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鸣是晓华的博士,在人大艺术学院上学已有多年,我对他颇为了解,感觉小有才气,近日他打算出作品集,特为其作序。
在我认识的搞书法的人中,舒鸣是比较独特的,因为他的专一——专一于《韭花帖》。历代书家,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书风会不自然的受到时人的影响,千人一面,不看落款根本不知道上谁写的,该现象在一个流派中很常见,比如吴门派,有自身面貌的也就只有祝允明、文徵明和王宠,对松江派来说,就只有董其昌了。但舒鸣则不同,他笔下也有时人的影子,但因为取法的专一和独特,却已经和所谓的“展览体”拉开了绝对的距离。《韭花帖》居《兰亭序》、《祭侄稿》、《寒食帖》和《伯远帖》之后,是“天下第五行书”,历来学有所成的书家都会有所涉猎,比如董其昌,他潇散的章法就是直接来源于该帖,比如成亲王,他在该帖中也找到了不少好东西,但是需要看到的是自该帖出现以来的一千年,从来没有人以该帖作为面貌,真正的深入进去。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有言:“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我现在还不敢妄言预测,但他有着“一生只学一个帖”的专一,我觉得是值得期待的。
翰墨之余,舒鸣还旁涉篆刻。在晓华的指导下,印宗秦汉,路子正。他的硕士论文《汉铸印布白的构成方式和审美研究》对布白的讨论很有特色,而这种理解也被他运用到创作中。我手上就有几方常用的印章就是他刻的,对布白讲究会让印章显得很吸引眼球,但最近他好像对这种美感的层次不是特别高,想进一步的“入古”。
舒鸣不光在书法篆刻实践方面取得了成绩,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成绩。去年十一月他的论文《复苏、求变和趋同——统计学视野下的当代篆刻取法嬗变(1980—2010)》在西泠印社当代印学研讨会中获得了二等奖。他的博士论文研究祝允明,这一题目以前葛鸿桢和向彬都做过,从从生平和书风进行研究是传统的路子,他从书法史构建的角度是比较新的,但不知他能做到什么层度。另外他和他室友项旋合作的《〈红楼梦〉程高本纸厂印记考辨》一文确实有点意思。这篇文章有两个特点,一是跨学科视野,它结合了版本学和印学;二是有破有立,本文的切入点是程甲本上的一枚“东厂扇料”的印章,经舒鸣考订应为“本场扇料”,由此推翻程甲本首次刊刻于北京的说法,另项旋广泛查阅海内外资料,发现多部刊刻于江西的古籍上有相同的印记,因而提出程甲本首次刊刻地点可能为江西!这篇文章被2015年的红学研究成果中是可圈可点的。
总的来说,舒鸣在书法、篆刻和理论研究方面均有成果,还是比较全面的,希望他能走的更远。
陈传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2016年3月1日