,自在变成了,自然存在,是一种高度自由物我相融的状态。人,与万物同在,主观意识在这个时候开始察觉到人的存在,是自然而然的存在,出场或者离场,皆因为人的在场,位置彰显、态势必然!所以我愿意用“自在知在”来做本次展览的主题。我想这也许更切合述林的绘画终极追求吧!

和述林兄相识于08年,时间一晃6年已过,我们相聚甚频喝酒无数,前五年里,我们在一起从来不谈市场,我们只谈艺术、文学、哲学以及社会学,有过辩论有过迷惑也有过释然,无数次我们在精神高处握手言欢,让我感受到了因为在精神领域里有着这样的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愉悦和幸福,从此他成为了我为数不多的挚友之一。

作为好朋友,我从来没给述林兄卖过一张画,搞过一分钱,在今年之前。我喜欢并且热爱述林的画,曾经不止一次的说,我不想把述林过早的推向市场,我一直害怕如果一旦市场打开了,订单大批,金钱蜂拥而至,不知道述林是否还能够守住内心的平静和纯粹?市场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对一个画家的作品艺术价值的肯定,又一方面很容易让画家陷入金钱所制造的游戏和陷阱里面,彻底毁灭一个画家的艺术理想和追求。这两年,我们见到了不止一个,曾经艺术感觉不错的青年画家,被金钱绑架甚至阉割,人格和心理严重扭曲变态,成为了画钱的机器,实在令人痛心。这也许不是一个能诞生大师的时代,但我内心总是有那么一些期待和渴盼。对于宋述林,我不知道他最终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但我知道他肯定比同时代的很多画家会走的更远。

春节后,我和述林一次促膝长谈后,决定给他做一次个展,因为我觉得他的作品已经是阶段性的成熟了,需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他的作品的艺术价值。这是他的第一个个展,我们都非常重视,一切都按照目前能达到的高度来做,不管是展览硬件还是绘画本身,我们都进行了努力。我们想做一个真正纯粹的学术展,那将是宋述林绘画作品学术探索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和汇报,不关心市场,只考虑学术。虽然,本次展览的作品,在开展之前已经早早的被订购一空了,这只是说明,述林的绘画已经得到更多高素质的藏家和有艺术远见的运营者的认可和喜欢。述林在坚守了多年以后,终于做到了用作品来引领市场的艺术理念,葆有了一个画家最基本的艺术操守。成为了一些青年画家的典范和楷模。我为好朋友成功由衷的高兴。

欣喜之余,我又隐隐有着一些担心,那就是市场来的太快太突然,述林能否葆有自己的清醒和纯粹,能否继续在艺术探索上保持强劲的先锋姿态和前瞻目光?但愿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祝愿我的好兄弟能廓清更多的世俗的羁绊和迷惑,持着一颗清醒的艺术之心,在真正艺术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述林兄,请允许我 在最后,再说一句和前面的话相悖的话:艺术是一种慢,艺术需要慢,慢一点,慢一点,再慢一点……

 

(注:怀着纠结的心情写下这些莫名其妙的文字,我突然觉得写的很累,真的!)

                                                         

2014年7月16日于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