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是个层层累积的过程,“源”固然重要,“流”亦不可忽视——这种视域下的传统才是一道澎湃激越的生命长河。颖昌行草艺术的灵根胎息于晋唐,又吸纳了宋明的神髓,正切合了这个颠扑不破的法则。这显然赋予了他艺术根基的厚博。唯其“厚”,其突破才坚实而不浮滑,唯其“博”,其探索才宽宏而不狭隘。
——郑训佐(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容我来随”,不是随某人,不是随时髦,而是随优秀传统。“传统”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今天的优秀,也被包涵在传统之中。今天的优秀,也是传统的链条上的一环。
随是主动的。随,有辨析与取向。随需要知识与智慧,还需要勇气与毅力。颖昌随得好。
——陈梗桥(山东博物馆研究员)
有没有自己的“体”,是大家评判一位书法家能不能成为“家”的重要条件。舒同有舒同体,启功有启功体,颖昌当然要有颖昌体。有了颖昌体,才能办成一个展览,这个展览才能有统一性,这个统一性带有你个人的鲜明印记,它才无可代替。
成一家之体,需要众多的条件。天资聪颖,勤奋执着,那是必须的。走不走正道,才是根本的。体悟书法正典的精髓,汲取文化正典的精华,越是忘我丧我,越能立我成我。颖昌明白了这样的道理,经过了专业的训练,有了文化上的提高,方有所成就。
颖昌当然并不满足止于此,他的展览,是想要大家帮助他,如何不被他的体所囿,要有更开阔的视野,充分展现一体的丰富性。以此为新的起点,让作品达到更高的高度,是颖昌孜孜以求的最终目的。
——张传旭(书法博士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日前,读到一联语:“百岁开怀能几日,一生知己不多人”,仔细想来,可称知己之人的确不多,颖昌无疑是其中之一。
我与颖昌同年考入首师大书法院,有幸与他同窗三年,比邻而居,朝夕相处,受益良多,可谓志同道合。
颖昌为人忠厚,重情重义,诚信笃行,典型的山东人性格。其学书历程也一如其人,不迎合书坛的种种时尚,选择一日一程,步步为营的行进方式。研习诸体,涉猎百家,博观约取,恪守传统。书作素重行草,小字笔致精到,收束洽如;大字沉着痛快,元气淋漓。
在京求学期间,他日课尤勤,如渴骥奔泉,不可抑勒。颖昌临帖,每日集中临写几个字,每字临写几十遍,察之精,拟之似,将每字之用笔,结字,熟谙于胸。在我记忆中,这几乎是他每天上午的固定工作,很少间断,令人敬佩。两年间,他接连斩获几个中书协重要奖项,并获泰山文艺奖。积学积习之功初露,跬步千里之势渐显。
颖昌兄对我从不吝赐教。那年,恰逢中书协首届楷书展,虽楷书为我所侧重,但以我之自知,是不曾奢望的,本不想参与,颖昌兄一再鼓励,并具体指导,将多年经验倾囊相授,我有幸入展。颖昌兄为人,可见一斑。
闻颖昌书法展开幕在即,作为当年同窗挚友,预祝颖昌兄书法展圆满成功!旁引一辞与昌兄共勉:旁门莫入,正道直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暴学伟(书法博士 首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